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真的不喜欢中国人?背后原因大揭秘!

猫哥知识分 2025-02-26 05:12:58

俄罗斯人真的不喜欢中国人?背后原因大揭秘!

俄乌冲突后,好多中国人都在问:俄罗斯人是不是不喜欢咱们?其实,在俄罗斯确实有部分人对国人存在偏见,甚至搞些针对国人的小动作。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历史、地缘、政治、习俗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就像以色列有反美声音,美国也有反以色列、反欧洲的,这没啥奇怪的。

今天,猫哥就带大家从不同视角看世界,最后还有精彩点评,别走开!

俄罗斯《观点报》曾提出这个问题,还引用了圣彼得堡政治基金会会长米哈伊尔•维诺格拉多夫的观点,说这可能和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嫉妒感有关。俄罗斯对中国的看法很复杂,有爱、有恨、有羡慕,也有恐惧。近年来,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好感度有所下降。圣彼得堡政治基金会会长说,这或许是嫉妒心理作祟。社会舆论基金会民调显示,虽然仍有62%的俄罗斯人把中国当友好国家,但2015年这个比例曾高达77%,好感度明显降低。

尽管中国被俄罗斯视为“友好国家”,可俄罗斯国内反华声音却在不断冒头。普京对此的反应很有意思,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他对反华派的看法,他无言地摊开双手,满是无奈。普京知道俄罗斯离不开中国,但随着俄罗斯国内民族情绪高涨,政府虽没明确支持反华情绪,却也没采取足够措施平息,这让反华情绪在俄罗斯社会不断蔓延,甚至在一些地方引发民间对立。普京这种态度,暴露了俄罗斯政府在处理中俄关系时的困境。

俄罗斯人一直觉得自己是高贵的欧洲人,哪怕是远东的俄罗斯人也这么想,所以他们有点看不起东亚人。在他们眼中,印度人、阿拉伯人,甚至拉丁美洲人、美国人,都比东亚人更受欢迎。

从中俄关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来看,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互交融,但也存在误解和隔阂。俄罗斯人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感到不安,担心中国强大后会威胁到自己。而且,中国人重集体主义,俄罗斯人更强调个人主义;中国人表达含蓄,俄罗斯人更直接坦率,这些文化差异容易引发误解。

回顾历史,沙俄时期,通过不平等条约抢占了中国约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苏联时期,有合作也有矛盾。新中国成立初,苏联援建156个工业项目,为中国工业化打下基础,但后来关系波折,“珍宝岛事件”更是双方都难忘。如今,俄罗斯《观点报》还在说贝加尔湖中国旅客的“野蛮旅游”,还有人忘不了从前“中国正在逐步占领远东”的“恐怖故事”。

政治上,中俄合作友好,但历史事件仍在俄罗斯人心中留阴影。中苏同盟破裂被看成“背叛”,毕竟苏联曾在多方面援助中国。不过,历史复杂,不能简单用“背叛”概括。俄罗斯独立后,因美国单边主义和北约东扩压力,重新审视与中国关系。中国在国际影响力提升,主张多极化,让中俄在政治上有更多共同语言,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

经济领域,中俄贸易变化很大。2000年,贸易额仅约80亿美元,2022年突破1900亿美元,东线天然气管道等项目顺利推进,能源合作不断深化。但边境贸易合作也存在基础设施、税收政策等分歧。有专家认为,俄中政治走近,经济联系却没达到俄与西方国家水平。而且,中国经济规模远超俄罗斯后,一些人把中国当成“经济侵略者”。苏联解体后物资匮乏时,大量假冒伪劣商品涌入俄罗斯,比如用腐臭鸡毛充羽绒做羽绒服、马皮当牛皮、假二锅头喝瞎人眼睛,中俄列车和俄罗斯商品批发城内充斥假冒伪劣和偷税漏税现象,还有在俄中国人坑同胞,这些都给俄罗斯人留下坏印象,影响两国人民相处、通婚和信誉。

地缘政治方面,俄罗斯重视周边战略缓冲带,中国经济影响力在周边扩大,引发俄方担忧。接壤国家难免有领土争端,中俄也不例外。加上美国等外部势力介入,地缘政治格局变复杂,中俄在东北亚地区,尤其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立场和利益有差异,容易产生分歧。

国际格局中,美国霸权威胁中俄,但双方应对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俄罗斯倾向强硬维护利益,中国倡导和平协商解决争端。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中俄在维护国际秩序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上有共同利益,也面临美国等外部压力,中国在世界政治中影响力增强,可能导致双方产生分歧、误解和嫉妒,影响关系。

文化层面,俄罗斯受欧洲文化影响深,艺术、文学、音乐等都以欧洲标准衡量,内心更认同自己是欧洲人,对东亚文化和人群有距离感。社交场合讨论话题多围绕欧洲文化,对东亚文化兴趣缺缺。就业时,俄罗斯本地公司有时更偏向本国或欧洲求职者。不过,俄远东地区对中国看法比较好,居民知道是中国在帮他们发展。俄中部地区离中国远,居民靠媒体了解中国,而俄媒报道白俄罗斯多,报道中国少,导致当地人对中国认识不足,给“中国威胁论”提供了滋生土壤。

军事上,中俄军事合作密切,在军事技术、装备研发、联合军演等领域广泛合作,提升两国国防实力和军事技术水平。但中国在仿制苏联和俄罗斯武器装备上成果显著,甚至实现超越,近几年军事科技突飞猛进,让俄罗斯人难免心存芥蒂,毕竟还有历史恩怨,担心和提防也正常。

总体来说,中俄关系从早期复杂多变发展到如今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共同利益占主导,推动两国关系稳步向前。不过,俄乌战争后情况有变化,中国商品大量进入俄罗斯,丰富市场,俄罗斯人感受到中国商品性价比高,像电子产品、衣服等很受欢迎。统计显示,俄罗斯人对中国制造的偏见大大减少,约70%的人会专门买中国货。

从来就没有什么“鹅粉”,支持俄罗斯其实就是支持中国自己。中俄现在没有领土纠纷,难道还想让现代中国和俄罗斯开战,抢回清朝或元朝丢失的土地?国与国之间只有现实利益,没有永恒友谊。

我们要有自信,中华文明5000年,形成地球上唯一传承完整的体系化文明,这就证明它适合人类发展。总有人说中国没朋友,可世界大国谁有真朋友?看看特朗普对加拿大、欧洲的所作所为,美国把欧洲耍得团团转、把乌克兰卖了,他们那只是附庸和宿主关系,根本不算朋友。如果非把那种关系当朋友,这些人真得好好读书,多查查资料。

再说了,我们为什么非要那些还没完全开化的人喜欢?中国人讲中庸,但当今世界是强者逻辑,不干涉就会被边缘化,就没朋友。天底下没有永久朋友,也没有永久敌人,一切靠实力!强大了自然有朋友,贫困潦倒谁都看不上,正所谓“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

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你强大了,他们喜欢不喜欢根本就不重要,在清朝中期以前,遥远的东方大国就是八方来贡、万国来朝的圣地,那个时候谁敢说不喜欢中国?

#中俄关系 #国际政治 #文化差异

0 阅读:16

猫哥知识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