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零售行业协会,始终致力于推动商品零售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行业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赢。近年来,广大电商平台在商品零售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连接消费者与商家的核心渠道。
近期,我们注意到,如部分自营电商平台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不合理收费、佣金过高、强制促销政策等问题,以及账期过长、强制毛利保护等问题,导致商家经营成本攀升、利润空间压缩,甚至影响产品质量与服务体验,长此以往将损害行业生态与消费者权益。
一、现状与问题分析
电商平台在零售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平台经营模式也对行业生态造成冲击。据调研,商家入驻某自营电商平台2024年综合运营成本超30%(含佣金、物流费、促销费等)。中小商家普遍反映陷入“流量萎缩-成本高企-利润归零”困境,具体表现为:(一)流量分配机制失衡,挤压中小商家生存空间1.平台算法调整导致搜索流量权重下降,中小商家自然曝光率不足,需高价购买广告位维持销量;2.品牌词垄断搜索结果(如某平台上“保暖内衣”类目前10位均为品牌商品),非品牌商家即便产品质量优异也难以触达消费者;3.站内内容生态薄弱,中小商家自播场均观看量不足百人,站外引流成本高昂且转化率低下。(二)促销政策违背市场规律,加剧行业恶性竞争1.强制参与“全网最低价”活动,商家被迫承担补贴成本与保价风险。部分自营电商平台强制要求商家承担补贴成本,却长期要求平台保持20%-30%的毛利保护。商家承担补贴后,还要支付给电商差价以确保平台利润,导致商户自己单笔利润不足5%。2.资源位竞价机制推高经营成本,某家纺商家反映“主会场坑位费+销量对赌保证金占比达销售额20%”;3.自营品牌利用流量优势低价倾销,直接冲击第三方商家爆款产品,导致行业利润整体缩水。(三)收费项目繁杂,资金周转压力突出1.隐性收费叠加显性扣点,某供应商测算实际到手金额仅为销售额的60%;2.部分自营电商最长账期达90天,平均长达58.6天,远超中小商家资金承受能力。平台还利用供应链金融业务加剧上下游账款拖欠,加重商家负担。
二、倡议与建议
为构建公平、透明、可持续的电商合作环境,推动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们代表协会会员企业发出如下倡议:(一)倡导合理佣金机制,减轻商家负担1.平台佣金比例应与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相匹配,避免因过高佣金导致商家被迫压缩研发、服务等核心投入;2.建立佣金分级制度,根据商家规模、产品类别、服务能力等差异化设定费率,扶持中小企业和创新品牌;3.杜绝隐性收费,明示所有服务费用条目,保障商家知情权与选择权。(二)优化促销规则,尊重市场规律1.减少强制参与促销活动的频次与规模,避免商家因“非自愿让利”陷入亏损;2.促销政策制定应提前与商家协商,充分听取行业意见,保障商家合理利润空间;3.完善流量分配机制,避免“竞价排名”模式加剧恶性竞争,倡导以商品质量、服务能力为核心的公平推荐机制。(三)缩短账期,保障资金安全1.优化结算流程,将账期缩短至行业合理水平(建议不超过30天),缓解商家资金周转压力;2.建立透明的资金监管机制,杜绝无故扣款、拖延返款等行为;3.针对优质商家提供灵活的金融服务支持,助力其稳健经营。(四)加强平台与商家协同,共建健康生态1.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举办行业座谈会,倾听商家诉求并优化政策;2.联合制定行业服务标准,明确平台与商家的权责边界,推动公平合作;3.共同探索创新合作模式,通过数据共享、技术赋能等方式提升全链路效率。(五)坚守法律底线,维护消费者权益1.平台与商家须共同遵守《电子商务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增加不合理要求和限制;2.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明确平台与商家责任分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结语
电商平台与商家是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呼吁各大平台秉持“长期主义”理念,摒弃短期逐利思维,与行业企业携手构建更开放、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电商生态。沈阳市新零售协会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代表企业积极发声,并通过政策建议、行业自律、法律维权等途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让我们以共赢取代零和,合作取代博弈,共同为零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 | 沈阳市新零售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