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美关税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时,特朗普突然出人意料地服软了。2025年4月11日晚,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显示器及多种电子零件实施关税豁免。
笔者查询美国海关文件发现,被豁免的绝不止含有美国零件的这些电子产品,而是“所有”。这也意味着,特朗普为自己强硬的关税战开了一个大口子。
这是因为在2024年,中国电子产品占对美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1450亿美元。如今特朗普开了这个口子,很显然有顶不住的意味,那就是中国产品难以替代。
对此,很多美国媒体直接评价特朗普的行为是“认怂”“屈服”甚至是“投降”,笔者给他个面子就说他“服软”吧!联系到之前,特朗普扬言要将苹果电脑、手机生产迁回美国,他的这个行为可谓是光速打脸。
特朗普曾多次表示,他等着中国主动来谈,可“中国电话迟迟不响”,最终却是他自己先滑跪了。
这一决定对美国科技巨头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苹果公司90%的iPhone在中国生产,若无豁免,iPhone 16 Pro Max 256GB的价格可能从1199美元飙升至2150美元,涨幅高达79%。英伟达、微软等公司也因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而受益。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表示,这一豁免短期内缓解了科技行业的压力。Counterpoint Research估计,苹果在美国的iPhone库存可支撑六周,若无豁免,库存耗尽后价格暴涨将不可避免,美国消费者将直接受到冲击。
特朗普之前可是信誓旦旦,要把苹果、英伟达的生产线搬回美国,还吹嘘自己已经争取到“数万亿美元”的在美投资。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也曾表示,特朗普将继续推动科技公司将生产转移至美国。可如今这一豁免,直接让他的高科技回迁计划成了空话。4月11日,特朗普还嘴硬说,全面关税可能存在例外,“10%是一个下限”。但这和之前“让中国屈服”的豪言壮语一比,简直是自打嘴巴。很显然,特朗普的高科技回迁计划和他的关税战一样,彻底烂尾了。
特朗普为何选择“滑跪”?表面上看,这是政策调整,实则是内外压力和战略误判的结果。在其中有个尴尬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人是中国的财富,美国人是美国的累赘。
首先,美国国内经济和科技行业难以承受高关税的冲击。美国股市和债券市场因关税战承压,例如苹果自关税宣布以来市值蒸发超64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GDP。
其次,中国对美电子产品出口对美国消费者至关重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替代。2024年,中国对美电子产品出口1450亿美元,若因关税缩水40%,仅剩870亿美元,美国消费者将面临价格暴涨的困境。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逐渐意识到,压制中国高科技产业不仅无益,反而会倒逼中国变得更强。早些年的芯片战就是一个教训。
美国曾联合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禁止对中国出口光刻机,阿斯麦CEO还嘲笑:“就算给你图纸,你也做不出来。”要知道,光刻机可是人类工程学的巅峰,哪是一个国家就能完成的?
可结果呢?短短数年时间,中国在光刻机研制上连连突破,芯片出口额破万亿大关,直接让阿斯麦财报暴雷。阿斯麦总裁后悔不迭,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有14亿人,而且聪明人很多,他们能想到我们未想到的解决方案,出口管制只会迫使他们提升创新能力。”
同理,如果特朗普对中国产品进行贸易封锁,不仅不会限制中国产业,反而会倒逼中国制造变得更强。苹果若迁走,那些工程师、技术工人就会被华为、小米招募走,然后整合出更强大的手机,到时候苹果还有戏唱吗?
