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瓦多夫绘制的插图图样
今天,我们介绍苏联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第22种。
笔者也是在偶然之间,发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版本琳琅满目,从最初好奇中国版最流行的插图真面目,到去探访形形色色的不同画家笔下对于小说的不同理解作用之下的形象写真,不知不觉地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苏联版插图搜罗到20多种。
有一段时期,笔者停下了介绍的惯性冲动,这是因为越往后,资料越是匮乏,有的只能找到一两幅插图,难以窥其全豹,但是发现这样一丢下之后,便会让找到的资料烟消云散,所以笔者决定将过去搜集到的一枝半叶,也予以介绍出来,供关心的朋友参考。
按惯例,先将笔者之前介绍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1种小说插图作一个提要式回放,以使光顾此贴的朋友有一个全局的印象,以便更好地看清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位画家的绘画风格:
1、 列兹尼琴科:中国书籍中又译成:列兹尼钦科形象生动,流布最广。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版插图作者是谁?曾深刻影响中国绘画作品
2、 基布里克:又译基布利克笔力稍弱,俄版仍用。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俄罗斯目前采用哪一位画家的作品?
3、 布罗茨基:中译也译成:萨瓦·布歇伊斯科黑暗风格,造型奇诡。可参阅:黑暗风格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竟然在现今的俄罗斯很走俏
4、利亚明线条流畅,勾勒灵动。可参阅:苏联1973年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欣赏,娴熟的线条别有风味
5、米纳耶夫冷色再现,版画风格。可参阅:再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冷门场景的插图体现末世苏联共性思潮
6、乌萨切夫立体主义,时空拼贴。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版插图第五个版本:乌萨切夫的插图一观
7、柯洛文之前将该版美术编辑勃尔艮克·叶夫根尼·奥西波维奇当成了插图画家,特此更正,在此感谢收藏家归琪先生的资料提供。
梅益译本,曾经采用。可参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柯洛文版插图,中国首译本与梅益本均用过
——梅益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使用了三版插图,你看过前两种吗?
8、鲍里斯·阿尼西莫维奇·马尔凯维奇力求真实,自有其长。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画家巡礼:第8位画家马尔凯维奇。
9、巴霍莫夫线条局促,乍看很丑。可参阅:巴霍莫夫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有点丑,但中国图书却很青睐
10、加尔佳耶夫速写风格,稍显潦草。可参阅:苏联画家为五百本书画了插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版插图太潦草。
11、阿纳托利·马克西莫维奇·迪奥明功力不凡,经典脱俗。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受到索契博物馆青睐,足见画家绘画功力。
12、哈依洛夫中规中矩,真实呈现。可参阅:国内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介绍过的苏联画家,看看他的作品
德裔画家,梅益首用。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梅益译本最早使用的插图作者,终于找到了。
14、列布罗夫现实风格,动感逼人。可参阅: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作者,为《静静的顿河》配图更为知名。
(2)列布罗夫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插图,画家曾画过《静静的顿河》
15、斯科莫罗霍夫剪影风格,叠印时代。可参阅:剪影风格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版本,让熟悉的画面变得陌生。
16、戈丁虎狼风格,折射时代。可参阅:虎狼风格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可以借此一窥苏联末世时尚。
17、伊林中国首版,开创之功。可参阅:收藏家归琪先生揭秘中国第一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画家之谜。
18、德赫捷列夫苏联首版,奠基之作。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处女版插图,其画家系高尔基作品御用画师
19、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戈尔什曼白描勾勒,雏形初显。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第一次全集版插图,揭开隐秘的小说细节
20、李可夫画风硬朗,人物挺拔。可参阅:网友提供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李可夫版插图画风硬朗,人物挺拔。
21、库尔科夫线条凝练,极简勾勒。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库尔科夫版插图:线条凝练,极简勾勒。
今天我们介绍的是1986年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插图,画家俄文名为:Владимир Савадов,译成中文名为:弗拉基米尔·萨瓦多夫,生于1932年,逝于2019年,享年87岁。
1986年版封面
其个人简历,译介如下:乌克兰画家,1985年获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称号;苏联艺术家联盟成员。1932年10月25日生于巴库(今阿塞拜疆境内)。1961年毕业于基辅美术学院(师从阿列克谢·肖夫昆年科)。主要从事儿童书籍插画创作。其子阿尔森·萨瓦多夫亦成为著名画家。
萨瓦多夫绘制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带有木刻特点,遒劲的笔触,勾勒出笔下图景大块的色块,形成一种带有装饰性色彩的画面构图,而这种大面积的块状色块,构成了萨瓦多夫的绘画风格。
即使在彩色插图中,萨瓦多夫这种大面积色块堆积成图影的风格,也同样鲜明地存在着,可以很便捷地识别出萨瓦多夫的绘画特征。
萨瓦多夫曾经为苏联的诸多我们熟悉的文学作品绘制过插图。
下面,我们看看萨瓦多夫创作的其它插图,我们先从熟知的图书开始浏览,而最后我们按时间顺序,看看萨瓦多夫为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作品创作的插图。
1974年《青年近卫军》版本中,萨瓦多夫为其创作插图,在彩色色块中,画家的大块写意的创作设定与黑白版本有着相似的肌理与内核:
萨瓦多夫为1986年版《牛虻》绘制插图,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作时间非常接近,两版的插图风格如出一辙:
1986年,萨瓦多夫为盖达尔的小说《学校》绘制插图,这部小说,其实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着相似的情节架构,都是表现了一个少年从学校到走向红军部队的成长历程。
1989年,为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野小鬼》创作插图,这篇小说我们可以在网格本《一个人的遭遇》中读到中译本。
下面,我们按时间顺序,浮光掠影地看一下萨瓦多夫创作的其它图书插图:
1960年,为《铀的毁灭》创作插图,画家的早期作品,非常善于运用黑白对比,勾勒形象,虽然色块比较简单,但我们可以透过这种明暗对比,看出人物的动作细部,借此可以看出画家的塑造人物的表情与动作的功力:
1962年,为《海洋上的原子火》创作插图,黑白的大色块组合,却能勾勒出人物的轻捷的动作,画风令人沉迷:
1971年,为《灰发船长》创作插图:
1979年,为盖达尔小说《军事秘密》绘制插图:
1980年,为《列昂尼德·安德烈耶夫:故事和小说集》绘制插图:
1987年,为《野狗野狗,或初恋的故事》绘制插图,我们可以看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里的人物面容非常相似:
1988年,为《在斯莫尔尼》绘制插图:
1988年,为《克里姆科》绘制插图:
总体来说,萨瓦多夫创作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称不上有多么惊艳,从他为《牛虻》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绘制插图的风格一致性来看,萨瓦多夫在一度时期,曾经为苏联的一些经典作品,创作过风格统一、手法相似的系列插图。
因此,萨瓦多夫的插图,作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万绿丛中的一束富有个性的“红”,值得我们记取与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