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编和公务员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资深职场秘书 2025-04-09 11:40:51

近年来,事业单位持续改革,前几天有粉丝私信问我,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编和公务员的差距会缩小吗?

现在明确的告诉你:不会!

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编和公务员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一、解析为何事业单位改革后差距会越来越大

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全额保障,稳定性极强;而事业编则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类,后两者受财政压力和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尤其是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近年已有大量转制为企业,员工失去编制身份。

改革后,很多事业单位推行“备案制”,“备案制”是编制与单位绑定,而不是与个人绑定,事业人员的稳定性被极大的削弱。

公务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力量,始终是政策优先保障对象。例如,2015年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度试点,4年后全面推行;而事业单位管理岗职级晋升何时实行还看不到一点苗头。

公务员仅700多万人,而事业编超3000万,各项福利在财政负担过重无法全员保障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公务员待遇,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看看事业编和公务员各个方面的差距

事业单位改革不仅没有补齐两者之间的差距,反而在多个维度加剧了分化。

1. 在薪资待遇方面,公务员处处领先

车补与津贴:公务员普遍享受500-650元/月的车补,而事业编仅少数领导岗位和极少数的试点单位可以享受,绝大部分的人一分没有。

抚恤金差异:公务员去世后可获40个月基本工资的抚恤金,而事业编仅能享受20个月,死后待遇也有差距。

绩效体系:很多地方对公务员和事业编的绩效奖金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对待,基本上同层次事业编的绩效奖金标准会低于公务员。

2. 晋升通道差距明显

公务员可通过职级并行“躺着晋级”,科员满5年即可享受副科待遇;而事业编管理岗晋升需实职空缺,技术岗则依赖评职称,门槛高、竞争激烈。

公务员不管是跨部门还是跨地区调动,都比较顺畅,事业编基本上一辈子困死在一个单位。即便同为单位领导,公务员调任事业单位容易得多,反向流动却非常困难。

3. 稳定性差异巨大

公务员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失业保险由单位一方承担;事业编则是实行聘用制,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失业保险。何况公益二类、三类事业单位还会面对着改革裁撤、合并、改企的风险。

三、理性选择:认清现实,找准定位

公务员和事业编的现实差距摆在这里,对想进入体制内的人是个参考,做出选择时也要结合自身实际:

求稳定者选公务员:公务员适合追求终身保障和对权力更热衷的人。

重视专业和职称的人推荐事业编:比如教育、医疗等领域技术岗,职称晋升后待遇可能还会反超公务员。

过渡者可“曲线救国”:先考事业编积累经验,再冲刺公务员考试,利用基层经验给自己加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