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语2:用这种方法,成功说服别人

丛竹寺-共寻禅悟 2023-01-09 15:16:27

我们在生活中、在网上、跟亲戚朋友、跟陌生人总是会有争吵,有些争吵很激烈,很多争吵很愚蠢,但是你仍然要相信人是讲理的。

你要学的不是“话术”,而是三个硬功夫:语言、换位和妥协。

1.逻辑和语言

有些争论表现为逻辑问题。日常的逻辑其实都很简单,大多数人犯逻辑错误并不是因为不懂逻辑,而是智识上不诚实,从立场直接跳到观点。

比如说,很多时候争论双方说的根本不是同一个事儿 ——

张桂梅:“我反对我的学生当全职太太。”

微博网友:“那你就是说全职太太都是堕落的人呗?”

这就是两回事。张桂梅的本意可能只是反对*她的学生*去做全职太太。她一定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这样的价值观,因为她知道农村女性中有太多结了婚就失去独立性、见识浅薄的全职太太了。微博网友想表达的,严格说来,是*至少有一些*全职太太也是了不起的、值得赞美的女性,她们也很独立也为家庭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2.事实与视角

有个大妈,出门忘了带钥匙,把自己锁在了自家门外。她打电话请来一位开锁的师傅,双方事先约定,这个活儿给 50 块钱。师傅技术无比熟练,不到一分钟就把锁打开。目睹了全程,大妈不干了。大妈只想给师傅 20 元。

大妈说:“你这个活还不到一分钟,20 块钱足够了!”

大妈看到的是事实,但不是全部的事实。开锁确实只用不到一分钟,可是学成这门手艺得花多少时间?来回路上要花多少时间?更重要的是,师傅一天能接到几个开锁的活儿?如果开一次只得 20 元,这份工作能够他养家糊口吗?如果开锁的收入低到了这一行没有市场价值,大妈下次找谁开锁呢?

3.立场和妥协

如果逻辑和事实都已经不容置疑,我们还可以质疑立场。改变立场就相当于是换个新问题思考,是跳出了原来的问题。

其实你的立场没有那么坚定。我是喜欢咸豆腐脑,但如果现在只有甜的,我也能吃一碗。对我来说豆腐脑的存在是比味道更高的立场。

世界上之所以有那么多争论,并不是因为争论是不可解的,而是因为解决争论的成本太高,有些话说上一天一夜也未必能说明白。

不成熟的人参加谈判容易幻想绝不妥协,但妥协并不是弱者的行为。美国宪法不是打服的结果,是各方妥协的结果。我们可以被人说服也可以妥协。因为人是讲理的。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