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老刘,致力于说道考公的那些事,伴你考公上岸不迷路!
福建、海南、甘肃等地2025年省考面试已经结束,一个网友面试成绩88.2分,是全场最高分,一个网友仅有83.4分,1分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距,何况5分?
尤其是笔试成绩优势不大,进面需要逆袭,面试分值占比大等情况,面试成绩非常重要,直接决定着你能不能上岸。
很多省的省考面试即将进行,还有几天的练习提升时间。
考官喜欢什么样的面试答题?
无非就是:形象得体,吐字清晰,逻辑清晰,内容丰富。
这里,提4个急救建议,助你在面试中拿到高分。

1.形式与内容的问题
我坚信,内容高于形式,但形式是得高分的利剑。就像内容是花儿,形式是绿叶一样。
内容为王。
就是答题内容要丰富,每个点用最少的话说出来即可,不要过多论述一个点。
学生的认知有限,不知道内容该怎么回答。
这是个积累的结果,现在补救,就是在微信里搜索题型,会出现很多参考答案,把每个答案快速浏览,把重点的点及举措记下来,反复熟练。
形式添彩。
给每个观点起个小标题,对仗工整,这绝对是加分项。
比如老年人问题,第一、坚持政策惠“老”,深化养老服务改革。第二、 第二、坚持创新利“老”,赋能养老服务改革。 第三,坚持人才护“老”,助力养老服务改革。第四,坚持观念养“老”,护航养老服务改革。
这是高级的小标题,没有大的功底,面试考场上根本不会这样答,但可以简短说,第一完善养老政策,第二创新养老方式,第三聚集养老人才,第四转变养老观念。
然后,在小标题下回答具体问题。
举措、意见建议最好四五个,至少三个,不能只有两个。
2.思维逻辑的问题
面试,务必要逻辑清晰,说了一大堆,不知道你说了些啥,或者把一个点前后说几次。
考官要听清楚你说了啥,这是基本要求。
一是每个题型要练习基本框架。
就像认知题,先要表态、谈自己的认识,然后分析问题或原因,再是意见建议,就这么个框架,按照这个框架答题就是了。
没个自己的态度,就分析问题,或者边分析边表态,显得太混乱。
事务性题活动类题,无非就是事前准备、事中落实、事后总结三个环节,就按这个框架答题,非常清晰,就是那个环节答得不好,起码能感知到你的思维逻辑是清晰的。
二是首先,第一等词的使用。
很多考生把首先其次与第一第二混用,一阵是首先,一阵是第一的,显得很混乱。
大的方面用首先,其次,最后,首先下面可用第一第二第三,也可以用一方面是什么,一方面是什么。
不用同时、并、再一个、还有之类的词,这些词后是另一个点,得用第一第二第三。

3.胆子要放开
胆子放开,抗压能力就上来了,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一看就抗压能力不行。
放开说,不就是说给几个陌生人听嘛,记着,考官也是人,也会理解你。
备考模拟时,就练习放开说的心态,连模拟都很紧张,何况上考场。
当然,紧张、放不开也是正常的问题,老手都会有,新手会更严重,但存在问题就得解决,不能一直存在下去。
练习时就要克服,就得解决。
再说,太紧张了,考场上大脑空白,连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你想能把问题说清楚吗?
4.加强练习
练习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像说话的语速语气,像放开胆子,像说话的逻辑,都需要在练习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一是一遍又一遍的练。
一道题,要一遍又一遍练,不断完善,不断提升。
很多人往往对一道题说一遍就完事了,又进行下一道题,其实练好一道题,就是掌握同一类题型。
二是对着镜子练,自己找问题,对着旁人练,听取别人的意见。
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练习。
三是录视频练。
把答题录成视频,自己看视频,找问题,就从自己的形象、说话的语气语速、回答问题框架逻辑、内容、语言等方面找问题,并练习解决。
四是掐表练习,掌握时间。
一道题就是3分钟时间,掐表联系,每道题掌握在3分钟到3分钟半。
五是一定要思考,反复思考。
练习每一道题每一个动作,不要只机械地去练,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结束语:
2025年省考面试已经进行了3个省,其他省的即将举行,面试高分不容易,但低分就可以让你落榜。
稳定心态,放心去练,不要焦虑,更不要担忧、恐惧。
还有几天时间,好好练,好好提升,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祝各位上岸!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