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细分的今天,消费者对高端智能轿车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维度的性能或设计,而是追求全方位的驾乘体验。阿维塔12与极氪001都是定位高端市场的智能豪华轿车,并且分别凭借其独特的外形和技术配置以及综合实力,成为这一领域不可忽视的选择。接下来就选取价格相近的阿维塔12 MAX纯电四驱车型(以下简称阿维塔12)与极氪001 ME版100kWh四驱车型(以下简称极氪001)为例,从设计、空间、智能、动力等维度展开分析,探讨两者在不同场景下的产品特点。


阿维塔12的外观设计延续了品牌“未来美学”设计理念,车身线条简洁流畅,全LED星旅式曲率灯组与无后舷窗掀背式车尾形成独特辨识度。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下方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既保持了电动车的科技感,又兼顾了空气动力学性能。灯组设计尤为亮眼,日间行车灯呈C型星轨造型,支持动态迎宾灯语功能,解锁时灯光从中心向两侧流动,夜间辨识度极高。车身侧面的隐藏式门把手与无框车门设计进一步强化了整体感,帆式主动升降尾翼在高速行驶时会自动升起,可提供额外下压力,当速度降到一定数值,尾翼也会主动回收。车尾造型饱满圆润,配有两条细窄的尾灯组,支持呼吸式动态效果,与车头灯组形成呼应,下包围采用黑色装饰,扩散器造型增加运动氛围。

极氪001则采用猎装车造型,修长的车身与溜背设计更偏向传统旅行车风格。前脸保留了家族式分体大灯,上方为细长的个性日行灯带,下方主灯组与格栅融为一体,配合宽体轮眉与19英寸花瓣式轮毂,力量感突出。车尾的贯穿式尾灯内部嵌有晶体纹理,点亮后层次分明。两者设计取向不同:阿维塔12通过光影Logo、轿跑造型等细节凸显科技未来感;极氪001则以跨界元素满足用户对多功能性的期待。

内饰设计上,阿维塔12的座舱以极简设计理念打造。35.4英寸4K一体远端屏横贯中控台,屏幕表面采用防眩光处理,强光下依旧清晰可视。下方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支持多点触控与手势操作,屏幕下方提供一排物理按键,驾车时盲操更方便。车内采用全粒面NAPPA真皮包覆,座椅表面通过绗缝与打孔工艺提升透气性,顶棚可选装超纤绒类麂皮,触感细腻且具备抗污特性。

极氪001的内饰则以“运动游艇”为灵感,15.05英寸悬浮屏略微向驾驶员倾斜,搭配13.02英寸嵌入式仪表盘,虽然没有一体式远端屏,但提供了35.5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看行驶信息也比较方便。触控按键集中于中央通道区域,同样保留了一部分传统操作习惯。座椅采用真皮包覆,座椅填充厚实,靠背侧翼包裹性较强,更适合激烈驾驶场景。

阿维塔12搭载鸿蒙座舱深度整合华为生态,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设备可通过超级桌面功能无缝流转。例如,手机导航中的目的地可一键同步至车机,下车后步行路线自动推送至手表;车内K歌功能直接调用华为音乐曲库。车机提供200余款适配应用,涵盖哔哩哔哩、腾讯视频等主流平台,且支持分屏操作——副驾可独立观看视频,不影响主驾使用导航。此外,车机系统每月推送OTA升级,语音识别控制识别精度高,比较好用,前后排都能操作,还支持手势控制。

极氪001的ZEEKR OS系统UI界面同样很清爽,内置有丰富的应用生态,屏幕可以(选装)左右旋转功能,能选装一定的角度,副驾同样可以直接用来看视频等,内置8295芯片,算力和响应速度都是当下的头部梯队,用着顺滑,语音识别控制同样支持四音区唤醒识别,并且可以识别泛化车控指令,一些模糊的连续的指令也都能识别并快速执行。

