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逻辑变了,Burberry、汤丽柏琦出手

蓝宇纱 2025-04-24 02:32:17

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整个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增速在放缓,甚至境内市场还出现了17%的暴跌,但折扣领域的生意却表现得不错。

先看组扎心的数据。要客研究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销售额同比跌了3%,境内市场更是直接缩水到5044亿,线下实体店遭了25%的断崖式下跌。但有意思的是,线上渠道的韧性反而更强,虽然整体也在降,但占到了市场46%的份额。

更关键的是消费外流,境外消费占比从42%蹿到49%,日本韩国成了新购物天堂。这说明什么?消费者不是不买奢侈品了,而是变得更精明:哪里便宜去哪买,哪个渠道划算用哪个。

再看折扣市场的表现。最近唯品会搞汤丽柏琦专场,原价4290的黑金酒桶包直接砍到1999,这价格比免税店还香。巴宝莉女包更夸张,1.8折就能拿下经典款通勤包。

这种折扣力度直接引爆了新中产的需求,特别是中年女性和宝妈群体,消费占比超过36%和20%。这恰恰说明,消费者在高端消费中同样具备理性的消费意识,

既要品牌品质,也要价格优势。

毋庸置疑,这届消费者变聪明了。以前买奢侈品多少带点虚荣心,现在都要拿计算器算性价比。要客研究院给了个公式:(品牌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稀缺价值)/价格=性价比。

当这个公式里的分母(价格)被折扣砍掉一大块,分子里的价值将被无限放大,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更关键的是,线上购物占比已经逼近50%,预计2025年要超过60%,这意味着品牌方再不玩转线上,连汤都喝不到。

品牌方显然很懂行,爱马仕、LVMH这些巨头2023年还能保持双位数增长,能打出的王牌就是线上+折扣的组合拳。现在奢侈品牌都在推进“一城一店一网”新零售布局,连巴宝莉这种百年老牌都尝到了特卖甜头,说明市场规则早已改写,高端消费也得照顾顾客的实际体验。

说到底,奢侈品消费正在从“面子工程”变成“里子消费”。消费者要的是用合理的价格买到高品质的商品,而不是为品牌属性盲目买单。这种转变倒逼整个行业重构供应链,折扣店、线上平台、保真服务这些新要素,正在重塑奢侈品市场的底层逻辑。未来谁能玩转性价比,谁就能在这场消费革命里活下去。

0 阅读:120

蓝宇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