苹果工厂即使迁到美国,试问美国有那么多工程师吗?有那么多技术工人吗?如果想迁到印度,印度有中国那么多聪明人吗?闭关锁国没有出路,而这一次,闭关锁国的竟变成了美国。
这背后,归根结底是中美在人才储备上的巨大差距。对此,苹果总裁蒂姆·库克深有体会。特朗普及其幕僚误以为苹果之所以将工厂设在中国,是因为中国劳动力便宜。
然而库克在最近的访谈中却驳斥了这一说法。他说,中国的劳动力早就不便宜了。苹果之所以留在中国,是因为中国拥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人才库。
他举了个例子,在美国,想开个模具工程师的会,可能连一间办公室都坐不满;在中国?一个省能给你填满几个足球场。
苹果的产品,对精密制造的要求极高,尤其是模具技术。这不是那种拧螺丝的低端活,而是毫米以下的微米级精度。这种活,靠的不是大学文凭,而是职业教育出来的大量熟练技术工人。
如今中国在人才储备方面已经完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美国三次普利策大奖得主汤姆斯·弗里曼访问中国后,竟然直接破防,惊呼:“在中国我看到了未来的样子。”
这是为何?他发现中国极其注重理工科教育,中国理工专业的毕业生每年达350万人,大约相当于美国所有学科的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毕业生总数,这还怎么玩?
虽然许多中国工程学科的毕业生可能达不到麻省理工学院的水平,但中国最优秀的工程师是世界级的,而且数量众多。中国有14亿人口,这意味着如果你在中国是百万分之一的人才,仍有1400个和你一样的人。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的职业学校每年培养出成百上千万名电工、焊工、木匠、机械师以及水管工,因此如果有人想出了一种新产品,想建一个工厂来生产它,工厂很快就能建成。量变产生质变,中国庞大的人才库让他们做什么都能成。
反观美国?人才库已经凋零,美国的教育两极分化严重,精英教育极其精英,快乐教育极其快乐。其中公立普惠教育水平之低,令人发指。甚至美国校园还刻意歧视聪明人,称他们为“怪胎”。这就导致美国很多普通民众甚至连加减法都算不清楚。
其中特朗普的支持者——“MAGA”组织的成员就是典型。美国去工业化已久,这些低素质美国人没有能力成长为熟练技术工人,每天只会喝酒、抽大麻,无所事事。然而又将这一切怪在中国身上,认为是中国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正是这群怨天尤人的红脖子存在,才让特朗普、万斯这种人上台。但是工作岗位不是凭空产生的,能者才能得到。而这就是笔者“中国人是中国的财富,美国人是美国的累赘”观点的来源。
美国不是没有聪明人,他们的聪明人非常顶尖,他们的科学家、工程师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但他们数量太少了,中国凭借体量优势,迟早会卷出比他们更厉害的科学家、工程师,中国已经走在这个路上了。美国人崇尚力量,中国人崇尚智慧,中国迟早追上美国。
更何况,美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也是华裔科学家做出的。如今特朗普却排斥华裔人才,甚至决定将中国留学生都驱逐出美国。对于这份大礼,中国没理由不照单全收。特朗普既然如此害怕中国人,我们就要让他看看中国人真正的厉害。
美国人并不笨,也不一开始就是累赘,而是受到了政客、华尔街富豪的欺骗以及几十年如一日的愚民政策。而这种愚民政策终于得到反噬,那就是特朗普的上台。有这样一位不靠谱的领导人,美国将以更快速度滑向深渊。
结语:中国强硬策略奏效,特朗普霸凌难以为继
特朗普豁免价值1450亿美元的中国电子产品关税,是其在中美关税战中的一次重大退让。表面上看,这一举措缓解了美国科技行业和消费者的压力,但本质上是特朗普在内外困境下的妥协之举。国内经济压力、科技巨头的反对、芯片战带来的教训以及中美在人才储备上的巨大差距,共同迫使特朗普改变策略,其“让中国屈服”的目标未能实现,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
对中国而言,此次豁免带来显著利好。2024年中国对美电子产品出口1450亿美元,若因关税缩水40%,仅剩870亿美元;如今豁免后,若增长10%,可达1595亿美元,净增725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这为中国高科技企业争取了发展时间,巩固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同时增强了谈判中的主动权。
然而,中国不会因此给特朗普台阶下。特朗普政策反复无常,与其打交道的最佳策略是以强硬对强硬,直至其彻底放弃霸凌行径。中美博弈的本质是地缘战略较量,而非单纯经济战。特朗普的霸权主义依赖压迫和剥削,难以长久。中国凭借人才优势和战略定力,已展现出强大韧性。中美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或许将证明,坚持原则的一方才是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