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近日,在中俄能源商业论坛上,俄副总理诺瓦克称,希望中国能参加俄罗斯的乌斯季-卢加液化天然气项目,并表示该港口有巨大的潜力,能向中国出口大量天然气。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俄方始终愿意与中国就能源合作展开对话,并对此很感兴趣。近段时间以来,美西方国家强行推动俄油“限价令”落地,意图进一步削弱俄方经济,这种情况下,俄方或许选择将贸易转向新市场。
俄罗斯液化天然气项目
俄副总理:希望中方参与俄天然气项目诺瓦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正在邀请中国企业以投资者和供应商的身份加入乌斯季-卢加项目。据悉,乌斯季-卢加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每年能够运输和储存1300万吨液化天然气。从去年开始,俄方就对该项目进行了一系列规划,包括设立经济特区提供保障,三年内投资规模将达到2万亿卢布(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
诺瓦克谈到,中国是油气行业设备的主要制造商之一,中国曾经多次为俄罗斯项目提供设备,目前两国正在计划开发和生产可以在两国同时使用的油气设备,加紧开发绿色能源,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俄副总理诺瓦克
俄总统普京也表示,目前的国际贸易正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俄进口贸易也将转向新市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欧对俄实施全面制裁,三者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俄罗斯一方面加强国内经济自主,一方面还要寻求新的出路,与中印等亚太国家的合作或许就是应对制裁封锁的一大突破口,因此,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势在必行。
中俄液化天然气贸易不断加深普京也谈到能源仍然是俄中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俄罗斯减少对欧盟天然气的出口,中国正在成为俄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市场。目前“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已经建成,双方正在讨论将供应链增加到合同规定的数量。去年,俄罗斯通过该管道向中国供应了超过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未来计划进一步提高输气量,达到约380亿立方米。
中俄天然气管道
据悉,前十个月,俄罗斯向中国输送的液化天然气增加了32%。目前中俄“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的勘探与设计工作仍在稳步推进,该管道途经蒙古国,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延续,建成后,俄罗斯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将大幅增加,每年可增加500亿立方米。
中俄本币结算贸易中俄天然气贸易不断加深的同时,双方也开始使用本国货币——卢布和人民币进行结算。俄方决定采用这种结算方式,是在西方对俄制裁的大背景下向中国伸出的“橄榄枝”,希望能借此推动两国经贸合作,促进中国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尤其是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新的付款方式表面上看是给了中国结算方便,实际上也有利于俄方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而言,使用本币交易既可以提高结算效率,避免因汇率造成的损失,又可以扩大人民币对外贸易的影响和作用,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可谓是一举两得。
中俄天然气贸易用本币结算
俄方近期的表态和举动,也恰恰印证了此前提出的“战略东转”的构想。近期,美西方国家迫切推动对俄油限价的举动,也促使俄方必须要尽快作出抉择,否则最终只能陷入美国的圈套中,被进一步削弱,与中国加强合作或许就是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