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工作业学习资料第九期文字版401-450题判断题部分国家题库

友珊谈美女小姐姐 2025-04-15 22:32:37



本次习题共计1459题,请大家留意

本资料来自培训机构学习软件平台,大家可以下载保存打印,目前可以更新到前1000题.

以下是正文部分

401.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以及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中国安全生产相关法规,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等高风险作业时,必须指派专人到现场负责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范执行且安全措施到位。这类规定是为了预防事故,保障作业人员及周边安全。题目描述的内容与法规要求一致,因此答案为正确。

402.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罚款或拘留。(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9条之一规定,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在安全事故后不报或谎报,贻误抢救且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应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而非仅罚款或拘留。罚款和拘留属于行政处罚,而该行为已涉及刑事责任。因此,题目中“罚款或拘留”的表述不符合刑法规定,原题说法错误。

403.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中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在发现事故隐患或安全隐患时,确实有责任第一时间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报告。接收报告的人员也必须及时采取行动处理隐患,这是法律明确要求的安全责任。题目描述的内容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因此答案正确。

404.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承担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具体包括建立相关制度、加强管理措施、持续改善防治水平,并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危害负责。这些要求明确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健康的保护,因此题目描述符合法律规定,答案为正确。

405.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人体反应状态的不同,可将电流划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室颤电流。(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电流通过人体时引发的不同生理反应,确实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别: 1.感知电流:最小能让人感觉到有电流通过的电流值,通常约1毫安。 2.摆脱电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约10毫安)时,人会因肌肉收缩无法自主脱离电源。 3.室颤电流:更高强度的电流(如50毫安以上)可能引发心室颤动,导致生命危险。 这种分类方式符合人体对电流反应的基本规律,因此题干的描述是正确的。

406.三相交流电的相序是U-V-W-U,称为正序。(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三相交流电的相序指各相电压或电流达到最大值的顺序。正序表示各相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滞后120度。例如,U相先达到峰值,接着是V相,再是W相,最后回到U相,形成U→V→W→U的循环。这种顺序在电机等设备中影响旋转方向,确保正常运行。题目中描述的相序符合正序定义,因此答案为正确。

407.同等条件下,线圈匝数越多,线圈电感越小。(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线圈的电感大小与匝数的平方成正比。当其他条件(如线圈的截面积、长度、磁芯材料等)保持不变时,增加线圈的匝数会使电感显著增大,而不是减小。例如,若匝数翻倍,电感会变为原来的四倍。因此,题目中的说法不符合实际规律。

408.电弧灼伤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电弧灼伤是由于电流通过空气时产生高温电弧,导致皮肤或组织被高温烧伤的现象。电流的热效应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大量热量,而电弧正是这种热效应的极端表现,其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足以造成严重灼伤。因此,题目中的描述是正确的。

409.电工作业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守有关安全法规、规程和制度。(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安全法规执行的理解。题目中的“根据实际情况遵守”存在误导,因为电工作业涉及高风险,相关安全法规、规程和制度是强制性的最低标准,必须严格、无条件执行,不能因“实际情况”而打折扣或选择性遵守。例如,即使操作时间紧张或环境复杂,也不能省略验电、断电等关键步骤。若实际情况与规程冲突,应暂停作业并上报,而非自行调整。因此,题目表述不准确,正确答案为“错误”。

410.按规定,接地线必须是不小于截面积25mm2的裸铜软线制成。(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接地线的作用是确保电流安全导入地下,防止触电或设备损坏。题目中提到接地线必须使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²的裸铜软线,这需要结合具体标准分析。 铜的导电性良好,裸铜软线无绝缘层,能直接接触地面,导电更可靠。截面积25mm²的要求通常适用于高电流或对安全要求严格的场景(如工业设备或电力系统),以确保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导电能力。不同场景可能有不同标准,例如低压电路可能允许更小截面积,但题目若针对特定规范(如高压设备或某些国家标准),则25mm²是合理要求。因此,题目中的描述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情况下成立。

411.基本安全用具是指绝缘安全用具中,绝缘强度能长时间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能直接用来操作电气设备的用具。(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基本安全用具属于绝缘安全用具的一种,其特点是绝缘强度足够高,能够长时间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例如高压环境下的绝缘棒或绝缘夹钳。这类工具允许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带电设备进行作业,保障安全。题目描述符合基本安全用具的定义,因此答案为正确。

