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没钱消费?专家提议国家买单:拿1万亿促消费,带身份证就行

晓霜娱娱 2025-04-30 03:29:49

[下雨]有经济专家建议:五一小长假快来了,国家应该拿出一万亿来促进老百姓在假期的消费,只要用身份证就能立减25%。

这番言论一出,网友们开始议论纷纷:乍一听出手这么大方,还以为直接发钱呢,原来还是搞折扣和消费券那一套,对于网友的质疑,专家也对这个建议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那么这个提议真的能让老百姓享受到福利吗?这个建议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用意?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内

五一假期放送一万亿?

五一假期临近,大家都纷纷计划着出游和购物,就在大家热情高涨的时候,经济专家李稻葵的一个提议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论,他主张在五一假期期间直接拿出1万亿元,通过“身份证立减25%”的方式,刺激全民消费。

此言一出,网友们也是吐槽:搞这种花样,还不如直接发钱给我们多好,李专家的建议看似很“大手笔”,似乎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很大的福利,实际上都是“精心”计算过的,其实在去年有些地区已经实验过这套方案。

根据去年的试点数据显示,每投入1元的消费补贴,能够带动大约4元的新增消费,同时带动税收增加,形成一个“不亏反赚”的良性循环,尤其在需要刺激经济的当下,这种用小投入换大回报的方法,无疑是一种聪明的对冲策略。

以上海为例,静安区在去年底发放3000万元消费券,核销率高达96%,最终带动了超4.5倍的消费增长,不只是商场人山人海,连火锅店和奶茶铺子这种地方也忙得不可开交,许多店主笑称:补贴一发,大家都想着不用掉可惜了,吃完火锅去买奶茶,奶茶喝完又顺路逛商场。这种消费热潮,正是李稻葵希望看到的。

不过,消费券想要真正发挥威力,并非撒钱那么简单,精准投放成了关键,比如上海不仅发放餐饮和零售消费券,还推出了夜间消费券,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精准投放,消费券的大面积发放,引起了连锁反应,带动了更大范围的消费场景联动。

当然,当经济预期偏弱时,老百姓更倾向用补贴买柴米油盐,而不是升级消费,同时,要是企业供应能力跟不上,也容易出现价格上涨,反而让补贴打了水漂,可以说,1万亿消费刺激计划是一场赌注,只有真正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老百姓才敢放心花。

身份证立减25%”是否可行?

如果说消费券还需要领取和核销,那李稻葵提出的“身份证立减25%”则是非常大胆的创新,设想一下,老百姓只需刷身份证,就能享受四分之一的优惠,简单直接,既方便了操作,又防止了黄牛操作,可谓一箭双雕。

尤其对于习惯现金支付,不擅长抢券的中老年群体来说,这种模式尤其友好,极大地降低了参与门槛,然而,想法虽然很好,落地却不是那么容易,首先摆在面前的是技术问题,如今,在一线城市的大型商场和超市里面,支持身份证核验支付的支付方式已经逐步普及。

但是在许多二三线城市,大部分农村地区和小摊小贩甚至一部分中小商户还是以传统收银为主,这意味着,这个要实现全国推广,需要一场规模庞大的支付基础设施升级,涉及设备更换,系统改造,人员培训各个方面,少说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此外,补贴大面积推行时,最怕的就是被钻漏洞,25%的立减优惠若没有完善监管,很容易出现先提价再打折,搞虚假促销的现象,甚至一些商家通过“对冲操作”套取补贴,所以为了防止这种“薅政府羊毛”的行为,必须建立完善的价格监控和举报奖励机制,确保每一分补贴真正让利到消费者手中。

数据安全问题同样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点,身份证信息关乎个人隐私,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虽然上海的试点方案过程中,只验证身份而不保存具体信息,但如果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肯定需进一步加强技术防护,明确责任归属,防止“黑客攻击”或者数据滥用风险。

消费券不如直接发钱

在李稻葵提出1万亿消费刺激计划之后,最火爆的话题莫过于一句直白的网友评论:别搞那么多套路了,直接发钱不行吗?这场围绕消费券与现金补贴的争论,其实折射出了不同群体对刺激经济发展的不同期待。

消费券的特点是定向消费,限时使用,能够快速点燃特定行业的短期消费热潮,而直接发钱,更符合大多百姓的期待,这种方式更加直接灵活,百姓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使用资金,看似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那么直接发钱真的更好吗?美国曾经为了刺激民众消费发放了上千美元现金补助,本意是带动经济发展,结果却适得其反,数据显示,美国居民储蓄率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大量现金被存入银行账户,而不是投入市场消费。

同样的,日本政府向低收入家庭发放10万日元补助,大部分家庭选择了存款或者偿还债务,消费提提升效果非常有限,这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当经济前景不太明朗,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确定时,拿到手的钱更多是用来“防风险”,而不是“改善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发再多的钱,也很难转化成实质性的市场购买力,相比之下,消费券具有强制性和时间限制,能有效提升消费意愿。,上海静安区的经验为例,设置消费券一周内必须使用,否则作废,极大激发了市民的消费冲动。

当然,网友们呼吁直接发钱也有合理之处,对于收入不客观的人来说发再多消费券也没有什么用,况且现在的消费券都是有门槛的,比如消费满1000才能使用等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为了凑够这个门槛去强行买东西只能是适得其反。

此外,宣传方式也需要转变,现在很多关于活动的说明书洋洋洒洒几十页,充满了各种专业的句子和词语,普通百姓根本看不懂,并且很有可能被玩“文字游戏”,比如说,价格标了50元,但其实是有会员卡才是50,很多人根本没有注意到。

通俗易懂的短视频和文字才是活动推广的关键,比如“满100立减25,饭后还能逛商场拿优惠”,更能让人一目了然,心甘情愿参与。

对于这个提议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晓霜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