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关税战,唯独针对中国,英媒披露终极目标,美方并非单纯报复

秘闻娱超 2025-04-12 15:14:48

“美国这是真的急了,连英国媒体都看出他们的目的了。”

近日,随着欧盟和美国都实行了暂停关税,不少英媒也是报道了美国的真相目的——并非报复,而是为了遏制中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

其实英媒的看法和我国差不多,都认为此次是18年贸易战的延续,而美国也压根不是为了“报复”中国,而是想要把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给拉低。

要知道近几年无论是机器人、无人机还是电动汽车等高科技领域,中国都已经在其中展现出了极强的“统治力”,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如此急切的针对中国。

那么英媒这些结论的原因从何而来?英媒看来美国如此打压的结果又会如何呢?

英媒揭露美国关税的真实目的

几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温,关税成了美国手里挥舞得最频繁的一根棍子。

表面上看,这些关税措施是针对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进行报复,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

但英国多家主流媒体在报道中指出,美国的这一系列操作,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贸易纠纷回应。真实的动机,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遏制行动。

早在本轮关税战打响之前,美国对中国的焦虑已经显露无遗。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而是因为中国“发展得太快”。

短短几十年,中国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一步步成长为全球制造中心,其“世界工厂”的地位牢不可破。

制造业、科技、出口贸易……几乎哪个领域的发展都直戳美国的核心利益。于是,美国感到危机来了,开始着急了。

按照英国媒体的说法,美国近年来在贸易上的策略本质上并不复杂:找个理由,编个借口,然后不断加压,把中国的制造链拖下水。

特朗普政府时期,这一策略变得尤为明显。从2018年开始,美方陆续对上千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不断扩大制裁范围,同时还极力施压盟友“选边站队”。

这些操作的背后,其实就一个目的——打压中国,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美国的算盘很清楚。在它看来,只要打掉中国的制造优势,就能让中国的出口能力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连内部发展节奏也被打乱。

更重要的是,随着制造业转移走,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就会减弱。而美国,则可以继续主导全球贸易格局,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霸主地位。可惜事情并没有按它设想的方向发展。

英国一些分析指出,美国所谓的“保护本国工业”更多是一种说辞,用来遮掩其实质性的遏制意图。

试问,一个动辄对他国高科技产品、初级原材料、成品设备全方位施压的国家,是在保护自己,还是在攻击对方?

如果真的是为国内产业争取机会,那为何不投资自身制造业,为何不鼓励企业回流?

更讽刺的是,美国企业自己也在苦不堪言。关税导致原材料价格飙升,供应链混乱,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

而在科技层面,美国的策略更为露骨。限制中国高科技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禁止美企向中方出口核心零部件、阻止其他国家与中国开展技术合作……所有这些举动,似乎都写着一个词:遏制。

限制贸易只是假象,遏制技术才是目的

英国媒体指出,美国政府深知,贸易只是表象,技术才是核心。

而中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迅速崛起,令美国担忧中国不再是“组装车间”,而是“技术工厂”。这显然是美国难以接受的事实。

有评论甚至指出,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很多贸易行为并不符合其一贯标榜的“市场自由原则”。自由贸易的旗帜早就被扔到了一边,剩下的只是赤裸裸的经济打压。

而更令人玩味的是,在一边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的同时,美国却在背后与其他国家谈判,希望他们能接手被“迫使”撤出的供应链。

美其名曰“去风险”,实际上是想借机扶持替代中国的制造基地,重塑一个没有中国的产业链。

然而,英国媒体也普遍认为,这种做法很难成功。全球产业链是几十年积累出来的,不是靠几个关税就能推倒重建的。

中国的工业体系完整度、物流效率和劳动力素质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取代。而那些被美国拉拢去“替代中国”的国家,很多自身也依赖中国的中间品和资本。

一旦贸然切割,牵一发而动全身。说到底,美国打这场贸易战,不仅没打乱中国的步伐,反而打疼了自己。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政府一边鼓吹“强硬姿态”,一边又频频传出内部反对声。不少企业高管、行业协会、经济学者都在警告:再打下去,美国自己先受不了。

关税只是导火索,美国从未放弃打压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指出,美国的“贸易打压术”实质上是以国家之力干预市场行为,试图用政治手段解决经济焦虑。

其本质是一种“制度性恐慌”,因为中国的发展模式给了世界一个新的参照系——不必完全依赖西方,也可以迅速发展、壮大。

在这种心态驱动下,美国对中国的一切成绩都变得“可疑”,所有的进步都被“政治化”。哪怕是一项普通的科技突破,也可能被解读为对美国的“威胁”。

于是,从关税战、科技战、信息战,到舆论战、地缘战,美国对中国的施压手段越来越复杂,名义上却始终不变——维护“公平”“安全”“规则”。

讽刺的是,这些所谓的原则,恰恰是在对中国下手时被肆意践踏。

英国媒体普遍认为,这场贸易战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博弈,而是一场带有浓重战略意味的对抗。

美国看中的,并不只是关税带来的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借此打压中国的发展路径。

它想要阻止的,是一个拥有自主能力、掌控核心技术、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新型大国的崛起。

这就是现实,不是关税数字上的你来我往,而是一场政治意图深埋其后的全球博弈。

而中国显然也早已看穿了这点,回应也从未仅限于关税对关税,而是在制度、科技、市场等多个层面同时推进。

面对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表面上的“征税”只是开端,真正的斗争,早已蔓延在更深处的权力格局中。

参考资料:

环球网 2025-04-12 《英媒:美国小企业主哀叹,在美生产“根本就行不通”》

环球时报 2025-04-12 《英媒:打压中国只会起到反效果》

参考消息 2025-04-09 《参考封面|英媒:“愚蠢关税终将引发经济灾难”》

新华网 2025-04-09 《全球瞭望丨英媒:保护主义无效且有害 美关税政策将损害全球经济》

0 阅读:63

秘闻娱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