412.万用表在测量电阻时,指针指在刻度盘中间最准确。(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刻度线是非线性的,左侧阻值大、右侧阻值小。当指针位于刻度盘中间附近时,通常表示所选的量程较为合适,此时被测电阻的阻值接近该档位的“中值电阻”。中值电阻是万用表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参数,此时表内电路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测量误差最小。因此,选择量程使指针尽量指向中间位置,能提高读数的准确性。这一说法符合万用表的使用原理。

413.如果被测的接地电阻小于1Ω,应使用四端钮的接地电阻表。(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当测量很小的接地电阻(如小于1Ω)时,测试线本身的电阻和接触电阻可能对结果产生明显干扰。四端钮的接地电阻表通过独立设置电流输出端和电压检测端,确保电压测量时几乎无电流流过测试线,从而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而普通的三端钮方式无法区分这些干扰,可能导致误差。因此,在低电阻场景下,四端钮设计更合适。本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414.移动式电气设备可以参考手持电动工具的有关要求进行使用。(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时都需要注意电气安全,例如防止触电、短路、过载等问题。虽然两者设计用途不同,但安全要求有重叠,如定期检查电线、插头状态,避免机械损伤等。根据相关安全标准,当移动式设备缺乏专门规定时,可参考手持工具的要求。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合理的。

415.热继电器的双金属片弯曲的速度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越大,速度越快,这种特性称为正比时限特性。(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热继电器中的双金属片在电流过大时因发热而弯曲,电流越大,发热越快,弯曲速度确实会加快。但题目中提到的“正比时限特性”这一术语并不准确。实际中,这种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的特性被称为反时限特性(动作时间与电流成反比),而非“正比时限”。因此,虽然现象描述正确,但术语名称错误。

416.速度继电器主要用于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所以也称为反接制动继电器。(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速度继电器的主要作用是监测电动机的转速。在反接制动过程中,当电动机需要快速停止时,电源相序会被反转以产生反向转矩。此时,速度继电器会在电机转速接近零时自动切断电源,防止电机反向启动。由于这一功能在反接制动中至关重要,因此它也被称为反接制动继电器。虽然速度继电器可能在其他场景中也有应用,但其核心用途确实与反接制动直接相关,故题目描述是准确的。

417.热继电器的双金属片是由一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材料辗压而成。(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热继电器中的双金属片是由两种不同金属材料组合而成的,而非一种。这两种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受热时膨胀程度不同,导致金属片弯曲,从而触发保护动作。题目中提到的“一种材料”不符合实际结构,因此描述错误。

418.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是指在一般环境温度(不超过40℃)下,熔断器外壳和载流部分长期允许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是指在特定环境温度下能够长期安全通过的最大电流。题目中提到的一般环境温度不超过40℃,意味着在此温度范围内,熔断器的外壳和载流部分可以持续承受额定电流而不会过热或损坏。虽然不同标准可能对基准温度有差异(如25℃或30℃),但题目明确以40℃为条件,此时额定电流的定义与此环境相符。因此,题目描述正确。 答案:A

419.低压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包括主触头、辅助触头,其中辅助触头是用来辅助主触头分、合主电路的。(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低压断路器的触头系统中,主触头直接负责接通或断开主电路的大电流,而辅助触头的作用并非直接参与主电路的操作。辅助触头主要用于控制回路,例如传递断路器的状态信号(如通断指示)或与其他设备联动(如触发报警、指示灯等)。因此,题目中“辅助触头辅助主触头分合主电路”的说法不准确,辅助触头并不直接控制主电路的通断。

420.电磁起动器起动按钮上并联的动合辅助触头在按钮松开后使控制电路仍能接通,保持电动机的连续运行,通常将这种作用称为机械闭锁或接触器闭锁。(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电磁起动器的起动按钮并联的动合辅助触头,在松开按钮后通过自身闭合保持电路通电,使电动机持续运行。这种作用实际称为自锁(或自保持)。而机械闭锁或接触器闭锁通常指通过机械结构或接触器互锁防止误操作(如两个接触器同时动作)。因此,题目中的命名不准确。 答案:错误。

421.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直接接触触电防护,主要依靠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发挥防护的作用。(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直接触碰带电导体,比如裸露的电线。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的作用是检测电路中的电流泄漏(如漏电到地线),当检测到异常时会切断电源。然而,如果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中性线形成回路,电流未泄漏到地线,RCD可能无法触发,因为此时进出电流仍平衡。 直接接触防护主要依赖基础措施,例如绝缘、遮挡、安全距离等,而非RCD。RCD更适用于间接接触防护(如设备漏电导致外壳带电)。因此,题目中的说法不准确,正确答案为错误。

