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凤凰网的视频里能清楚地看到,施工方在前面三公里的时候就已经有文字提示说前方施工啦,然后到前面两公里又开始限速提示,速度逐步从 120 降到 60 。可那驾驶员在这老长一段时间里,居然完全没观察到这些提示,就这么错过了减速接管的最佳时机,结果把自己和好友的命都给搭上了。

那为什么家属要把这责任扣在小米汽车头上呢?我觉得家属那是害怕担责任,要是自己的责任,得给两名乘客巨额赔偿,这谁能受得了啊!所以他们就想着要是厂家的责任,就能把悲痛和赔偿责任给转移过去。当然这车确实也有问题,比如说智驾没识别到情况然后警示并减速,这就是个大毛病,驾驶员,一直违章玩手机,车都警告了还不接管车辆,也是有问题。识别限速标志,那应该是基本功能啊。开启智驾就得能识别限速标识然后自动减速,小米难道没这个功能?激光雷达得识别物体,摄像头得识别标牌标识,还得能分析判断路况,这才叫智能驾驶呢。要不然,就是夸大宣传。看着网友提供的图片上看,好像小米当时宣传了辅助驾驶能施工避让,实际上根本没做到。

这些新势力造车,更倾向于用软件定义硬件,是有点不靠谱了!他们就是为了吸引年轻用户,将“OTA升级”“场景算法”奉为圭臬。这两种路径本无绝对优劣,但是当资本裹挟下的“造车运动”异化为“流量竞赛”,安全就可能成为商业野心的牺牲品。出事那是早晚的!开车可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千万不能马虎。别太相信那所谓的智驾,还是相信自己的脚靠谱。开车的时候就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集中精力,自己开才最放心!

这次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智能驾驶技术还没成熟呢,可不能瞎依赖它。车企也应该要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可别为了眼前那点利益,就把责任给抛到脑后啦!我们开车的时候更得时时刻刻都警醒着,心里要记着生命最重要,别随随便便就把安全交给还不靠谱的东西。在追求科技进步这条道上,一定得实实在在的,对生命得有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稳稳当当走得远,才能不再让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