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对于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的十大元帅人员名单,一直是军事爱好者喜欢讨论的话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粟裕大将可不可以授衔元帅军衔?以及如果粟裕大将被授衔元帅,那么他会占用谁的名额。
要说到授衔自然就要搞清楚,抗日战争时期的我党的主力部队:八路军与新四军,之所以要讨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我党部队,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我党部队基本定型。
虽然红军时期有很多红军部队的规模很大,但是由于在与国民党反对派斗争,这些部队损失惨重,部队并没有保留下来,自然也就没有了相应的传承。比如:董振堂的红五军团与方志敏的红十军。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主力部队改编八路军,没有参加长征的地方部队合编新四军,当然还有部分部队处于单独活动状态,比如:周保中的东北抗联退入苏联境内,冯白驹的琼崖纵队留守海南岛。
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其中:原红一方面军(红1军团与红3军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红15军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4旅,红二方面军(红2军团与红6军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红四方面军(红4军与红31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
国民革命军新四军是南方各省的零散的游击部队合编而成,新四军虽然是军一级单位,但是级别相当于八路军的师级别。皖南事变后,重组后的新四军师一级编制相当于八路军旅一级单位。因为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的军长叶挺被扣与副军长项英被杀,所以皖南事变之前的新四军的并不能作为参照标准,只能使用皖南事变后重组的新四军为参照依据。
元帅级别分为三档第一档:朱德(八路军总司令),彭德怀(八路军副总司令),
第二档:林彪(115师师长),贺龙(120师师长),刘伯承(129师师长),陈毅(新四军军长)
第三档:聂荣臻(115师副师长),肖克(120师副师长),徐向前(129师师长),陈毅(新四军军长),张云逸(新四军副军长)
大将级别八路军六个旅长:陈光(115师343旅旅长),徐海东(115师343旅旅长),张宗逊(120师358旅旅长),陈伯钧(120师359旅旅长),王宏坤(129师385旅旅长),陈赓(129师386旅旅长)
新四军七个师长:粟裕(第一师师长),张云逸(第二师师长),黄克诚(第三师师长),彭雪枫(第四师师长),李先念(第五师师长),谭震林(第六师师长),张鼎丞(第七师师长)
理论上十大元帅名单应该是八路军正副总司令与三个师的正副师长及新四军正副军长: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陈毅,聂荣臻,肖克,徐向前,张云逸
由于林彪负伤及115师分兵,115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转任115师师长,115师343旅旅长陈光转任115师副师长,陈光因为个人原因没有授衔,但是115师由两个名额变成三个名额。同时由于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也被授衔元帅而多占一个元帅名额,所以造成理论名单必须减掉两人。
元帅级别处于第三档的四人是:聂荣臻,肖克,徐向前,张云逸,这四人当中张云逸资历最老参加过黄花岗起义,同时也代表了百色起义的红7军,因为建国后并不担任实际职务,所以授衔大将但是享受元帅待遇,张云逸成了真正因名额有限而落选元帅的人。
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职务比聂荣臻与肖克都高,建国后担任总参谋长,自然不可能落选。聂荣臻建国后担任国防科工委主任负责军事武器的研发工作,肖克建国后负责军事训练动员工作,因为授衔时相对处于和平状态,所以肖克落选了元帅名单。
粟裕大将原本是应该授衔元帅的军衔的,因为1955年授衔时粟裕大将的职务是总参谋长,这一职务原来是由徐向前元帅担任的,此时徐向前元帅处于离休状态,本可以不参与授衔,所以说可以理解成徐向前元帅占了粟裕大将的元帅名额。
至于罗荣桓元帅虽然红军时期资历跟粟裕差不多,但是罗荣桓担任过115师师长属于第二档的元帅级别,同时也代表了秋收起义入选元帅名单。同时建国后罗荣桓一直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主任是元帅级别,后来接罗荣桓元帅班的谭政同样被授衔大将军衔。
叶剑英元帅虽然是八路军参谋长,但是他长期负责军事情报工作。参谋部通常分为两部分:军事作战与军事情报,理论上参谋长应该由负责军事作战的将领担任,军事情报工作的将领担任副职,但是由于叶剑英资历很老,所以才由他担任八路军参谋长。当然叶剑英元帅其实并不是一定要被授衔元帅军衔的,所以粟裕大将作为参谋系统负责军事作战的将领当然也是有机会被授衔元帅的。
粟裕大将没有被授衔元帅主要是因为他没有代表性,他唯一有授元帅资格的参谋系统有刘伯承元帅代表,新四军方面有陈毅与张云逸代表,至于他的新四军第一师那是叶飞上将的老部队。再说整个第三野战军,许世友,王建安,宋时轮,陈士榘,叶飞等人都有自己的圈子,粟裕根本融不进去。
如果粟裕大将被授衔元帅,那么他肯定接替的徐向前元帅或者叶剑英元帅当中之一。
徐帅元帅位很稳,徐帅请辞好几次,主席都不让,还说必须给他,建国后总参谋长就是给徐帅留着的,主席说了哪怕徐帅挂名都行,再说他代表着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可出了800多位开国将领,所以不可能是徐帅占了位置。 主席说在政府工作就不评了,按理说陈毅没了,名单给总理过目时,总理说陈毅也必须给,他能代表的也很多。 非要拿掉陈毅的元帅也不可能让粟裕上,最终也是九大元帅,那会儿元帅名单可没有粟裕。 叶帅几次关键时刻挽救革命,元帅够资格!
粟总肯定会代替陈毅或聂荣臻,这两人应去政府,或人大政协工作!!!
叶帥是黃埔軍校教官,广州起義的領導人,八路軍總參謀長,代表周恩來和敵后工作者,不可能誰代替的了。
粟裕只能大将,评元帅的三条硬性指标就达不到
历史没有如果,粟裕不可能为帅。十大元帅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各个时期都是独挡一面的能人,粟裕不是,粟裕出彩的只是解放战争时期。其他两个时期都不能让他为帅。
我不同意
谁都代替不了,叶帅是最稳的元帅位置[点赞]
够资格的多了去了,如果要拿掉一个,当仁不让的非叶帅不可,可以说没打过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