422.接触器的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控制电热设备、电容器组等。(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接触器是一种用于控制大电流电路的电器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频繁地接通或断开电力线路。电动机作为最常见的负载之一,通常需要接触器来控制启停和运行,因为电动机启动时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冲击,而接触器能够承受这种高电流。此外,电热设备(如工业加热器)和电容器组(用于电力系统功率补偿)同样需要可靠的通断控制,接触器的高负载能力使其适用于这些场景。因此,题目中关于接触器用途的描述是符合实际的。

423.当电源电压恒定时,异步电动机最大转矩会随着负载的增加而增加。(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异步电动机的最大转矩是指在特定电压下电机能产生的最大扭矩,超过这个值电机会停转。这个最大值主要由电源电压和电机内部参数(如电阻和电抗)决定,与当前负载无关。题目中提到电压恒定时,最大转矩随负载增加而增加,这不正确。因为即使负载变化,只要电压和电机参数不变,最大转矩的极限值不会改变。例如,若电机最大转矩为100牛米,负载从50牛米增加到80牛米时,最大转矩仍为100牛米,不会因负载增加而提高。因此,题目描述错误。

424.电动机的短路试验是给电机施加35V左右的电压。(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电动机的短路试验需要根据具体电机的额定参数来调整电压,而不是固定使用35V。试验时通常将转子堵转,逐步增加定子电压,直到电流达到额定值。此时所需的电压值取决于电机的设计(如额定电压、阻抗等),可能因电机功率、型号不同而差异较大。例如,额定电压为380V的电机,短路试验电压可能低至几十伏,但具体数值并非统一为35V。因此,题目中“施加35V左右电压”的描述不够准确。

425.单相异步电动机采用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功率一般都比较小。(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名称明确指出其设计适用于单相交流电源(如家庭常见的220V),而非三相电源(如工业用的380V)。单相电机通过电容或分相绕组等方式启动,结构上无法直接兼容三相电源。若强行接入三相电,可能导致电机无法运行或损坏。虽然单相电机功率通常较小这一描述正确,但题目中将其与使用三相电源的错误前提结合,整体命题不成立。因此,答案应为错误。

426.低压架空线路电杆的选择,主要从材质、杆型、杆高和强度等几方面考虑。(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低压架空线路电杆的选择确实需要重点考虑材质、杆型、杆高和强度。材质决定电杆的耐用性和适用环境(如木杆、混凝土杆或钢杆);杆型影响电杆的用途(如直线杆、转角杆等);杆高需满足线路对地安全距离的要求;强度则确保电杆能承受风力、导线重量等外力。这些因素共同保障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题目描述是正确的。

427.额定电压为380V的熔断器可用在220V的线路中。(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熔断器的额定电压是指它能安全工作的最高电压。当线路电压(220V)低于熔断器的额定电压(380V)时,熔断器的绝缘和灭弧能力足够应对,不会因电压过高引发问题。熔断器主要根据电流大小熔断,而较低电压下电弧更容易熄灭,因此不影响保护功能。只要电流参数匹配,使用更高额定电压的熔断器在低电压线路中是可行的。

428.不同电压的插座应有明显的区别,不能互用。(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不同电压的插座在设计上需要有明显区别,主要是为了防止误用。例如,高电压设备插入低电压插座可能无法工作,而低电压设备插入高电压插座则可能因过载引发损坏甚至火灾。通过形状、插孔布局等物理差异,可以直观区分插座类型,避免因混淆导致的安全隐患。因此,这一要求是出于安全考虑的必要措施。

429.气体放电光源是利用电流流经气体或金属蒸气时,使之产生气体放电而发光的光源。(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气体放电光源的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气体或金属蒸气时,激发其中的原子或分子,使其发光。例如荧光灯中的汞蒸气在通电后释放紫外线,再通过荧光涂层转化为可见光;霓虹灯则是电流通过稀有气体直接发光。题目描述符合这一原理,因此答案正确。

