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喊你减肥啦!!!
2025年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放出重磅消息: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活动。这可不是一场普通的号召,而是关乎全民健康的大动作。

(图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体重管理年”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民政部、教育部等16个部门共同发起的全民健康行动。目标很明确: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推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的良好生活方式。说白了,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管好自己的体重,让健康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你可能会问,国家为啥这么重视我们的体重呢?原因可不简单。肥胖带来的可不仅仅是身材走形,它还会让你与癌症的距离越来越近。2025年《世界肥胖报告》披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我国大约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人体重超标。更令人担忧的是,肥胖与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直接挂钩。

(图源:美国CDC官网)
早在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评估结果就明确指出,肥胖与13类癌症的发病风险存在明确因果关联。这些癌症种类包括食管腺癌、胃贲门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肾癌、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和脑膜瘤。这种关联可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基于人群数据中的剂量反应关系、生物学机制(如激素代谢紊乱)以及动物实验证据,而并非简单的统计学相关性。
那么,体重管理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别急,接下来的内容对你至关重要。

普通人看这里:健康体重,从了解开始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体重控制的目标是保持健康体重范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了权威建议:健康体重范围的BMI(体质指数)应在18.5-24.9kg/m²。BMI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举个例子,一名身高1.7米、体重65千克的人,其BMI为65÷(1.7×1.7)≈22.5,正好处于健康体重范围。
但别以为只要BMI正常就万事大吉了,腰围也是衡量体重健康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男性的腰围应小于85厘米,女性的腰围应小于80厘米。如果腰围超标,那意味着腹部脂肪堆积过多,患慢性疾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癌症患者看这里:体重管理,康复的关键一步
对于已经确诊癌症的患者来说,控制体重同样至关重要。根据健康指标研究所(2024年)的数据,高BMI列入癌症致死的第4大风险因素,仅次于吸烟、酗酒和空气污染。如果你的BMI超标了,那可得赶紧行动起来控制体重了。


(图源:2025年世界肥胖报告)
美国癌症协会(ACS)也给出了明确建议:癌症幸存者应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即BMI保持在18.5-24.9kg/m²。具体怎么做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适度运动与健康饮食:双管齐下,效果加倍
适度运动和健康饮食是控制体重的关键。建议癌症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游泳等。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同时,饮食上也要多加注意,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这些食物富含营养,既能满足身体需求,又不会导致体重失控。
2、避免过度消瘦或肥胖:平衡是关键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过度消瘦或肥胖都不利于康复。过度消瘦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而肥胖则会增加癌症复发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是癌症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所以,如果你的体重超标了,千万别减过头;如果你本身体重就偏瘦,那就好好吃饭,补充营养,让身体更健康。
减肥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好身材”,更是为了远离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威胁,为了拥抱更好的自己。别再犹豫了,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响应国家号召,管理好自己的体重,拥抱健康的生活吧!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国际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等.2025年世界肥胖报告[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5,46(02):363-379.
[2]Lauby-Secretan B, Scoccianti C, Loomis D, et al.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Handbook Working Group. Body Fatness and Cancer--Viewpoint of the IARC Working Group. N Engl J Med. 2016 Aug 25;375(8):794-8.
[3]白雪,甘秀妮,杨睿琦,等. 美国癌症协会《癌症幸存者营养和身体活动指南》解读[J]. 护理研究,2022,36(20):3573-3578.
[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肥胖症诊疗指南编写委员会,张忠涛,纪立农.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J].中国循环杂志,2025,40(1):6-30.
作者:May
责编:La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