阿维塔12的车身尺寸为5020×1999×1460毫米,轴距3020毫米;极氪001尺寸为4977×1999×1533毫米,轴距3005毫米。从数据看,阿维塔12在长度与轴距上略占优势,而极氪001在车身高度上略占优势,实际乘坐体验中,阿维塔12的后排采用宁德时代CTP电池技术与“双能量井”脚踏下潜设计,深挖凹形脚踏区域深度为45毫米,在不增加车身高度和牺牲电池离地间隙的情况下,使得后排座椅下沉20毫米,膝部空间达189毫米(约成年人两拳距离),头部空间较传统轿车提升25毫米。乘员髋部到顶棚距离以及到前排座椅靠背距离都接近1米,腿部可以完全伸展,乘坐舒适性很高。极氪001凭借1560毫米的车高提供了充裕的头部空间,身高178厘米的体验者坐在后排不顶头,后排地板纯平,座椅填充厚实,乘坐舒适性同样不差。

座椅功能方面,阿维塔12标配前排双零重力座椅,支持16向电动调节,包含4向腰托与2向腿托。加热功能提供三档温控(35℃-45℃),通风系统采用吸风设计,避免直吹不适。按摩功能提供波浪、脉冲等5种模式,可通过语音或屏幕一键启动。后排座椅同样支持加热。极氪001的前排不是零重力座椅,但是功能与阿维塔12相近,都有加热、通风和按摩,后排也提供加热功能。前排舒适性上阿维塔有零重力加持,要略占优势。后备厢容积方面,阿维塔12的常规容积425升,采用掀背式尾门,开口大,拿放物品方便,不过装载容积确实不是它的强项,但好在它还提供了一个65升的前备厢,能放下2个背包。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也能拓展一下装载容积,应个急问题不大。极氪001的后备厢高度要更大,容积比阿维塔12略大一些,它的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2144升,最大纵深接近2米,应用场景很丰富。

智能驾驶是阿维塔12的核心差异化优势。其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系统,配备3颗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及12颗超声波雷达,感知范围覆盖300度,探测精度达到厘米级。激光雷达采用905nm波段,最远探测距离150米,可识别低矮的障碍物。支持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在实际道路测试中,面对施工路段临时摆放的锥桶,系统可在50米外识别并生成绕行轨迹,制动响应时间较纯视觉方案短。城区道路中,车辆可自主通过无标线路口,并实时监测相邻车道车辆转向意图,提前调整跟车距离。泊车场景下,APA自动泊车支持斜列位与极窄车位(车宽+0.6米),RPA遥控泊车有效距离达200米,且不依赖蓝牙连接。

极氪001 搭载的是端到端的浩瀚智驾2.0系统,硬件部分包含了1颗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1个摄像头,配了2颗英伟达O-rin X芯片,算力达到了508TOPS,这要方案的硬件部分同样不差,只不过它对上三激光雷达的阿维塔12,在感知覆盖范围上要略小一些。支持NZP高速自主领航辅助、无图城市NZP以及APA自动泊车辅助、FTP指尖泊车、遥控泊车、跨楼层记忆泊车等,智驾能力不弱,只是在宣传层面,华为乾崑智驾ADS3.0的认可度要比浩瀚智驾高一些。

阿维塔12 采用华为DriveONE碳化硅电驱系统,前电机最大功率165千瓦,后电机237千瓦,综合输出402千瓦,总扭矩687牛·米,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在3.8秒。其搭载的94.5千瓦时三元锂电池采用CTP集成技术,CLTC续航里程705公里。800V高压平台支持高压快充,30%-80%充电仅需20分钟,10分钟补能可增加近200公里续航。底盘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架,Max版没有配备空气悬架,不过下摆臂等位置都采用的是铝合金材质来降低簧下质量,这套悬架的滤振性和支撑性处理的都还不错,符合这个价位该有的水准。

极氪001搭载前270千瓦后310千瓦电机,系统综合功率580千瓦,峰值扭矩810牛·米,0-100公里/小时加速为3.3秒。配100千瓦时麒麟电池,CLTC续航同样是705公里,支持超快充,10%-80%充电需15分钟。底盘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结构,标配空气悬架与CCD电磁减振,智能魔毯功能则会提前探测路面情况,预调整悬架的阻尼和刚度,带来较为舒适性的驾乘感受,调校风格偏向运动,且同样符合这个价位该有的水准。
总结:
阿维塔12与极氪001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以华为全栈技术+长安造车经验+宁德时代电池技术为核心,通过三激光雷达与鸿蒙生态构建智能化护城河;后者依托吉利集团成熟供应链,在机械素质与功能性上追求均衡。对于注重智能驾驶体验与豪华座舱氛围的用户,阿维塔12的精准感知能力与人性化设计会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