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有氧跑量?跑间歇?哪1个降心率效果最好?

秋天步爱跑 2025-04-19 02:28:06

在讨论“堆有氧跑量”和“跑间歇”哪一种降心率的效果更好之前,得先搞清楚这两者对心率产生影响的原理和适用的情况。下面来具体说一说:

一、两种训练方式的关键特点以及对心率的影响

1,堆有氧跑量(低强度的训练)

特点:主要是进行低强度(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或者自己感觉“轻松能聊天”的那种强度)、长时间(30-60分钟)的跑步,特别注重积累跑步的量。

对心率的作用:

静息心率降低:长期进行有氧训练能够让心肌的收缩力量变强,提升心脏泵血的效率(每搏输出量增多),这样心脏不用频繁跳动就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于是静息心率就降低了。

运动心率降低:在相同的配速下,有氧能力提高之后,身体利用氧气的效率变得更高,运动时的心率就会逐渐下降(比如说:同样以6分配速跑步,训练之后心率可能从160降到140)。

优点:安全性挺高的,适合刚开始跑步的人、想要减脂的人群或者进行基础体能储备,对于心脏的结构性适应(比如心室容积扩大)有长期的推动作用。

2,跑间歇(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特点:由“高强度冲刺”(心率接近最大心率,比如 90%-95%)和“低强度恢复”交替构成,好比400米冲刺加上200米慢跑,重复好多回。

对心率的作用:

提升乳酸阈值:通过让身体承受高强度的负荷,增强身体在高心率状态下维持运动的能力,让乳酸堆积的那个临界点往后移。具体表现是:在中高强度运动时(比如80%最大心率),心率的波动更小、恢复得更快。

运动后心率恢复加快:间歇训练能增强心肺应对突发情况的适应能力,就算单次训练中心率的峰值特别高,但是在恢复阶段心率下降的速度会更快(这反映出自主神经调节能力提高了)。

优点:效率特别高,在短时间里就能提高最大摄氧量(VO₂max)和运动的经济性,适合用来提升速度耐力或者突破成绩的瓶颈。

二、降心率效果的对比:目标不一样,效果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1,如果目标是“降低静息心率”,有氧跑量更好。静息心率的降低主要靠心脏长期的结构性变化(像心肌变厚、心腔变大),这得有低强度、有规律的有氧刺激,慢慢地增强心脏功能。间歇跑的高强度负荷对心脏的短期刺激挺大,但对静息心率的长期影响没有有氧训练那么直接。

2,如果目标是“降低运动心率(即同样强度下心率更低)”,把两者结合起来效果最好,不过间歇跑的针对性更强些。有氧跑能提高基础耐力,让身体在低强度的时候更轻松;间歇跑能提高乳酸阈值和最大摄氧量,让身体在中高强度下(比如比赛配速)控制心率的能力更强。比如说:有个跑者经过间歇训练后,跑5分配速的时候,心率可能从170降到160,同时感觉也没那么累了。

3,如果目标是:“心率恢复能力”,间歇跑在“运动后心率恢复速度”的提升方面更明显。比如说,跑完一组高强度冲刺后,心率从180降到120所用的时间会变短,这就说明心肺系统的调节能力变强了。

三、建议:按照目标来选训练方式

新手/想减脂/为了健康:主要以有氧跑量为主(占训练量的70%-80%,甚至更高),慢慢地提高耐力,同时降低静息心率和体脂,给后面的高强度训练打基础。

进阶跑者/想提升成绩:把有氧跑量当作基础,再搭配间歇训练(占10%-20%),既能让心肺耐力更扎实,又能突破速度的瓶颈,降低目标配速下的心率。

注意事项:

有氧跑要注意别光追求跑量,把强度给忽略了(强度太低可能效果不怎么样),建议用“MAF180”公式或者根据自己的感觉来控制心率(能轻松说话就行)。间歇跑得充分热身和恢复,别让自己太疲劳或者受伤,比较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跑者。

总结

降低静息心率:有氧跑量更直接有效,得靠长期积累。

降低运动心率(在同样强度下)和提升心率恢复能力:间歇跑的针对性更强,不过得有有氧的基础。

[心][心]小秘密[心][心]:采用间歇跑降下来的心率,停跑几天后恢复起来难度更大!而有氧慢跑降下来的心率,停跑后恢复起来更加容易。所以有氧慢跑才是王道!!!!

​[心][心]最好的办法[心][心]:把两者结合起来,以有氧跑量当基础,适当加上间歇训练,既照顾到心脏结构的适应,又提升功能,让心率得到全面的优化。

0 阅读:0

秋天步爱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