430.并联电容器应定期停电检查,每年至少1次,主要检查电容器壳体、瓷套管、安装支架等部位是否有积尘等污物存在,并进行认真的清扫。(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并联电容器需要定期维护,但题目中提到的“每年至少停电检查一次”可能不符合实际标准。实际维护周期通常根据运行环境、设备类型和负荷情况灵活调整,而非固定为每年一次。例如,在清洁环境中可能延长检查周期,而污染较重的地区可能需更频繁。此外,现代电容器设计可能减少外部污染影响,或采用带电清洗技术,减少停电需求。因此,题目中的说法过于绝对,正确答案为错误。

431.应对每个单台电容器设置熔断器保护,要求熔丝的额定电流不得大于被保护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倍,这样可避免某台电容器发生故障时,因得不到及时切除而引起群爆事故的发生。(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需要熔断器保护以防止故障扩大。熔断器的额定电流若设置过高,可能无法及时切断故障电流,导致相邻电容器过载甚至爆炸(群爆)。题目中要求熔丝额定电流不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倍,这一数值考虑了正常电流波动和快速切断故障的平衡。当某台电容器故障时,熔丝在电流超过1.3倍额定值时迅速熔断,隔离故障,避免影响其他电容器。因此,该设置能有效降低群爆风险,符合保护要求。

432.检查电容器时,只要检查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检查电容器时,不能只看电压是否符合要求。虽然电压是重要指标(比如额定电压不能超过),但还需要检查其他方面。例如,电容器使用时间久了容量可能下降,导致无法正常储存电荷;内部电阻(ESR)变大会影响高频性能;漏电流过大会影响电路稳定性;甚至外观损坏(如鼓包、漏液)也需要观察。如果只检查电压,可能忽略这些潜在问题,因此这种说法不全面。

433.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根据中国刑法第134条,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事故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情节特别恶劣,刑罚会更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题目中将情节特别恶劣的情况描述为最高判三年,与实际法律规定的加重处罚不符,因此说法错误。

43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后果、防护措施及待遇等信息如实告知劳动者,并明确写入合同,不得隐瞒或欺骗。这一规定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益。题目描述的内容与法律要求完全一致,因此判断为正确。

435.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发现火灾时立即报警非常重要,因为火势可能迅速扩大,及时报警能让消防部门尽快赶到,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即使火势看起来较小,也可能存在隐患,报警能确保专业救援力量及时介入。因此,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第一时间报警,确保安全。

436.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追究刑事责任,但基层员工可以不必担责。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根据中国刑法规定,如果在生产、作业中因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事故,不仅负有组织、指挥或管理职责的人员可能被追责,直接参与生产作业的基层员工若存在违规行为(例如未按安全规程操作),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因此,认为基层员工“不必担责”的说法是错误的。

437.通过电磁感应现象可以知道,线圈中磁通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小。(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根据电磁感应中的法拉第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的速率成正比。公式为: 感应电动势 = -磁通量变化率 × 线圈匝数。 若磁通量变化越快(即单位时间内磁通量变化量越大),感应电动势的绝对值就越大。例如,快速移动磁铁穿过线圈时,产生的电压更高;缓慢移动时电压较低。因此,题目中“磁通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小”的说法不符合实际规律。

438.“无功”的含义是“交换”的意思,而不是“消耗”或“无用”,是相对“有功”而言的。(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电力系统中,"有功"指实际做功的电能,如让电器运行或发热,会被消耗。而"无功"是维持设备运行所需的能量,比如电机建立磁场的电能。这种能量在电网和设备间来回传递,并未被消耗,但传输时会造成线路损耗。虽然名字含"无"字,但无功并非无用,而是设备工作的必要条件。题目强调无功的核心特点是"交换"而非"消耗"或"无用",这一描述准确,因此判断为正确。

439.重复接地,是指将变压器零线(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零干线)多点接地。(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重复接地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除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外,还会在零干线(中性线)的其他位置再次接地。这种多点接地的做法可以防止主接地失效时出现危险电压,降低触电风险。题目中描述的“将变压器零线多点接地”符合重复接地的定义,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

440.在纯电阻电路中,只有有功功率,没有无功功率。(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相位相同,没有相位差。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 P = V×I×cosθ ],其中相位差 [ θ = 0° ],因此 [ cos0° = 1 ],此时有功功率为 [ VI ]。而无功功率的公式为 [ Q = V×I×sinθ ],由于 [ θ = 0° ],[ sin0° = 0 ],所以无功功率为零。因此,纯电阻电路中确实只有有功功率,没有无功功率。

