87版红楼梦欧阳奋强说,她太漂亮,自己都不敢正视,只能偷偷看

逗逗娱 2025-03-07 09:25:12
前言

87版《红楼梦》可是一代影视经典!这么多年过去了,主演们都成了业内大名鼎鼎的老戏骨。在一次文艺访谈里,演贾宝玉的欧阳奋强回忆起刚见到演袭人的袁玫的时候,直夸她“长得太好看了,我那时候都不敢正眼瞧,就只能偷偷瞅两眼。”

坎坷选角路:袭人一入大观园

1983年12月的时候,王扶林导演把《红楼梦》剧本的初稿给弄好了。在这之前,整个摄制组可是做了长达四年的准备工作。先是去跟中央电视台还有北京的红学专家唠一唠,然后又开专题会研究改编这码事,一直到1983年,《红楼梦》的筹备组、编剧组和顾问委员会才成立起来。

不过,每个演员的角色可不是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在试镜、学习、磨戏的过程里,好多人的角色变了又变,一直到真的开机了,才最终确定下来。

这时候,安徽省黄梅戏学校的袁玫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去参加试镜了。亲友和师长们都特别看好她,都说:“她长得可真好看,特别迷人。”

有几个同学还劝她直接去试演林黛玉,说:“袁妹妹,你肯定行。”好长一段时间,像吴琼这样的好友都不乐意叫她袁玫,就直接喊她“袁妹妹”。

袁玫打小学一年级起就上台表演了,从幼年到成年,在学校里一直都是文艺骨干。袁玫的姐姐特别宠爱这个能歌善舞的小妹妹,说道:“她(袁玫)能说会唱,跳舞的时候身段也好,还学了点儿小提琴。”

后来,安徽省黄梅戏学校到袁玫的老家芜湖去招生了。当时,整个芜湖市就只有一个招生名额。不过,又漂亮又机灵的袁玫可没错过这个难得的好机会,顺利考进了戏校。

在这儿,她看到了黄梅戏大师严凤英演的黄梅戏电影,像《天仙配》、《牛郎织女》这些经典的曲目。毕业以后,袁玫就被分到了当时黄梅戏演员心中的“圣殿”——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打这起,她就开启了自己的戏剧演员生涯。

1980年的时候,袁玫还有马兰、吴琼、吴亚玲这些人,她们排演了《女驸马》和《天仙配》这样的传统经典曲目,广大观众和老一辈的戏剧艺术家都特别肯定她们演的这些曲目。

袁玫在戏校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尖子生”。吴琼对袁玫有过这样的评价:“她唱功一般,不过其他课程都还挺好的。”这就说明,袁玫虽然外在条件确实不错,但是不管是在戏校还是剧院,单说黄梅戏的唱功,比她厉害的还是有的。

那时候,剧院里好多姑娘知道《红楼梦》剧组要选角海选的事儿后,心里都痒痒的,想试试。不过,真能特别果断地去报名自荐的,还得是袁玫。

亲友劝袁玫去试镜林黛玉,可袁玫没听。为啥?因为她看到陈晓旭、张静林、张蕾这三位候选人的时候,那真是各有各的韵味。袁玫当时就决定放弃了,她觉得:“这几个人就像是从书里走出来的一样。这部戏想要出彩,林黛玉这个角色太关键了,而演林黛玉的人,肯定得从她们几个里头挑。”

张蕾当初是被当作林黛玉的第一人选进《红楼梦》剧组的。她长得柔弱又妩媚,眉间还透着一种风情。最后,王扶林导演觉得张蕾年纪有点大了,皮肤看起来不像少女,就请她演秦可卿了。那时候张蕾正打算出国留学,听了这话,心里还挺轻松的,毕竟秦可卿的戏不多。

中戏“童子军”出身的张静林,竞选林黛玉这个角色没成功,后来她就选择演晴雯了。

这一切,袁玫早就心里有数了。她是这么评价陈晓旭的:“陈晓旭,她可真是个实实在在的诗人。”王扶林导演以前觉得陈晓旭“不是特别美”。要是光看照片的话,陈晓旭确实是那种瘦瘦小小、安安静静,还带着点忧郁气质的,不过就是缺了些娇艳的感觉。一直到他们瞧见陈晓旭寄来的剪报,那上面有她刚在某个杂志发表的小文章。

