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啥是黄泉路?孤坟指啥

志禾聊社会趣事 2025-02-26 03:57:14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清明节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祀的日子,在这之前,我想起了老辈人经常说的一句俗语“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什么是黄泉路?孤坟指啥?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黄泉路?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就是连接阴阳两界的象征性通道。它是一个虚拟的,不存在的东西,那为何会流传至今,人们依旧还会沿用呢?黄泉路,这个概念,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过,根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典故。

据传,当时地下涌出黄水被视为通冥之界,遂有"黄泉"之说。民间传说中,这条路上遍布血色彼岸花,指引亡魂穿越永恒的黑暗,既无日月星辰,也无尘世牵挂。在道教当中,黄泉路位列阴曹地府十三站之首。

亡灵需经土地庙核实身份后,由阴兵押送踏上此途。途中分岔为两条通道:一条通往极乐世界,另一条直通阎罗殿,暗示着善恶有报的生死观。

因此,黄泉路虽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是其却表达出了背后的生死观,这个才是值得去深思的问题,也是为啥它可以一直被人提及。

"孤坟"指的又是啥呢?

孤坟,孤零零的坟墓,也指无人祭扫的荒冢,一般指代后者的居多。

事实上,在古代孤坟的形成,有3个重要的原因,首先,指的是未成年或未成家者早逝,缺乏直系后代延续香火,而且按照古代的说法,不能进入家里的祠堂,所以成为了孤坟。

还有指的就是,客死他乡,所以成为了孤坟,古代交通闭塞,游子亡故后难归故里;最后一种则是特殊葬俗造成的,比如某些地区改嫁者不可与原配合葬,形成离散墓冢。

俗语“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是啥意思?

这句俗语其实更多的是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生活,"无老少",我们现在也经常在讲,明天和意外,不知道那个会先来,这句话也是在强调死亡不可预测。因此,生活不要有太多的烦恼,人生除了生死是大事,其余都算不上事。

孤坟多是少年人,则是说出了无奈还有凄凉,在古代社会,没有成家立业,是进不了家里祠堂的,或者说进不了家里的祖庙,所以一旦出现意外,只能是草率的埋葬,最后成为了无人祭祀的孤坟。当然如今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除非是一些特别的地方,有这方面风俗的。

像赣北地区,如果是少年,一般是不立碑的,多数会葬在祖辈的边上,也是希望祖辈可以在那边照看。

黄泉路,虽然只是人们心中想象出来的,但是却写出了对生死重视,"孤坟"则写出了对早逝的痛惜。这些归结到底,就是告诉我们,珍视当下,敬畏生命。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除了健康,一切都是浮云。所以不要庸人自扰之。

0 阅读:22

志禾聊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