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脚。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主要是朱元璋操盘驴牌寨收购项目中都有哪些巧思。
下面的内容,是根据《明太祖实录》对收服驴牌寨事件始末的记载,再结合自己的个人见解,对朱元璋创业前期这一重要事件进行的拆解。
那么朱元璋到底是如何操盘驴牌寨收购项目的呢?我把它拆解成以下5步:
1、初次接触,消除逆反
出发张家堡之前,郭子兴曾问朱元璋,这次收服张家堡,打算带多少人去?老朱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十人足矣。
让一个数千人的野生民寨归附这种事,难道不是去的人越多越好吗?其实不然。
朱元璋一下抓到了问题的关键,陌生双方初次接触,最忌的就是大军压境,以力服人。这会让对方担心,自己真要是归附后,还能有如今的自主性和特权吗?会极大地激发对方逆反心理,事情反倒容易黄。
2、亲自上阵,亲信监督
1000年前,曹操曾评价自己的对手袁绍,“见小利而忘义,干大事而惜身”。朱元璋不是袁绍,自己当时病重,并没把这种决定自己前途的大项目推给下属,而是带病上阵。
干大事不惜身,亲自上阵,才能把控全局和项目节奏。
事情谈妥之后,老朱本人没时间全程监督项目的执行,也没有一走了之,而是留下亲信。一方面,监督项目的执行;另一方面,及时收集信息,以便后续决策。
事实上,朱元璋这手安排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方一有反悔的迹象,费聚就把消息递到了老朱手上,给老朱的后续部署争取了主动和时间。
3、积极策反,主动离间
费聚留在驴牌寨,除了收集信息之外,还做了很多其他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策反驴牌寨部分人员。
当驴牌寨想转投他人时,朱元璋及时带人把他们堵住,还想把话事人骗出来抓了。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这时“适有勇力者在行”,老朱只向他问了一句“吾欲用尔能乎”,此人立即回答“惟命是从”。
看到这相信大家都意识到了,哪有那么巧的事?老朱的魅力也不至于大到这种地步。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从初次接触到第二次堵门中间的三天里,费聚可没闲着,而是积极对驴牌寨内部人员进行策反。
这位“惟命是从”的勇力者,就是费聚积极策反,主动离间的成果。
4、阻断信息,各个击破
在内奸的配合下,驴牌寨话事人很顺利地被骗出来。接下来就是怎么样用最小代价拿下整个驴牌寨,随即老朱开始了一场神级表演。
驴牌寨话事人一现身,老朱事先安排的几十人就涌了上去,像凑热闹一样把话事人围在中间。围了三次,又散开了三次,让留守的驴牌寨民兵放松了警惕,没发现自家话事人在士兵们最后一次围起来后被抓了。
抓了话事人,朱元璋没有干要挟留守民兵的事,而是一口气奔出十里地,再派人回驴牌寨传话。大意是,你家话事人已经归附了,先去濠州了,你们也快跟上来吧。
驴牌寨留守民兵和话事人之间信息被阻断,信以为真。以为自己话事人先去奔富贵了,在猜疑链的驱使下,一股脑跟上来,也去尽量占个好位子,奔个好前程去了。
就这样,朱元璋初步收服了驴牌寨的三千民兵。
5、实力威慑,夯实果实
用信息阻断的方式,以最小代价收服驴牌寨,朱元璋真的很强,了不起。但用智谋,而不是武力收服驴牌寨,是有非常严重后遗症的。
人都是“畏威而不怀德”,朱元璋没用武力打服他们,驴牌寨中有话语权的人就会有受骗感,自然对老朱没有敬畏,更谈不上忠诚,随时可能叛走。
从军前游历多年的朱元璋,对人性早有深刻的认识,他是知道这个后遗症的。
所以,完成对驴牌寨民兵的初步收编后,朱元璋并没有返回濠州,而是带着他们打了元将张知院。用三千人,鲸吞了元廷的数万人,让驴牌寨的民兵们见识了自己的实力。
接着,朱元璋又在短时间内,以驴牌寨民兵和收编的元廷士兵为本钱,快速打下了滁州,再次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武力的强悍,彻底夯实驴牌寨果实。
以上就是今天大脚对朱元璋如何操盘驴牌寨收购项目的拆解。如果有什么忽略的细节,欢迎一起讨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