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拿出美国历史,正告特朗普当局,关税战的最终下场是什么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最近给华盛顿上了一堂“历史补习课”,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直接钉在了美国经济史的耻辱柱上。
4月19日,谢锋在中医药文化开放日活动中撂下狠话:“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让美国跌入大萧条深渊,今天某些人还想重蹈覆辙?”
这番警告绝非空穴来风,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美进口商品价格同比暴涨12.7%,CPI指数飙升到5.1%,创下近40年新高,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都急得连夜开会讨论“滞胀危机”。
历史轮回:从胡佛到特朗普的“致命魔咒”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2万多种商品关税提高到60%的“自杀式高位”。
结果呢?两年内美国进口暴跌66%,失业率飙到25%,工业产值腰斩46%,全球贸易量萎缩三分之二,直接给大萧条按下加速键。
当时1028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福特汽车创始人跪求胡佛总统撤回法案,但政治狂热压倒了经济规律。
近百年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如出一辙:2025年4月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基础关税,对中国商品税率最高冲到79%,连啤酒罐和汽车零件都不放过。
耶鲁大学测算,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因关税暴增4700美元,相当于中等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8.3%,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制造商品涨价40%,iPhone价格翻倍到2149美元,老百姓直呼“活不起”。
更讽刺的是,美国制造业不仅没回流,宾夕法尼亚州百年车企Mack Trucks反而裁员350人,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电池成本比美国低30%,逼得马斯克把产能往中国搬。
“经济自杀”背后的三重反噬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凶猛,实则捅出三个致命窟窿!
其一为产业链断供危机:美国70%的稀土依赖中国,洛马公司F-35生产线因稀土断供一度停摆;波音飞机被中方限制进口后,股价暴跌13%。白宫偷偷成立跨部门工作组应对供应链危机,连药品和半导体都上了“救命清单”。
其二为盟友倒戈加速:加拿大趁机把美国原油转卖给中国,3月对华出口暴增到730万桶;欧盟报复性加税让哈雷摩托损失23亿美元;日本车企哭诉“25%汽车关税会让车价涨2万美元”。
其三为政治基本盘松动:艾奥瓦州大豆农场的对华出口暴跌23%,铁杆红脖子选民把特朗普竞选广告牌砸得稀烂;共和党内部37名议员公开反水,连小布什都冷眼旁观。
中方的“历史课”为何让美国破防?谢锋的警告之所以扎心,是因为中方早把美国经济的底牌摸透,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在安塔利亚论坛上坦言:“关税战赢家一定是中国”!
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5.4%,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突破50%,中欧班列开行量激增23%,硬是在关税围堵中撕开缺口。
更绝的是“精准反制三连击”:稀土管制卡脖子、不可靠实体清单打七寸、暂停波音飞机接收断财路,招招直击美国命门。
对比之下,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写得直冒冷汗:中国通过RCEP把成员国平均关税压到4.2%,金砖国家本币结算占比冲到27%,全球南方国家纷纷“用脚投票”。
就连特朗普最爱的“关税收入美梦”也碎了——穆迪公司测算,实际关税收入比预期少30%,因为进口商疯狂砍订单,海关收到的钱还没印钞机印得快。
历史的判决书早已写好1930年《纽约时报》的社论预言:“当国会举起关税大棒时,它击碎的不是外国竞争者,而是美国自身的繁荣。”
如今数据验证了这句警告:美国10年期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幅度达1.2%,逼近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49%的民众认为经济将恶化,市场信心崩得比股价还快。
谢锋送出的16字箴言——“不能病急乱投医、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既戳穿了单边主义的荒唐,也指明了出路:当年胡佛用关税转移矛盾,结果把美国拖进十年大萧条!
今天中国用“双循环”打通内外市场,一季度对东盟出口增长18.7%,海南自贸港狂揽320亿美元投资,这才是破解困局的正道。
特朗普若还执迷不悟,不妨看看自家后院:超市里翻倍的物价、农场里滞销的大豆、工厂里失业的蓝领,都在用选票书写最终答案!
历史从不重复,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