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接受怎样的教育?多数都与家长的认知有莫大的关系。
家庭经济较为殷实的有能力满足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经济情况一般的家庭难以像有钱人家那样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爱好班,这都是正常的,原本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没想到,7月6日,一段上海10岁小学女生在自家书房跳芭蕾舞的视频却在网友的议论中将这两者联系了起来,引发争论。
从网传视频来看,该名女生舞蹈功底非常好,一看便让人知晓,从小就开始学习芭蕾舞,至今应该有些年头,所以才会跳的这么好。
就当众人对这优雅身段,轻盈舞姿表示赞美时。有一部分家长却站了出来说:“再有钱也不会给孩子学跳舞”,认为学舞蹈的作用只不过是伤害自己,浪费钱财,换来取悦他人而一文不值……
这种说法,似曾相识。
好像在不少舞蹈视频的评论区都见过。
难道说学习舞蹈的作用就是这样?
我看,这可不见得!
不知有多少家长把孩子送去学跳舞,这足以成为最好的说明,学习跳舞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成为炫耀自己的资本。
从画面中来看,这位女孩的家庭情况应该是较好的,家在上海,书房看起来面积很大,常年都在学习跳芭蕾,有网友不禁直呼:又是一个多才多“亿”的家庭。
要真觉得女儿学习跳舞,将来的作用只有用作取悦他人,那这样的思想实在是太可怕了!
首先明确的来说,每个孩子除了上学之外,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无论是跳舞还是画画或是书法,这完全取决于孩子的热爱。
其次,舞蹈是正常的,不要带有任何偏见。过度的偏见则显得认知太低,会容易惹出笑话。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呼吁老师和家长们,要多挖掘孩子的天赋,多激发他们的潜能。
就当下情况来看,要是孩子没有个“一技之长”,在学校挺容易出现尴尬的情况。
比如某某活动,其他同学都踊跃报名,希望能在舞台上展现过人之处,收获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而有的学生除了玩手机、打游戏,其他啥都不会,长久以来就会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出现挫败感,导致对学习的自信心都下降。
这真是得不偿失。
有的家长抱怨,孩子一回到家就知道拿出手机玩耍,有时候吃饭都顾不上,就只知道玩。
出现这种情况,家长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从小就没有培养好孩子的生活习惯。
放学回到家后除了有点家庭作业要写,又没有其他事情可做,除了玩手机,看电视还能干啥呢?
重点来了,要是家长懂得引导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多数就不会出现这种糟糕局面,现在应该明白了吧?
还有的家长甚至更过分,“仇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口无遮拦”。
都是有儿有女的父母,没有必要过度地对女生的舞姿进行评价。
人家穿的就是特定的舞蹈服,虽然没有学过跳芭蕾,但从电视上看过的也都知道,不就是这样跳的?姿势就是这样,并不尴尬哦!
谁不知道男人看跳舞的女人想的是什么,想孩子不被人臆想就别学跳舞,很难吗?天底下只有跳舞一个爱好?要运动去学武啊。小孩的爱好还不是大人引导出来的,那么小知道啥,几十个兴趣班总不至于盯着一个跳舞犟。学跳舞的九成是家长想她学。
纯为爱好无所谓,可做为职业想追寻世界顶级几乎不可能,首先顶级芭蕾舞团几乎都在欧美,作为世界第一的pob也根本不会选择东方人当明星首席,毕竟这就像小白菜选个黑人一样很让人出戏[笑着哭]
10岁长的比20岁还成熟,真是从小选漂亮孩子培养,长大要个好价钱
现在的小孩都是多才多艺,昨天我跟我家女儿说明年争取考个钢琴10级,你也算是钢琴特长了。我家女儿竟然撇撇嘴说:“10级算什么特长,我班上多了。”
长大了又是一个真实的仙女啊看着身材长相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买起这样的房子,顺便问一嘴,这得多少钱
没钱什么都学不了
没钱就少扯淡,多学习!
跳个芭蕾就高层次?跳个孔雀舞就是淫秽?谁给你们这些洋鬼子的脸啊。
看个毛
不是拉丁舞就有的商量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