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申报副高,不是所有带教育局章的证书都是荣誉,平台都可填报

平湖一柱 2025-04-04 12:10:57

有个老师去年参加副高评审未过,找笔者分析一下原因。

他填报的荣誉中,笔者发现这样2张证书:一张是市级学术委员,一张是市级教科研评审专家。

笔者知道,这个老师小有名气,经常参加市县各种教研活动,做过不少比赛的评委。

但可惜的是,此类证书只是一种“身份证明”,并不是荣誉。是不能作为职称评审依据的。

尽管,很多优质课是你评出来的,课题是你鉴定的,或许你的水平在这些选手之上,但那又怎么样?

职称评审依据,无论是能力类还是业绩类,都要是“荣誉”才行。什么是“荣誉”?在职称评审这件事上,管用的“荣誉证书”要具备3个特征:

一是发证单位要规范,也就是加盖公章,必须是党委政府或教育部门或其隶属业务科室,多部门联合表彰的,一定要有教育厅(局)才行;

二是证书内容必须是教育教学方面,也就是证书上表彰的内容要带有或含有教育、教学“字样”(另有文件规定的除外);

三是要以某个公开、规范的评选活动为载体,由上而下层层通知、由下而上逐级公开、公正、公平推荐、评选、按某种标准评选出来的综合或单项“优秀”。

很显然,前面提到的市级“学术委员”“教科研评审专家”这两个证书,不具备“第三个特征”,可能也经过了通知、推荐、甚至“评选”,但实事求是讲,这个活动肯定不够“规范”,其评评选也是不评选“项目优秀”,而是看这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评选的目的,只是“聘用”其完成某类(项)工作。当然,这个人选,肯定也很优秀,但只是一种“身份优秀”,并不是“荣誉优秀”。

“荣誉优秀”是对评选前某一时期、阶段教师教学能力或业绩的奖励,领取证书后,得主并不对应着后续有“相应工作”;而“身份优秀”,领取证书后,要完成相应工作或任务,甚至还有聘期(哈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荣誉优秀是“终身”的,身份优秀是有“期限” 的。二者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所以,教师申报职称,心中一定要清楚,并非所有的证书都能用,无论这个证书级别有多高,哪怕是盖的教育厅(局)的章都一样。

在这里,有老师会问,既然这个证书不能用,为什么我填报时没人管呢?审核还能通过呢?这里面有2种情况:

一是审核不严不细造成的。教师荣誉证书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基层材料审核时,并非所有相关人员、对所有材料都能标准清晰拎得清;另一方面,近年来乡村基层高级参评人数众多,一个县区动辄上千,时间紧,任务杂,出现疏忽、有不规范证书漏网也在所难免;

二是教师非填不可。有教师脾气太拧,总感觉自己弄张证书不容易,总想着把自己所有证书都填上,心里才踏实,非交不可。相关人员“拧不过”老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想填就填吧!

至于上级平台上材料审核,审核的是教师是否具备申报资格,填报材料是否真实(填报内容和证书是否一致),至于荣你填报的荣誉证书是否能作为评审依据,笔者以为,不是平台审核领导的职责,因此,只要你证书“真”,填报“准”,平台审核通过,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最终评委评审,却是要一个个看,逐条逐条审,荣誉——也就是评审的最主要依据,评委每一个都会仔细细看的, 不合要求的荣誉,级别再高,也没用啊,不但没用,还会起反作用——一个连职称评审标准、填报说明都拎不清、申报材料填得乱七八糟的教师,如何能与副高岗位相匹配呢?

所以,教师申报职称,平台填报材料,首先你要确定,你填报的所有荣誉是否合乎填报要求,然后才谈得上含金量。而非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有证不为秃”,以为是证书就可填,有就比没有强,那你就错了,你不是评职称,而是在“考”评委啊!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3 阅读:1463
评论列表
  • 2025-04-06 01:37

    所以小便是评审?晋副高荣誉只是要市级以上,评审专家还不叫荣誉?!去年我们学校一共晋5个,成了5个,资料我都全程看过,通宵开会,改资料三夜才整完。其中一个P荣誉都没,只传了几张校级,近5年也都只是合格,连论文地址因为前年网络论文整治都搞没了,说课也一般般就这样也能晋上。真正不过的原因,只有两个,1所要资料没整完整2面试说课说的很狗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