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意识到“联俄抗中”计划不可能成功之后,他对普京的态度180°转变,限期一周内达成俄乌冲突,否则后果自负。普京却不以为意,两个动作让中方眼前一亮。特朗普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普京又做了什么和中国相关的事呢?
据参考消息报道,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称,他希望俄乌双方在本周内就和谈问题达成协议,否则美国会考虑放弃斡旋冲突。而在喊话俄罗斯之前,特朗普也公开对媒体表态,称未来3至4周内,中美或将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关税战就此告一段落。
这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毕竟特朗普胜选之后就信誓旦旦的要“联俄抗中”,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更是将乌克兰作为礼物送给普京,换取俄罗斯和中国的密切联系,哪怕俄罗斯不倾向美国,也要保持中立,方便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地缘孤立。
只可惜,想要两步走的特朗普上台仅3个月就被现实打脸,俄罗斯希望谈判,但却拒绝特朗普安排的和谈路线,不仅待价而沽,筹码也越开越高;中国在应对关税制裁的问题上,态度强硬无比,僵持半个月之后就败下阵来,主动寻求和中国谈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俄双方更像是商量好一般给美国找不痛快,特朗普现在已经彻底醒悟了,“联俄抗中”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美国也无法同时应对中俄两国,所以给出了7天内结束俄乌冲突、30天之内实现中美谈判。
能够同时解决最好,再不济也得搞定其中一方,因为特朗普想要“让美国再次伟大”,可不能只盯着中俄两国下功夫,况且在此次关税战中受创的美国经济、底层民众的损失问题,股市和即将到期的美债,以及制造业崛起和贸易谈判等等都是特朗普需要操心的事情。这一堆烂摊子继续拖下去,搞不好美国哪个州就揭竿而起,高举着“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就杀到白宫去了。
面对特朗普立场的转变,普京也做出了两个举动回应。首先是俄乌问题,他在19日下令复活节停火30小时,尽管乌克兰意料之中的没有遵守,但普京的这一决定也不是应对乌克兰的,而是向全世界亮明态度:俄罗斯随时都能停火,且有停火和谈的意愿,现在是乌克兰拒绝停火,特朗普与其对俄罗斯施压喊话,不如先搞定乌克兰之后再来和俄罗斯谈判。
其次是中俄关系,早在特朗普对中国加征任期内首次10%关税后,中方就对进口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随着双方关税越加越凶,美国液化天然气已经无法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卖家也将订单对外分发,包括刚刚和阿联酋签署了为期15年的7000亿人民币液化天然气的合同。对此,俄方也积极表态称,中国需要多少,俄罗斯就能给多少,期待更加密切的合作。
显然,普京对俄乌问题处理依旧克制,对中国的贸易关系从未动摇,这些都是中国希望看到的局面,但是对特朗普来说,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坏消息了。
事实上,特朗普如果真的想要从俄乌冲突中抽身离去,他首先要做的不是对俄罗斯施压,而是尽快搞定泽连斯基。尽管美乌已经签署了矿产协议,但乌克兰却将其视为登上美国这条大船的筹码,签署协议之后反而在联合国上叫嚣称,乌克兰有能力将战争再延续4年,只要德国将30%的武器装备交给乌军。
这番回答看似荒唐,但也预示着乌克兰已经没有任何能力继续打下去了,拖德国下水不过是对欧洲北约成员的示警,也是暗示美国对欧洲施压继续对乌克兰军援。只可惜,特朗普已经站在了欧洲的对立面,双方盟友关系只剩下一层窗户纸,欧洲对他警惕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冒着和俄罗斯开战的风险继续对乌援助呢?最重要的是,这还是赔本买卖,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国有资产已经归美国所有,在欧洲国家眼中,乌克兰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
总的来说,特朗普想要叫停俄乌冲突,却没有找对方向;想要启动中美谈判,却迟迟等不来北京电话。热战和经济战背后的逻辑是互通的,现在美国处于劣势,不付出巨大代价是不可能打动中俄两国的,什么时候特朗普有这个觉悟,什么时候才能让两场战争出现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