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车祸后续!第二位遇难者身份曝光,也有男朋友,小姨实名发声

秘闻娱超 2025-04-04 15:16:34

“我是遇难者副驾驶位女生李某的小姨,这是我的身份证,我实名为我的外甥女发声”

随着小米su7燃爆事故的调查,第二位遇难者:副驾驶位的李某的家属也公开回应了这件事,李某的小姨因为此前被质疑蹭流量,如今她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在网上实名回应质疑。

同时,李某的男友也发文表示,自己这些天一直和女友的父母在一起,自己正在等待调查结果,他相信政府的调查结果。

事故已经发生了好几天了,为什么今天李某的小姨突然实名回应呢?如今事故的调查结果又发展到哪一步了?

悲剧的发生,三个年轻生命的凋亡

3月29日晚上10点44分,安徽铜陵的高速公路上,当时夜色已经很深了,一辆小米SU7载着三个年轻女孩,从武汉出发朝着考试的目的地城市驶去。

就在车辆行驶的途中,突然!车辆猛地撞上了路边的水泥护栏,火光瞬间吞噬了车身,三位女孩的生命此终结于这一辆小电车内。

事故的发生让所有人心痛不已,据官方和小米公布的信息,这辆车当时正处于智能驾驶模式,路段正在施工,系统对此发出了预警,但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似乎短得让人措手不及。

撞击后,车门锁死成了最大的谜团,是设计问题,还是意外中的巧合?主驾驶的罗某和副驾驶的李某当场被大火吞没,后排的霍某虽然被路人救出,却也因伤势过重当场去世。

这场悲剧曝光后,网上炸开了锅:有人感叹命运无常,有人质疑智能驾驶的安全性,还有人把矛头指向了小米SU7的车门设计。

这三个女孩也只是几个年轻的学生,主驾驶的罗某,今年23岁,是家里的独生女,如果没有这场意外,她本可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罗某大学还没毕业,已经有了考公的把握,她还有一位感情深厚的男友,可以说如果这次她可以顺利考试上岸,她将会是一个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女孩。

副驾驶的李某,22岁,也正是青春洋溢的年纪,她也有一个深爱她的男友,事故发生后这个男孩强忍悲痛,陪着李某的父母赶到现场。

直到到达事故现场他仍不敢相信这一切,一个22岁的女孩,本该在考完试后和男友规划未来,如今只能阴阳相隔了。

后排的霍某,身份信息至今没有完全公开,她和罗某、李某是同学,她们都有着相同的志向和考试成功的目标,她被救出时就已经因为伤势过重离开了人世。

从家庭到社会的震动

这场事故造成的影响极其严重,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三位遇难者和她们的家庭,以及这场悲剧的另一重要“人物”,小米su7智能驾驶系统。

在这场事故后李某的小姨站了出来,手持身份证实名发声,试图平息网络上那些“蹭流量”的质疑。

她说:姐姐不玩抖音,自己只是想替家人说几句公道话,门锁锁死,主副驾驶的两个女孩被烧得面目全非,后排的霍某也没能撑过去。

网络上,舆论都在对这件事展开激情讨论,有人为三个女孩的遭遇落泪,有人开始分析智能驾驶的漏洞,还有人抛出假设:“如果开的不是小米车,这事会不会没这么大动静?”

谣言也趁机冒头:说罗某是新手司机,可她的驾照是2022年7月拿的,开了两年多油车,小米SU7是2024年10月提的,哪里是什么新手?家属对此只能无奈辟谣。

小米和雷军自然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4月2日,小米团队已经和三个女孩的家属见了面,雷军亲自发文表态:会全力配合警方调查,等最终结果出来。

无论真相如何,这场悲剧已经对小米的口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恶劣影响,有人说:雷军要是处理不好,怕是要给小米汽车挖个大坑,可也有人觉得这事不能全怪小米,毕竟智能驾驶只是辅助,安全还得靠人。

责任与技术,究竟是谁的错

这场事故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于智能驾驶系统的讨论,智能驾驶系统到底靠不靠谱?施工路段的预警为什么没给驾驶员留出足够时间?门锁锁死是车辆设计的问题,还是高温下的意外?

罗某有两年多驾龄,不是新手,事发时她有没有及时接管方向盘?这些问题也都无法让人忽视,一切只能以官方通告为准。

截至4月2日,警方和小米还在联合调查,初步结论提到门锁锁死,可具体原因还没有检测出来。

小米公布的行车数据说,车在智驾模式下运行,系统提醒过施工路段的危险,可为什么还是撞了?是技术没跟上,还是人没反应过来?

对于舆论的发酵,有部分网友表示:大家讨论归讨论,别忘了尊重逝者和他们的家人,不管最后责任归谁,三个女孩的离开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安全与科技如何共存

雷军早就说过,智能驾驶只是辅助,安全第一责任永远在驾驶员,这话确实非常在理,可这次事故却让人忍不住多想,如果智驾系统再智能一点,预警再早一点,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技术在进步,车越来越“聪明”,但智能驾驶能聪明到完全代替人吗?还是说,我们对智能驾驶的期待已经超出了它能给的安全?

对小米来说,这场悲剧确实是一个考验,处理得好能挽回一些信任,处理得不好,怕是会让消费者对小米的信任大打折扣,更大的问题是,整个智能驾驶行业都会被这件事所影响到。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事也能警示我们,在开车的时候,不能太依赖高科技,屏幕上的提示,语音的提醒,并不能让我们高枕无忧,每一次上路都该多留个心眼,毕竟方向盘在手里,命也在自己手里。

祝愿所有上路的车辆最终都能安全返回

对于整件事而言,调查的结果迟早会来,或许会指向技术,或许会指向操作,或许两者都有份,但无论如何,真相会给三个家庭一个交代,也会给社会一个答案。

科技的脚步不会停,车会越来越先进,可每一次悲剧都在提醒着我们,生命比什么都珍贵,愿这样的夜晚不再重演,愿路上的每个人都能平安到家。

0 阅读:0

秘闻娱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