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狗到家,很多铲屎官不知道该如何做?下面就来总结一下新手铲屎官必须要知道的养狗禁忌,帮助狗狗健康成长!
1、千万不能不做任何准备就接狗狗回家
原因说明:狗狗接触新的环境,由于一切都是陌生的,会有应激反应。
正确做法:接狗狗回家前,要准备好狗狗的日用必需品:狗窝、食物、水盆、饭盆、尿垫、遛狗绳、小玩具等,避免狗狗接触新环境引发应激反应。
2、千万不要随便给狗狗吃人类食物
原因说明:很多人类食物对狗狗而言就是毒药,比如巧克力、葡萄、洋葱、坚果等,这些食物都含有狗狗无法接受的毒素(如巧克力中的可可碱),会让狗狗轻则呕吐腹泻,重则致命;另外。人类的食物多数油腻,含盐量高,容易引发狗狗的肠胃不适。
正确做法:喂食宠物专用食品,零食选择狗用肉干、磨牙棒等。
3、不接种疫苗不定期驱虫
原因说明:不接种疫苗的狗狗比较容易感染犬瘟、细小等致命疾病;不定期驱虫会让狗狗感染寄生虫导致营养不良。
正确做法:按兽医建议完成幼犬疫苗,每月驱虫一次。
4、狗狗一犯错就打骂训斥
原因说明: 过度打骂和训斥会导致狗狗出现恐惧、焦虑的情绪,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正确做法: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正向强化正确的行为:比如奖励小零食、给予语言上的鼓励和行为上的赞许(抚摸)。
5、把狗狗整天关在笼子里不互动
原因说明:长期笼养会让狗狗缺乏陪伴和互动,久而久之会导致抑郁、骨骼发育不良、过度吠叫等不良表现。
正确做法:每天抽时间遛狗,陪狗狗玩耍,给狗狗自由活动时间,笼子只能作为狗狗的短暂休息区。
6、过度溺爱而纵容狗狗的不良行为
原因说明:不纠正狗狗的不良行为(撕纸、啃咬鞋子、偷吃等等),会导致狗狗地位认知混乱,越来越难管束。
正确做法:训练狗狗服从指令(不准咬、数到三开始吃、不许进等等),建立规则,避免过度妥协。
7、经常给狗洗澡而且不用宠物专用沐浴露
原因说明:洗澡会破坏狗狗皮肤油脂层,引发毛发干燥,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病。
正确做法:用宠物专用沐浴露,短毛狗狗1个月洗一次,长毛狗狗2周洗一次,夏季可适当增加洗澡频率,其他时间用湿纸巾擦拭局部就可以。
8、出门不拴牵引绳
原因说明:狗狗出门经常会遇到各种状况,引发应激反应造成各种意外。
正确做法:出门一定拴好牵引绳,不要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
9、不训练狗狗定点大小便事后又严厉惩罚
原因说明:狗狗是无法理解排便的错误的,不做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只是一味惩罚,反而加剧了狗狗的焦虑。
正确做法:小狗狗可以用专门的尿垫引导,正确完成后,给点奖励;成年后就可以定时遛狗,在外面排便(需要带铲屎袋自行清理,保护环境)。
10、认为“残忍”而不给狗狗绝育
原因说明:公犬不绝育跟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母犬不绝育更容易罹患各种子宫疾病。
正确做法:应该在狗狗合适的年龄(通常6-12个月)完成绝育。
11、从不清洁狗狗的牙齿
原因说明:忽略牙齿的护理,会导致狗狗出现口臭、牙结石、牙龈炎等问题,影响健康。
正确做法:多提供磨牙的玩具、洁齿骨;建议每周刷牙2-3次。
12、不逐步过渡就直接更换狗粮
原因说明:突然的更换狗粮,会导致狗狗肠胃不适、腹泻或呕吐。
正确做法:新旧狗粮逐步替换,在旧狗粮里面添加新狗粮,比例逐步增加(比如第一天10%新狗粮,第二天30%新狗粮),7-10天完成逐步替换。
结语:养狗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但是也需要我们的耐心和不断学习,我们的正确做法会直接影响狗狗的幸福与健康。希望所有铲屎官的狗狗都能更久的陪伴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