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唐书》、《新唐书》还有《资治通鉴》中都记载了这么一位号称“长安大侠”的人,这位“长安大侠”名叫史万宝。
其实史万宝算是将门之后,他的父亲是北周泾州总管史静,大哥是隋朝开国名将史万岁,但到他成年时家族却已没落。因为史静在他幼年时战死,他的大哥史万岁后来被隋朝权臣杨素构陷冤杀,所以他的家族早已没落。
在父兄死后,史万宝这位将门之后只能沦落成长安街头的混混头子,他靠着江湖义气聚集了一些闲散混混,就这样他带着这些混混倒卖私盐、收取商家保护费、放高利贷维生,他也成了长安城里著名的社团“扛把子”。
在古代大侠可不都是像我们现代武侠小说中所理解的爱国爱民、劫富济贫那种侠义之士,古代人一般也都把像史万宝这类的混社会的混混头子称为侠,史万宝在当时民间也被称为“长安大侠”,所以史万宝虽然外号叫“长安大侠”,实际上并不是那种侠义之人,而是古代的混混头子。
后来唐国公李渊趁着隋末农民大起义之际,从太原起兵攻打长安,这时候史万宝就带着一群混混兄弟投靠了李渊的堂弟李神通,配合李神通在鄠县(现今西安市鄠邑区)起兵响应李渊攻打长安。
李渊攻克长安没多久就建立唐朝后,当时正是用人之际,于是他就册封史万宝为宜阳总管(现今洛阳市宜阳县)。
史万宝在任宜阳总管期间,恰好当时瓦岗军首领李密被割据洛阳的军阀王世充打败,李密被迫投降唐朝,但很快李密又找借口反叛出长安,李密反唐的第一站就到了宜阳。
随即史万宝将李密和王伯当的人头送到长安交给李渊请功,李渊大喜,当即晋升史万宝为民部尚书调入中央。
后来史万宝又跟着李神通平定了农民起义军首领徐圆朗,由于史万宝与李神通关系亲近,他很擅长讨好李神通,因此平定徐圆朗之后,李神通在李渊面前极力盛赞史万宝,所以李渊又加封史万宝为原国公、洛州都督。
此后的史万宝在大唐权力中枢混的是风生水起,他一面抱紧李神通的大腿,一面把当混混时的江湖规矩应用在了朝堂之上。
如果不是李道玄战死,也许史万宝混的官职会更高。李道玄是李渊的堂侄,向来骁勇善战,勇猛无匹,也是评书中李元霸的原型人物之一。
当时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刘黑闼在河北地区起兵反唐,李渊任命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任命史万宝为行军副总管配合李道玄剿灭刘黑闼。
在战场上李道玄很快就和史万宝产生巨大矛盾,勇武的李道玄瞧不起史万宝。后来李道玄准备率轻骑奇袭刘黑闼,让史万宝后面接应,史万宝却打算趁机报复李道玄,他对众将说:“我奉诏统领军队,若随后一起冒进必然全军覆没,宁可负王,不负全军。”
就这样李道玄在没有史万宝接应的情况下,贸然轻骑突袭刘黑闼,被刘黑闼的军队射成了刺猬,而很快史万宝所部唐军也迅速被刘黑闼击溃,史万宝只身逃回长安。
此后史万宝在史料中失去记载,估计应该是这次败绩让李渊彻底看清了他,从此他被弃用了。不过据史料记载,他的儿子史怀训后来还在唐高宗李治时期被选入太子东宫当侍卫,可见史家在当时还有一定的政治势力,并未完全失势。
史万宝能把一时英杰的李密、王伯当、李道玄都算计死,可见他虽是混混出身,头脑却十分精明,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莫瞧不起任何人,尤其是身份地位不高的小人,也许有一天英雄豪杰都会折在他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