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编辑 万史浮华
在 4 月 2 日,特朗普再次对中国加征 34%的关税后,美国对华的综合关税一下子飙升到了 54%。
面对美国发起的无正当理由的贸易挑衅,中国迅速亮剑:
自 2025 年 4 月 10 日 12 时 01 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同样加征 34%的关税。
对此特朗普回应:这样做,中国会损失更多,美国会再次伟大。
更人惊讶的是,美媒却公开唱起了反调。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加征关税的“好处”·】——»
在特朗普看来,通过增加关税,美国政府就能获得一笔额外的财政收入。
就拿2024年的数据来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值高达5370亿美元。
在加征关税后,一下子就能给美国政府带来约290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数额相当惊人。

可现实远没有特朗普想得那么简单。
拿常见的中国产手机来说,一部手机原本售价300美元。
加征54%的关税后,单单关税成本就增加了162美元,总成本一下子涨到了462美元。
对于美国的手机销售商来说,多出来的这部分关税成本, 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要是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他们就要为这部手机多掏54%的钱。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美媒《柏林晨报》甩出自己的观点:

«——【·美媒唱反调·】——»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跟乱打拳一样,本想着靠强硬手段,让中国在贸易谈判中低头,结果却打错了算盘。
中国经济会在短期内在外贸、制造业面临挑战,但中国反应迅速,已经将场贸易冲突当作一场系统性的斗争,而不是简单的经济争吵。

到了现在,中国不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反而与欧盟、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的贸易合作越来越紧密。
就拿RCEP来说,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
中国借此将 “三零”原则推广到全国,推动进口多元化,不少商品关税降至5%以下,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

除了《柏林晨报》,《时代》周刊、Futurism 网站等美媒都注意到:
美国加征关税,让部分订单流失,中国企业已经有办法应对。
毕竟中国之前就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工业链。

从衣服、玩具到高端设备,从汽车、轮船到5G通信,什么都能造。
现在很多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成功降低了成本。
就算损失美国订单,中国企业也不会在遭受毁灭性打击。

反而是中国对对美国商品加征 34%关税,制裁多家美国实体,限制关键原料出口等办法,直接戳中美国的痛处。
当地时间 4 月 3 日,美股三大股指均刷新近 5 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纪录,苹果、耐克等股票也跟着大幅下跌。
美国的农业和制造业在贸易战中遭受重创,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出口严重受阻,农民收入大幅下降。

在制造业领域,钢铁、铝制品等关税上调,导致下游产业成本飙升,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不得不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国家。
此外,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引发中国的反制,还让其与传统盟友之间矛盾不断。
欧盟、日本、韩国等国纷纷对美国的做法表示不满,这削弱了美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

«——【·结语·】——»
贸易战本质上是一场双输的较量,没有真正的赢家。
中国凭借灵活的战略调整、持续的产业升级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而美国的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削弱了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信息来源:财新网,2025 年 4 月 4 日,中国对美国加征 34%关税 反制“对等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