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艺界的浩瀚星空中,一颗耀眼的巨星悄然陨落。2025 年 4 月 8 日 23 时 56 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国宝级演员叶琳琅,在长春平静地告别了这个世界,享年 93 岁。她的离去,不仅让无数观众和同行沉浸在悲痛之中,更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一道难以填补的空白,一段永远令人缅怀的记忆。
1932 年 1 月,叶琳琅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毕业于南京明德女子教会学校。1950 年,她毅然放弃了进入金陵女子大学外语系深造的机会,选择踏入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电影学校(即现今的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大门,就此开启了她波澜壮阔的演艺征程。毕业后,她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和长春电影制片厂任职,正式登上大银幕的舞台,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叶琳琅的演艺生涯横跨了半个多世纪,她参演了五十余部电影和电视剧,为四十多部译制片配音,还主演过数十部话剧。她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对各种角色的性格把握精准到位,无论是心狠手辣的反派,还是诙谐幽默的喜剧人物,都能被她演绎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尤其是她塑造的反派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因此被广大观众亲切地称为 “银幕上的女特务专业户”。
在反特影片《虎穴追踪》里,叶琳琅饰演的资丽萍身着精致旗袍,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气质,表面上温柔婉约,实则内心阴鸷深沉。在看似平常的社交场合中,她总能巧妙地通过一些不易察觉的细微动作传递情报,将特务的狡黠与伪装刻画得淋漓尽致,彻底打破了当时反派角色单一、脸谱化的表演模式,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和深刻印象。而在《铁道卫士》中,她饰演的王曼丽同样令人难忘。作为潜伏在列车上的特务,她梳着利落的齐耳短发,身着列宁装,以列车餐车服务员的身份为掩护。当察觉到特务接头的关键时刻,一句 “海外来人了”,配合着她骤然收紧的瞳孔和微微颤抖的嘴角,将特务那种高度警惕与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成为了几代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经典画面。
然而,叶琳琅的表演才华绝不仅仅局限于反派角色。在《笑逐颜开》中,她成功转型,饰演了性格泼辣、直爽的胖大嫂,充分展现出了她在喜剧表演领域的卓越天赋。2008 年,已经 76 岁高龄的她受邀出演新版《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一角。尽管此前有赵丽蓉老师的经典演绎在前,但叶琳琅凭借着自己深厚的表演功底和对角色独特的理解,将刘姥姥的世故圆滑与善良淳朴演绎得别具一格。在剧中,她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生动鲜活地诠释了刘姥姥这一角色复杂多面的性格特点,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令人眼前一亮的刘姥姥形象。
叶琳琅对表演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更是令人肃然起敬。为了演好《铁道游击队》中扔手榴弹的精彩片段,她在酷热难耐的三伏天,身着厚重的棉袄反复进行练习,即便手臂因为过度训练而肿胀不堪,她也依然咬牙坚持,毫不退缩。在拍摄《南海的早晨》时,为了真实还原渔家女的生活状态,她毫不犹豫地在海边暴晒了半个月之久,皮肤甚至被晒得脱了一层又一层,她却丝毫不在意,一心只为追求最完美的表演效果。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角色不分大小,只要站在镜头前,就要全力以赴,让观众深信你就是那个角色。”
直到晚年,叶琳琅对艺术的热情依旧丝毫不减。2024 年,即便坐在轮椅上,她在老年大学授课时,依然会被对艺术的热爱所感染,突然站起身来,用那双微微颤抖的双手,认真地比划着《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经典动作,她的专注与执着,让全场学员为之动容,不少人甚至感动落泪。正如导演李少红所评价的那样:“她的表演并非仅仅依靠技巧,而是全身心投入,将生命融入其中的燃烧。”
叶琳琅的离去,无疑是中国影坛的一大损失,我们痛失了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但她留下的那些经典作品,以及她对表演事业始终如一的执着与热爱,将如同璀璨星辰,永远高悬在夜空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演员奋勇前行。她所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将持续照亮中国电影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道路。
让我们共同缅怀叶琳琅老师,愿她在天堂安息。她在银幕上塑造的那些鲜活生动的角色,将永远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永恒不朽的经典,被后人铭记于心,代代相传。
小时候看过她演的电影,觉得她是个坏女人,现在觉得她才是个好演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