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摘要:
高通推出全球首个Wi-Fi 7商用方案高通FastConnect 7800
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显示,公有云增速放缓,未来出路在to B和to G
台积电TOP10大客户中,苹果公司营收贡献排名最大,占比为25.93%
Oracle、SAP、Apple、Google等科技巨头开始暂停俄罗斯的服务或产品
紫光展锐公司董事会一致同意,委派任奇伟先生代理公司首席执行官
美光、联电等多家半导体大厂声明惰性气体供应,短期内不影响生产和出货
汽车芯片仍紧缺,业内盛传多个芯片大厂亟待再次涨价
英伟达2022财年营收同比增长100亿美元,净利同比增长125%
全球专利领导者TOP10中,中国企业和机构占了大半
投资12亿元,加拿大也希望成为全球半导体制造大本营
(by 科技明说)
【one】
高通推出全球首个Wi-Fi 7商用方案高通FastConnect 7800,该消息引发了业内热议。
针对高通Qualcomm FastConnect 7800的发布,一系列相关方案产品也将陆续推出,这对于Wi-Fi 7的普及带来很大的动力。
随着320MHz带宽、4096-QAM、Multi-RU、多链路操作、增强MU-MIMO、多AP协作等网络新技术引入,Wi-Fi 7网络技术的好处在于速度可高达每秒30Gbits,比WiFi 6要快至少3倍,并且支持传统的2.4GHz、5GHz和6GHz频段。不仅三频段同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网络好处,同时Wi-Fi7将信号的调制方式升级到了4096QAM,以拥有更大的数据容量,也为最高的30Gbps夯实了基础,将更利于助推8K产品的普及。
Wi-Fi 7网络技术如此多好处,自然也引发了更多厂商为其努力。
在这之前,高通竞争对手联发科也曾宣布2022年将推出Wi-Fi 7网络,只是本次高通宣布FastConnect 7800出台更为提前。到目前为止,未能看到联发科具体Wi-Fi 7网络产品推出,只是存在于新闻稿中,可见,在Wi-Fi 7网络技术竞争中,联发科得加一把劲儿了。要不然等到2022年下半年高通的Wi-Fi 7终端都商用面市了,那联发科就真的太迟了。
当然,按照之前联发科对外发布的消息称,也将加速Wi-Fi 7相关商用落地,相关技术产品的正式推出相信也不会太晚到来。并且在2022年初时候,联发科还对外展示了其Wi-Fi 7 Filogic技术,以及借助该技术实现IEEE 802.11be定义的最大速度,以及多链路操作(MLO)技术等情况。联发科预计2023年发布全新的Filogic Wi-Fi 7无线连接平台产品。
在网络技术领域,一直是快鱼吃慢鱼的生态,相信Wi-Fi 7技术创新加速,高通与联发科并肩作战推动商用落地,也对用户在网络体验应用上将带来更大的好处与进步。不过,现在看来,Wi-Fi 7商用高通似乎比联发科的动作更快了一些。
【two】
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显示,公有云增速放缓,未来出路在to B和to G。
阿里巴巴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季度营收为人民币2425.80亿元(约380.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为192.24亿元,同比下滑75%。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利润为446.24亿元,同比下滑25%。其中,云计算业务的营收为195.39亿元,同比增长20%。
从最新财报可以看出,阿里云的季度营收增长在继续放缓,上个财季2022Q2的阿里云营收情况增长稍微好些,营收为200.07亿元,同比增长33.12%。再上个财季2022Q1的阿里云营收为160.51亿元,同比增长30.02%。再再上个财季2021Q4的阿里云营收为167.61亿元,同比增长37%。
可见,连续四个财季以来,从2021财年Q4到2022财年Q3,也就是2021自然年中,阿里云的每个季度增长平均基本保持在30%左右,相对于之前几年明显增长变得慢了些,这与阿里云整体年营收规模进入600亿元之后有一定关系,毕竟规模基数更大,增长的挑战更大,更关键的是整个公有云市场的增长也未能呈现出前几年的高速度了。
在公有云市场进入比较成熟的时期后,公有云厂商增速放缓,各个公有云厂商增长可挖掘的机会明显减少,下一步对于to B to G领域的抢夺将成为重点,也将成为未来出路。
就此,阿里云或将引入前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出任阿里集团资深副总裁(M7/P12)。知情人士表示,这应该是阿里历史上极少有的空降M7级高管的案例。
据透露,蔡英华与同为华为出身的阿里云中国区总裁任庚(M6)曾共事。加入阿里后,他们将共同落实阿里云最新的“区域与行业战略”。
2022年的春天,无疑是整个云行业最焦虑的时刻。华为前员工分析表示,蔡英华在EBG的经历显然适合在行业线和区域线,为阿里云保住营收基本盘。
资料显示,蔡英华先生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得计算机和软件学位。
在加入阿里云之前,2021年4月6日,蔡英华从华为离职被任命为立邦中国建筑涂料事业群总裁。
在加入立邦之前,蔡英华担任华为EBG(企事业事业群)中国区总裁, 全面负责及带领华为政企业务在中国区的战略规划、整体运营与日常管理,包括发展云计算业务、销售产品与解决方案、建设完善生态圈、人才培养与服务、市场品牌等,帮助中国政企行业客户推进云化和数字化转型进程,驱动业务价值增长。
