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各大电商平台购物剁手的机友们都知道。
平台们为了吸引用户,甚至说在存量市场里互相抢用户,这几年就没少推出各种狠招。

一开始呢,是烧钱补贴、电商节日活动不断。
平台们希望用这种简单粗暴的优惠,吸引咱们去那儿消费,现在机友们去淘宝、京东或者多多,其实都有看到「百亿补贴」专区。

(淘宝)

(京东)

(多多)
除了百亿补贴,大伙应该也有发现,现在各种电商活动,简直来得不要太密...
什么2.14情人节、什么618、什么双11。
而且这些活动的战线还越拉越长。
指不定十年过后,电商平台每一天都在给咱们过节呢。

眼看着咱们消费者,对越来越密集的节日也开始索然无味。
平台们才开始回归本质,开卷所谓的用户体验。
比如说。
机哥自己都很喜闻乐见的运费险,淘宝这边只要是88VIP,就能享受无限次退货包运费。

又比如在2021年起,由拼多多发扬光大的「仅退款」服务。
当时拼多多推出这服务,主要是想让消费者购物更省心,售后更省力。
由于效果显著,消费者好评也比较高。
2023年底,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都紧跟多多步伐,全面上线了「仅退款」服务。
这服务顾名思义。
就是允许咱们在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描述不符等情况下,快速获得退款,并且无需掏运费寄回去。
刚上线之初,确实能保护到消费者的权益,遏制不良商家。
电商平台们,也能靠着这「仅退款」,获得更多新用户。


但事实证明,平台们还是低估了人性的复杂。
2024年走到今天。
各种肆无忌惮的0元购老哥、各种毫不讲理的羊毛党。
通过各种玩弄「仅退款」,把商家搞得头破血流,把平台搞得心态爆炸。
So,甭管是出于良性竞争,亦或是平衡消费者、商家和平台三方之间的权益。
「仅退款」现在还是被各大电商平台取消掉了。

取消后最明显的变化是——
咱们平时收货后。
如果还想申请「仅退款」,那整个流程将会由商家来接管处理。
而不再像以往那样。
商家都不知道具体啥情况,钱就被平台介入并退给消费者。
不知道这突如其来的改动,各位机友们怎么看啊。
反正机哥看到,很多普通网友也好,正常经营的小商家也罢,都挺赞同取消「仅退款」的。

毕竟这登西,已经被滥用得不成人样了。
在平台、商家和正常消费者眼里,仅退款的正确用途是——
“哎呀我收到的,商家坑人啊,我要直接退钱!”
但实际上的仅退款,是被这么玩的。
“你好,我想0元购,你那边同意一下退款。”

我寻思在街头上装乞丐的骗子,看到咱们给它掏钱,都得磕几个响头呢。

现在倒好,在平台对消费者的优待下。
很多羊毛党是脸都特么不要了,收到货就点「仅退款」,让平台强制商家光速转账。

而且你以为“我是学生”,只是一个流传于二手交易平台的万年烂梗吗。
错辣!
自从「仅退款」功能,上线于各大电商平台后。
它便真真正正走进了现实。
之前就有个新闻,有个买家上网买了一个宠物猫,收货后又以“猫猫毛发颜色不对”为由,申请仅退款。

然后平台确实很快介入,并强制退款给买家了。
商家觉得自己又没做错,一气之下跑到买家住址,想要线下讨说法。
结果看到买家本人,TNND人傻了。

对方竟只是个六年级的小朋友。

如果说,小朋友的行为,还能用——
“小朋友不懂事,闹着玩的”
“小孩子年纪轻,犯错很正常”
……
诸如此类的话语来令人理解。
那某二手平台上,明晃晃的「零元购7折代购」,就完全是一条,基于「仅退款」发展而来的灰色产业链。

所谓的七折代购业务呢。
代购老哥给到咱们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你自己去电商平台,找到自己想买的商品,然后把链接、款式和地址发给代购。
代购发货后,再给你发快递单号。
而且人家直说了,不能代购预售、进口、电子、虚拟、电脑配件、纸尿裤和家具等产品。

那机友们应该看懂了吧。
哪有这么多“七折代购”啊,
只不过是有人恶意利用「仅退款」赚差价罢了。
比如你想买100块钱的东西,代购通过「仅退款」薅过来再转发给你,含泪赚你60多块钱(扣掉运费的情况下)。
这种几乎零成本、钻规则漏洞大搞信息差的牟利手段,还实打实存活了两年多。
我都不敢想这些搞七折代购的,昧着良心,赚了多少黑心钱。

可能有机友会质疑,被薅0元购的商家,怎么这么心甘情愿退款呢?
其实人家也不是心甘情愿,基本上都是话都没聊两句呢,平台就介入“同意退款”了。

基于这么个「仅退款」逻辑下。
所以很多做小生意的网店,别说赚钱了。
天天被恶意薅羊毛的人给盯着咬,不倒闭都算好的。
至于恶意退款、不合理仅退款的人有多少,机哥不好统计。
但去年有一个比较实际的案例,淘宝在去年8月,给原本简单粗暴的「仅退款」做了进一步优化。
“针对店铺综合体验分大于等于4.8分的商家,淘天不会再通过旺旺主动介入支持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仅退款,调整为由商家先跟消费者协商。”
结果这新策略刚上线两个月,平均每天拦截到的不合理仅退款订单,就超过了40万张。
真的不得不感叹,世上还是xx多啊。

以至于现在很多网友都觉得,仅退款这功能,可能初衷是好的。
但确实是平台太低估人性,让不少偷子哥、0元购皇帝,薅得商家叫苦连天。
最后也间接损害到,咱们普通消费者的正常购物权益。

我另外提一嘴啊,类似于仅退款这类的薅羊毛事件。
这几年间机哥是真见过不少,比较经典的就有——
恶意投诉滴滴司机,以获取打车优惠券。

所以说,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又大又便宜的馅饼。
只不过是有其他人在负重前行。

而且机哥还仔细想了下,这取消仅退款,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取消。
它只是从以往的「平台强制介入退款」,变成了「商家和消费者沟通退款」。

如果是确实可以仅退款的,咱正常申请,等商家同意就完事儿了。
至于那些恶意搞仅退款的,机哥只想问候几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