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和家长抱怨K12学校招生中的“掐尖”现象,觉得有失公平。这里的K12指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基础教育阶段 ,“掐尖”就是中小学在招生时,倾向于招收各学校学习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
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国内独有。在国外,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同样普遍偏好录取学业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例如,有些大学通常只录取某学校排名前5%,甚至前10%的学生。
我一直都了解这种现象,也时常思考学校为何对学业排名靠前的学生“情有独钟”。直觉上,我们都知道成绩靠前的学生学业优秀,而且大概率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不会差。但这只是宏观层面的认知,从学习与知识的具体层面来看,情况究竟如何呢?
最近,我有了一些思考成果,在此分享给关注我的小伙伴们。
第一,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以数学学科为例,多数学生可能仅会套用公式解题,对公式推导过程一知半解,这就是半懂不懂;而顶尖学生不仅能熟练运用公式,还能清晰讲解公式从何而来、如何推导,甚至能举一反三拓展应用,这便是学习透彻的表现。即便在名校,学习得非常透彻和明白的顶尖学生也只是极少数。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热衷于通过拔尖选拔学生。而且,学校越好,对顶尖学校拔尖学生的需求就越强烈。
第二,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类比为动物世界中为了生存而争夺资源。在动物世界里,能够生存下来的必定是那些具备更强能力去抢夺和占有资源的个体。学校学习也是如此,虽然家庭条件会有所不同,像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可能为孩子提供更多课外辅导资源、学习资料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在学校资源竞争中的初始优势,但即便如此,在相同学校环境下,学业表现优秀的学生仍展现出强大的资源获取和利用能力。这证明他们在与同学的竞争中,有潜力占有更多资源以获得成功。同理,在未来新的环境中,他们也极有可能继续展现出这种潜力,成为学校的招牌和代表。
以上两点,就是我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学校偏好招收拔尖学生现象的一些思考成果。纯属个人观点,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