441.在测量直流电流时,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正端流入,负端流出。(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测量直流电流时,电流表的正确连接方式是确保电流方向与表头的极性一致。电流表的正端(标有“+”或红色)应连接电路的高电位端(靠近电源正极),负端(标有“−”或黑色)连接低电位端(靠近电源负极)。这样电流会从正端流入,负端流出,使指针正常偏转,避免反向摆动导致损坏或读数错误。因此,题目中的描述符合正确操作方法。

442.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称为磁极。(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磁铁的两端是磁性最强的区域,称为磁极(南极和北极)。当用磁铁吸引物体时,两端吸附的物体最多,而中间磁性较弱,甚至可能无法吸附。这说明磁极处的磁性确实最强。因此,题目中的描述是正确的。

443.人体能够感觉,但不遭受伤害的电流称为摆脱电流。(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题目中的说法不正确。摆脱电流指的是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的最大电流,通常约10毫安,这时可能感到疼痛但还能自主松开。而人体能感觉到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约1毫安,此时仅有轻微刺痛但无伤害。题目混淆了这两个概念,因此描述错误

444.当发生火灾,火势蔓延时,应用湿毛巾或湿衣服遮掩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吸,快速、有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火灾中,湿毛巾或湿衣物遮掩口鼻能减少吸入有毒烟雾,放低身体姿势可避开高处浓烟,浅呼吸有助于降低有害气体吸入量,快速有序撤离则避免拥堵和踩踏。这些步骤符合火灾逃生的基本安全原则,因此描述是正确的。

445.使用万用表电阻档能够精确测量变压器的线圈电阻。(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变压器线圈电阻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小电阻误差大:变压器线圈电阻通常较小(如毫欧级别),普通万用表的分辨率和精度有限,难以准确测量微小阻值。 2.接触电阻干扰:表笔接触不良或氧化层会引入额外电阻,导致测量结果偏差明显。 3.测量原理限制:万用表采用两线制测量,无法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而精确测量小电阻需用四线制(开尔文接法)。 4.温度影响:线圈电阻随温度变化,万用表无法自动修正温度因素,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因此,万用表电阻档不适合精确测量变压器线圈电阻,需用更专业的设备(如微欧表)。

446.用钳表测量电动机空转电流时,应当用小电流档一次测量。(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使用钳表测量电流时,应选择合适的量程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若直接使用小电流档,而实际电流超过量程可能导致测量不准或损坏仪表。正确做法是:先预估电流范围,若不确定,先用较大量程初步测量,再根据读数调整到合适档位。题目中“直接用小电流档一次测量”的说法忽略了量程选择的步骤,因此不正确。

447.使用Ⅲ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不多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Ⅲ类工具采用安全特低电压(50V以下),其设计本身已能防止触电风险,因此不需要额外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30mA/0.1s)主要用于Ⅰ类或部分Ⅱ类工具,而Ⅲ类工具因电压极低,即使漏电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题目中的要求不适用于Ⅲ类工具,故答案为错误。

448.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湿热、雨雪或存在爆炸性、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移动式电气设备容易受到水分、腐蚀或电火花的威胁。为确保安全,这类设备需具备足够的防护能力,例如防水、防尘、防爆或抗腐蚀设计。防护等级(如IP等级)和防爆认证(如ATEX)是常见的标准,能有效降低短路、爆炸或设备损坏的风险。因此,题目中的描述符合实际安全要求,强调必须满足相应防护技术标准。

449.隔离开关和熔断器串联组合成一个单元时,称为熔断器式隔离开关。(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隔离开关用于断开电路提供可见断开点,而熔断器用于过载或短路保护。题目中“两者串联组合成一个单元称为熔断器式隔离开关”的说法不准确。熔断器式隔离开关通常指熔断器与隔离开关在结构上紧密整合,例如熔断器作为动触头的一部分,或操作机构联动,而非简单的物理串联。仅串联使用时,两者仍独立工作,未形成具备综合功能的整体装置。因此,题目描述不符合实际定义。

450.按钮的文字符号为SB。( )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按钮在电气图纸中通常用文字符号表示。根据相关标准,按钮的文字符号确实为“SB”,其中“S”代表开关类元件,“B”表示按钮类型。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素材和解析来自网络平台,受限于条主水平,仅供参考

本资料将连载更新,请大家注意条主的更新。由于平台问题,不能正常显示上下标和根号等特殊符号,请大家知悉并理解。

0 阅读:6

友珊谈美女小姐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