在有“劲敌”的情况下,袁玫决定出演薛宝钗这个角色,宝钗可是“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的。袁玫觉得自己虽然没有林黛玉那种孤冷清丽的气质,但是和“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宝钗比较契合。剧组里包括王扶林导演在内的全体工作人员,都特别看好这位“外热内冷”的美人。

没过多长时间,王扶林导演又领来了女演员张莉。乍一看,就觉得这姑娘婉约又端庄,化好妆再瞧,简直就是“宝姐姐”本人,真像诗里说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袁玫看了之后特别叹服,就打算再去试试“鸳鸯”这个角色。

就说样貌吧,袁玫那绝对算得上是曹公笔下写的那种“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的大美人儿。可是,到了“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这一章节的时候,大家都感觉袁玫那种愁苦的感觉重了些,但是决绝的劲儿却差了点儿。

“我这一辈子,别说是什么‘宝玉’了,哪怕是‘宝金’、‘宝天王’、‘宝皇帝’,反正我不嫁人就得了。就算老太太逼着我,我拿刀子一抹脖子死了,也不会听她的!”说这话的时候,气力有点弱。

这时候,王扶林就说:“你去试试袭人这个角色吧,你,就像个大姐姐似的。”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说法叫“晴为黛影,袭为钗附”。宝钗和袭人,都是那种稳重又贤良的气质,长得漂亮但不咋张扬。而且袭人是“细条身材,容长脸面”,这和袁玫特别合适,所以袁玫就高高兴兴地演袭人这个角色了。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刚到《红楼梦》剧组的欧阳奋强碰见了袁玫,知道面前这个就是演袭人的演员,可他连眼神都不敢乱瞟。过了好多年,他才说出实话:“我就寻思着,这可是袭人,要是我被选上了,那可就得天天见了。太好看了,当时我都不敢正眼瞧,只能偷偷瞅两眼。”

那时候,袁玫依旧风韵迷人,她笑着说:“我们当时可都在瞧你,就像看猴儿似的,还说‘哟,娃娃脸,看着挺不错的’。”

戏内戏外:红楼一梦,再品百味

选角结束后,按照剧组的安排,袁玫参加了两期圆明园红剧演员学习班。在这个学习班当中,他们研读原著、剖析角色,还会学习琴棋书画,品鉴茶艺,以此来陶冶自己的情操。

王扶林导演就对这个聪明的演员稍微提点了一下:“戏曲演员表演只要三分就够了。”袁玫很明白这个道理,她讲:“在长篇电视剧里塑造人物,肯定是一点一点把戏份积累起来的。要是一场戏就把人物演得特别满,那后面的戏就没法演。”

袁玫演的是贾宝玉的贴身丫鬟袭人,这活儿可一点都不轻松。袭人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里排第二位,好多有名的场景都有她的镜头。有时候,就算戏跟她没多大关系,她也得跟着做表情,当个背景板。

才拍了几场戏,王扶林就觉得特别难办了。他说:“袭人这个角色可不好演。演得太过了就会抢戏,演得不到位,这个角色又立不起来,所以演员得把握好度,得有分寸才行。”

拍完了以后袁玫才发觉,袭人的戏份居然比薛宝钗的还多。对于袭人这个角色,袁玫有自己的理解:“袭人肯定得是那种很谦和、很委婉的样子,老是低眉顺眼的,把心思都藏着,不怎么咋咋呼呼的。不管啥事她心里都明白着,对宝玉一直都是维护着、保护着的,是个忠心的仆人。”

她着重指出:“袭人必须跟晴雯形成鲜明的对比。”

欧阳奋强说起自己和袁玫拍戏的那些事儿的时候回忆道:“头一场戏,就是宝玉去袭人家。这戏开拍得挺早的,对宝玉和袭人来说也是重头戏。我可记得清楚了,这一场戏,拍了整整一天,拍得那叫一个细致。”

第一个镜头拍完后,袁玫紧张得不行。她拿手捂住眼睛,看都不敢看镜头。过了老半天,这才把手挪开,透过手指缝去看回放。

打那以后,每次看回放的时候,袁玫不是躲在王扶林导演身后,就是拉着欧阳奋强一块看。一直要等到王扶林导演点头说“还不错”了,她这才会露出笑容来。

欧阳奋强能看到袁玫的努力,他说袁玫演的袭人“又可爱又善解人意,心里有主意,可又是藏着的,做事做人都特别有尺度,还长得漂亮又优雅,在光旦那类人心中就是另一半的完美样子。”

