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举着自拍杆在上海外滩狂奔时,一场跨越文化的认知革命正在全球社交媒体上演。
这位以夸张表情和“抽象整活”闻名的20岁YouTube博主,用无剧本直播记录了中国行的点滴,意外成为打破西方“滤镜”的破壁者。
3月24日,“甲亢哥”开启中国首站上海直播,6小时内吸引560万观众围观。镜头里,他惊叹于豫园的汉服游客、外滩的赛博夜景,甚至因高铁隧道内网络满格直呼“中国太疯狂”。
随后,他辗转北京、河南、成都等地:在故宫穿花棉袄摆拍,被广场舞大妈拉入秧歌队;在少林寺学功夫累出“痛苦面具”,却坚持拜师习武;在成都街头因川剧变脸“瞳孔地震”,又被网友用《阳光彩虹小白马》疯狂“整活”。
这些充满网感的互动,不仅让海外观众直呼“重新认识中国”,更让国内网友笑称:“抽象对抽象,谁怕谁?”
“滤镜”与真实的对抗:西方认知的破与立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常被贴上“落后”“封闭”标签,而“甲亢哥”的镜头却呈现了截然不同的画面:扫码骑共享单车的市民、5G全覆盖的高铁、少林寺的武术少年……这些日常细节让海外网友震撼,却也引发部分人质疑“直播是电脑合成”。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此类争议恰恰暴露了西方对华认知的滞后:“真实的中国无需修饰,只需被看见”。
对比鲜明的是,当“甲亢哥”感叹“中国赢麻了”时,他身后是上海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外卡支付普及等政策支持下的开放姿态。
数据显示,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超2000万人次,同比翻倍,越来越多外国博主像“甲亢哥”一样,用亲身经历解构偏见。
这场直播的深层价值,在于它验证了“真实体验”的传播力量。
与传统外宣的宏大叙事不同,“甲亢哥”的镜头聚焦市井烟火:爆肚店员的微笑、习武少年的专注、市民合唱《阳光彩虹小白马》的幽默……这些未经修饰的生活片段,让海外观众意识到:中国人不是刻板符号,而是同样会为美食欢呼、为网速惊叹的鲜活个体。
中国驻美大使馆评价其“用数字方式弥合文化鸿沟”,而网友更戏称这是“文化溢出”。
正如“甲亢哥”在浦东机场告别时,评论区一句“下次带你去吃折耳根”的邀约,道出了跨文化交流的真谛——从具体的人出发,快乐与共鸣便是最好的语言。
“甲亢哥”的中国行,不仅是一场网红旅行,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从游戏《黑悟空》刷屏到电影《哪吒闹海》票房破纪录,中国故事正通过多元载体走向世界。
当西方仍困于“滤镜叙事”时,中国已用开放政策与真实体验,让世界看见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东方大国。或许正如网友所言:“消除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更多人亲自来中国,看看这里的地上有没有网,街上有没有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