蔡英华于2002年加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先后就职于独联体片区、东欧地区部、中亚地区部、中国地区部等多个国家和区域,曾任地区部副总裁、区域总经理、大区总裁、海外企业业务总裁、地区部解决方案部部长等职务, 具有丰富的海外和中国区市场体系整体运营和管理工作经验。
【three】
台积电TOP10大客户中,苹果公司营收贡献排名最大,占比为25.93%。
营收贡献排名第二大客户是联发科,占比为5.8%。
营收贡献排名第三大客户是AMD,占比为4.39%。通过台积电7nm制程工艺的合作,AMD处理器有了很大起色。
营收贡献排名第四大至第十大的客户依次为高通、博通、NVIDIA、SONY、STM、ADI和Intel。台积电主要是代工Intel的芯片不多,可见在本排名中Intel刚进入榜单,随着合作的深入,可能在台积电3nm工艺合作上抢跑的话,有望在后面年份中有所改善。
此外,华为海思未能入榜,在此之前,2020年华为贡献了1673.9亿新台币,当时为台积电营收贡献排名第二大客户。
【four】
Oracle、SAP、Apple、Google等科技巨头开始暂停俄罗斯的服务或产品。
3月2日,来自GitHub的官方回应称,将会确保全球开发者的正常访问,同时也会遵守美国政府提出的出口管制和贸易法规。
有热心的业内人士分析说,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国产化刻不容缓。在特殊时刻,IT都将成为战争的一种可选手段。提前布局有远见,不要被卡脖子了。
科技明说分析认为,包括Oracle、SAP、Apple、Google等国际科技巨头对于暂停俄罗斯的服务或产品,该举措带给科技全球化趋势下一个重重的一锤,这一锤下去,应该可以再次敲醒更多的梦中人,对于科技无国界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
在新形势下,如何更进一步发展信创,丰富信创,成熟信创?也只有信创的崛起,才能让科技创新的力量保持足够的“自给自足”。但前提并非从此开始封闭式自我发展,基于足够的开放,凭借足够的实力,通过足够的努力,辅之于科技资本的加持,以市场的眼光,战略的前瞻,促进信创整体产业蓬勃发展,根深苗壮,最终打造一片既可以连通外界,又可以自给自足的森林。
由此而言,国际新的冲突与形式,再次敲醒更多的科技技术创新人,也将再次加速中国在信创领域的加速发展。
【five】
紫光展锐公司董事会一致同意,委派任奇伟先生代理公司首席执行官。
紫光集团公告显示,经紫光展锐公司董事会一致同意,委派任奇伟先生代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楚庆先生不再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
任奇伟先生将配合吴胜武董事长共同领导紫光展锐,继续在5G芯片等关键领域发力以取得突破性成长。
此次管理层变动为公司内部正常人事调整,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任奇伟先生是业界著名技术专家、资深企业经营管理者,在飞利浦、奇梦达、浪潮集团、紫光集团相关的半导体公司从业二十余年,专注于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和量产销售。
相信任奇伟先生加入紫光展锐后将会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经营管理,加速核心产品的研发,推动公司的产品、市场和销售取得更大成功。
【six】
美光、联电等多家半导体大厂都已声明惰性气体供应短期内不影响其生产和出货。
但,ASML则传出正在为其工厂使用的少量氖气寻找其他来源。
不过,但鉴于相关原物料的重要性,即便俄乌冲突短期内不至于造成产线中断。但气体供应量减少,仍将可能造成价格上涨,冲击半导体生产成本调升。
事实上,海外媒体报道指出,特殊气体此前一年中的价格已普遍上扬,其中稀有气体的价格从2021年下半年至今持续上涨,氖气每立方米上涨了近3倍,氪气也同样有3倍的涨幅。市场人士警告,半导体产业应尽快让供应链多样化,防止俄罗斯对关键材料的取得形成干扰。
俄罗斯的半导体产业虽不发达,但其出口的钯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通过锻造、压延和拉丝等工艺处理后用于生产。钯金属也被作为重要的化学催化剂,其与钌、铱、银、金、铜等熔成合金,可提高钯的电阻率、硬度和强度,正是航空航天、航海、军事、以及核能等高科技领域及汽车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目前,钯金属这种关键原材料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包括俄罗斯、南非等少数国家能产出,仅美国而言,每年就需要靠俄罗斯供应35%的钯金属。
有分析指出,基于目前欧美的制裁措施,受影响较严重或将是欧美地区的晶圆厂,亚洲地区的晶圆厂则有相对更多元化的供应管道,受影响预期较轻。
【seven】
汽车芯片仍紧缺,业内盛传多个芯片大厂亟待再次涨价。
业内最近传ST、TI、瑞萨、英飞凌等原厂Q2再涨15%-20% 。2022年车用芯片仍处于短缺状态,根据相关IC分销商的消息,由于供应方面的限制,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汽车MCU价格将上涨15%-20%。
据消息人士称,由于汽车芯片供应短缺,交货期几乎没有改善,一些国际IDM已经在2022年第一季度初将车用MCU的报价平均提高了20%,预计将在第二季度实施类似的价格上涨。