她公开说过自己的片酬:“拍《红楼梦》的时候,一集差不多能拿30块钱,36集下来我总共拿到了一千块钱。”

在那个时候,对一个剧团里的年轻演员来讲,这样就挺不错的了。袁玫笑着说:“我觉得吧,没人是真奔着片酬才来的。咱们都接受过专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训练,能演这部名著,对演员来说那可是一种荣耀。”

过了好多年了,现在袁玫最怀念的,还是跟着《红楼梦》剧组在北京大观园拍戏的那段时光。“那时候,啥干扰都没有。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一天的拍摄完事儿了,我们就穿着戏服,从园子里穿过马路回到招待所,然后在服装间把戏服换掉,穿上自己的衣服。”

进入影视圈,又转商业城

《红楼梦》拍完了,袁玫发觉自己真的是一天天离黄梅戏越来越远了。她常常寻思:“我还要回去吗?就这么离开戏台子了?”

《红楼梦》播完后,中央台搞了个《红楼梦》主题晚会。袁玫在晚会上唱了一段黄梅戏,这既是献礼,也是告别。

演出完了之后,阮若琳就写了封推荐信,把袁玫这个好苗子推荐给广东电视台。阮若琳讲:“没那么顺溜,袁玫工作调动这事儿拖拖拉拉搞了一年才办好。”

没别的啥原因,就是黄梅戏剧院不放人呗。袁玫拍完《红楼梦》那可成了剧院的活招牌。现在袁玫想转行,剧院当然是各种劝阻了。

但袁玫急切想转行的心是挡不住的。这一年里,她演了《公关小姐》、《赵氏孤儿》这些特别火的剧。同时,她发觉自己越来越爱影视表演了,就对欧阳奋强坦白说:“我回不去黄梅戏的舞台。”

电视剧让我发现了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因为《红楼梦》,我才告别了黄梅戏舞台。不过离开黄梅戏的时候,我没哭,只是心里满是不舍和愧疚。我是安徽培养出来的,从一个青涩的小姑娘成长为大家熟知的名演员。

袁玫去了广东之后,就很少来北京了。她讲:“每次回北京,就感觉自己像个远嫁的闺女总算回娘家了。”但,每次都待不了多长时间,袁玫就会嘟囔:“北京真待不下去,又干又冷的。”

袁玫演了好多知名电视剧后就去幕后工作了。2000年到2004年的时候,袁玫筹备拍摄了电视剧《故乡的云》,这部剧一出来,就说明她从影视演员成功转型成制作人。

袁玫淡出影视圈后就转去商界发展了。当时广州的商业氛围浓,生活又轻松舒适,机灵的袁玫在那儿过得特别自在。吴琼讲:“袁玫在我们几个姐妹里是最洒脱的,看着也是最年轻的,可谁能想到,其实她比我们几个年龄还稍微大点儿。”

袁玫有时候性子太自我了,这让她被旁人说三道四的,可吴琼却说:“我们姐儿几个都特羡慕袁玫。”

她们发觉,哪怕是做起生意了,袁玫还是那副老样子。

去一家不怎么像样的饭店吃饭,通常,大家都是客随主便的。可袁玫不一样,她会很主动地问服务生:“有鱼翅不?”服务生回答:“没有。”她接着又问:“有鳜鱼没?”当然也是没有的,不过她可没灰心,到最后还是不甘心地再问一句:“有鲍鱼吗?”

服务生一个劲儿地道歉后,她才不紧不慢地说:“那给我来碗咸菜炒肉丝吧。”聊天的时候,大家七嘴八舌的,都感叹着要是能在湿润的广州吃到老北京的涮羊肉就太好。

她的性子跟袭人可不一样,特别真实又直爽,这种真性情特别招人喜欢,一点都不玩虚的。大家都喜欢剧里的袭人,可马兰就说:“我最喜欢袁玫。”袁玫在广府这块地儿能很快站稳脚跟,靠的就是诚信、拼搏、实在,还有一些很有前瞻性的商业方案。

后来,袁玫的生意走上正轨了。她还是会开着自己那辆黄色小超跑,去迎接从家乡来的朋友。这时候的她,跟大家记忆里弯眉桃腮的古典美人模样可差远了。她踩着小高跟鞋,浑身上下透着珠江女郎那种摩登的气质。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