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强配”退出,或影响小于13GWh需求

储能跨世代 2025-02-16 03:49:12
通过对30位电池储能行业从业调研来看,大部分人对取消“强配“持乐观态度,即使短期负面影响亦有限,长期将会有更多真实需求释放;同时,认为市场要求标准更高,将良币驱逐劣币,储能行业将回归价格理性。 大东时代智库(TD)认为,上述观点有合理性,但我们认为,以下3点需要考虑: 1)储能是否有经济性:以储能 EPC 成本 1.05元/Wh,光伏系统成本 3.30 元/Wh为参考测算地面电站配储经济性,IRR 约 9.0%,回收期需要11年多,总体周期较长,经济性中等。只有国央企或超大型民营企业才有投资能力,因此取消“强配”将挤压部分财务资金实力弱的投资者,压制部分需求。 2)储能需求压制比例:根据大东时代智库(TD)统计,2020-2024年,中国市场储能出货装机中发电侧占比分别为61.7%、47.6%、49.2%、46.7%、33.1%;2024年中国储能项目开标规模超145.9GWh,意味着发电侧需求48.3 GWh。但由于部分独立储能租赁给强制配储发电侧,实际上发电侧储能需求比例仍超过60%。目前民营集中式光伏电站指标占比不超过15%,结合第一点,取消强制配储可能将影响10%~15%的需求,即9~13GWh。 3)政策支持预期是否减弱:对于取消强配是否意味着政策支持力度减弱,根据大东时代智库(TD)调研了解,前期“强配”政策下,国内大储存在“建而不用”、“以次充好”、“价格内卷”等情形。此次政策推动新能源入市,新能源电站需要更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出力、提供高质量的电能服务、甚至提供更多的辅助服务等,储能的灵活性价值有望得到重视,政策力度并未减弱。 综上,取消强配,影响有限。 -END-
0 阅读:4

储能跨世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