该人士援引外媒的报道称,英飞凌、恩智浦、瑞萨、TI和意法半导体都准备进一步提高汽车用MCU或功率器件的报价,以应对不断上涨的铜、金、硅片和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他们正在评估不同产品涨价的时机和幅度。
另外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全球各个芯片大厂加紧备战,扩能建厂,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未来2-3年的芯片短缺问题,包括汽车芯片短缺明显的问题得到一定改善。短期内出现价格上涨的波动,也属于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大慌,须沉着备货应对。
【eight】
英伟达2022财年营收同比增长100亿美元,净利同比增长125%。
截至1月30日的2022财年,英伟达全年营收为269.14亿美元,较上一财年的166.75亿美元增加近100亿美元,同比增长61%。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为97.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为112.59亿美元,同比增长79%。
业内朋友戏言,增长100亿美元的营收 几乎都成了当年净利润,英伟达还是很会赚钱,生意火爆的同时也让业内看到了一个新的芯片世界大战的开端,当然一个全新的芯片格局也在逐渐形成,英伟达必然也会占据重要地位了。
【nine】
全球专利领导者TOP10中,中国企业和机构占了大半。
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IFI Claims)发布全球250强专利领导者的数据(2021 Global 250: The World's Largest Patent Holders)。截至2022年1月4日,该排名第一的为三星电子,拥有全球最多的有效专利资产,具体为90416件。此外,排名TOP10中,中国企业和机构占据了大量席位,值得关注。
【TOP10的专利持有者名单】:
排名 公司和机构 总部所在地 专利总数
1、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韩国 90,416
2、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中国 78,415
3、美的集团(Midea Group Co Ltd) 中国 58,495
4、华为投资控股(Huawei Investment and Holding Co Ltd) 中国 48,307
5、中国石化(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中国 45,362
6、中国建筑(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中国 42,715
7、格力电器(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中国 42,077
8、国际商业机器(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美国 41,937
9、佳能(Canon Inc) 日本 40,706
10、松下(Panasonic Corp) 日本 37,538
【ten】
投资12亿元,加拿大也希望成为全球半导体制造大本营。
据了解,加拿大计划投资2.4亿加元,折合人民币约12亿元发展半导体产业,共计2.4亿加元的投资金额涉及了两个项目。其中,1.5亿加元将作为半导体Challenge Callout基金,用于开发和供应半导体。另外的9000万加元已经被分配给了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下属的加拿大光子制造中心。
从加拿大对于半导体行业的资本加持来看,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欧美多数国家的重要策略,继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及地区纷纷出台针对半导体产业的巨额补贴政策之后,加拿大也看到了发力半导体的必要性,于是采取了投资措施来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随着全球对汽车和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的芯片供不应求,从而,加拿大也希望依托资本的助力,加强并提升本土的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这也是顺应全球芯片发展趋势,也是加拿大发展芯片产业的现状。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加拿大的半导体产业主要由100多家从事微芯片研发的本土和跨国公司提供支撑,加拿大也都一直希望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大本营。为此,业内人士表示,十分怀念昔日的北电网络和全球著名显示芯片生产商ATI。
(by Aming)
- END-
你
怎
么
看
?
欢迎文末评论补充!
【科技明说】专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