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罕见!中国居民也“缺钱”?2月份存款少1200亿,钱去哪儿了

花艺设计 2020-04-14 11:08:21

众所周知,中国是储蓄大国。十几年前的中国储蓄率一度高达50%,储蓄率位居全球第一。即使过去了十几年,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仍旧高居不下,目前仍是全球第一高储蓄国家。但是一场疫情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次疫情对于国人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影响,尤其是那些没有存款的年轻人,只能回家投奔父母。而历来喜爱存钱的中国居民,在2月份也“囊中羞涩”了。

3月11日时,央行发布了《2020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中显示,2020年2月份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96.8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1%。但是其中的住户存款,足足比上个月少了1200亿元。

数据一经披露,不少人纷纷猜测,这减少的1200亿元居民储蓄存款,钱到底去哪儿了?毕竟中国人爱存钱是出了名的,虽然这次疫情对工作有所影响,但是全国人民的储蓄存款总量下降了1200亿元,这些钱最终都用到何处了?

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收入都在增长,而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也在逐年上涨,但是虽然居民储蓄没有同比下降的年份,但是曾经出现多次环比减少的情况。就像这次,2020年2月份居民存款环比下降了1200亿元。

对于此次居民存款骤减了1200亿元,不少人都在猜测疫情的影响确实不小,毕竟存款的来源就是大家的工资。疫情下全国停工两个多月,多数人都是零收入的状态,很显然没有多余的钱去存银行。

但是也有人持有反对意见,有人认为2月份的居民存款减少和居民收入减少没有太大的联系,由于1月份居民活期储蓄大幅增加,而2月份却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这也是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并不是2020年“独有”的情况。

居民存款的减少目前来看有三大原因,一是年前所得现金仍在手里,没有去银行存款。二是大家都买了理财产品,例如股市、房产等等。第三就是挣钱挣得少了,自然就没有多余的钱再去存款了。

对于2月份的居民存款变少,有人也在担忧,未来的银行存款会继续减少吗?专家也给出了判断:可能性很小。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表示,从整体趋势上来看,今年受疫情影响导致2月份经济活动放缓,居民和企业金融活动也因此受到影响。

但是随着疫情的防控工作已经恢复正常,复工复产也在陆续进行,全国的企业大部分都已经恢复生产,房地产和汽车销售也有企稳回升的迹象。种种现象都表明,经济正在不断的恢复提升。

今年2月份的存款骤减了1200亿,着实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随着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渐渐的不满足于存款带来的微博的收入。这次存款减少,你有什么看法吗?欢迎留下你的答案。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