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广州一女子查出胰腺炎,规律饮食一年后,情况有何变化?

三秦的备忘录 2025-04-16 04:03:12

2018年,34岁的林雪,是广州一家公司的项目经理。在事业上升期时,以拼命三郎的劲头在公司终于站稳了脚跟。但在高压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由于经常一周加班十几小时,她养成了三餐不定、靠咖啡续命等习惯,并且经常在加班结束后,和同事吃个夜宵缓解压力,火锅、烧烤配冰啤酒是她的最爱。母亲知道她的生活习惯总是劝她休息一段时间,可她嘴里说着:“忙完这段时间就歇”,随后依然埋头投身进工作当中。

2018年5月13日晚上十点左右,此时刚刚忙完连续工作一周的项目的林雪,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前往最爱的夜宵摊吃一顿,可看着最爱的烧烤和啤酒,一时间竟没什么胃口。随便对付两口准备起身离去时,腹部猛然一阵绞痛,像是有人用手一把握住内脏一般,让她疼得蹲在地上,久久不能起身。缓过神慢慢站起来后,林雪想着之前在吃完夜宵后也有这类情况,大约是由于胃病导致的疼痛,简单吃了两片胃药便躺在床上沉沉的睡去了。

2018年5月20日,接到新项目的林雪在用咖啡给自己充电两小时后,突然一阵强烈的恶心感,林雪急忙跑进洗手间,将喝进去的咖啡全部吐了出来,在此之后胃部却仍然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反复的揉捏,不断地干呕。在某次呕吐时,林雪痛苦的弓起身子,黄绿色的呕吐物伴随着食物残渣猛地吐出,液体溅到地板上散发着腐败的臭味。在一旁上厕所的同事见状连忙递上纸巾,可现在的林雪却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同事赶忙将林雪拉起,林雪缓慢站起身后,颤颤巍巍的走向洗手间的洗手台准备洗把脸接着前往工作,林雪抬头看向镜子,镜面映出的面孔让她瞳孔骤缩,只见镜中人眼眶深深地凹了进去,眼中布满血丝,脸色蜡黄,哪怕是鼻翼旁冒出的豆豆都顶着淡黄脓尖。她下意识揪开衣领,锁骨处堆积的暗黄比粉底液还要浓稠。颤抖的指尖触碰到眼角,她强忍着眩晕拨开下眼睑,淡黄色的薄膜早已布满眼白。

周围路过的同事见她面如土色,认出这大抵是黄疸,劝说林雪去医院检查一番。林雪却只简单应付了一下,缓慢转身出门后,只觉得自己依旧恶心难耐,还伴随着头晕甚至有些发烧,在出厕所路上犹如走在云端,脚步虚浮,在过道踉踉跄跄的。突然腹部一阵绞痛袭来,林雪再也站不住身子,倒在地上痛苦的挣扎着。同事急忙拨打120电话,将林雪送往了医院。

医生见林雪面黄如蜡,连忙进行了初步的检查,了解到疼痛主要集中在上腹部,伴随着呕吐、恶心、发热等症状,初步诊断为炎症。在腹部触诊后发现压疼明显,尤其集中在左上腹和中上腹,判断为急性胰腺炎的几率比较大,于是有进一步安排了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查,根据结果显示:

胰腺超声检查显示胰头、胰尾均超过正常范围,并且血液检查的结果显示白细胞异常升高,血清淀粉酶数值达到了1200U/L,超过了正常值的三倍以上,血清脂肪酶数值达到了485U/L,也同样超过了正常值的三倍。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可以确证为: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炎症,可以主要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在长时间的酗酒或者高油脂食物的摄入后会导致胆石堵塞胰管,导致消化酶排除不畅,当这些储积在胰腺中的消化酶被激活后,刺激胰腺细胞并引起炎症时,就会发生胰腺炎。在随着急性胰腺炎的反复发作后,可能会发生胰腺损伤并导致慢性胰腺炎。

医生在进行简单的问诊,了解了一些问题后,开口表示正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免疫力下降再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才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在听完医生所说的话之后,林雪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着急地向医生问道:“医生,这个病很严重吗?需要吃药吗?后续控制饮食就可以避免吗?我这边的工作还没完成,所以时间比较紧急。”

医生语重心长地解释道,“急性胰腺炎并没有那么严重,之后坚持服药和改变生活方式一般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的。但是小姑娘,像你这种情况一定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三餐不规律,经常性地食用重油重盐的食物了,否则光靠服药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严重者甚至还会恶化的。”医生给林雪开了抗生素和镇痛药,交代了服药方法。

林雪在上次从医院回来后,躺在床上疗养时对于工作和身体的平衡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听从医嘱,开始不再高强度工作,减少了应酬,开始慢慢的不再工作全由自己完成,并且开始规律自己的每日三餐,控制每天的饮食,甚至开始了自己的健身计划。在这一年的服药和身体锻炼过后,林雪感觉自己的生活又开始慢慢地步入正轨了,殊不知事情的隐患还未被真正发现……

在2019年3月,林雪在享用午餐时感到腹部有着些许的不适,她认为或许是急性胰腺炎所带来的后遗症,并且还有着医生开的镇痛药,便没有过于在意。到了5月进入春夏交接之际,她感觉自己越来越乏力,每天上下楼气喘吁吁的,之前所定下的健身计划也因此全部暂停了。林雪想着自己锻炼这么久却体力还提不上来,或许是年龄的原因也没有过多关注这个问题。

到了6月份,天气逐渐步入夏天,林雪每次午饭之前都会有些头晕发热,在这之后便会开始有轻微的食欲不振,每天看到什么都没有胃口。因此她在工作上也开始有了些心不在焉,每天感觉自己浑浑噩噩的,平日里属下有些过失便会开始有些焦虑、易怒,每天寝食难安,体重也在这段时间有着很大程度的下降。

在2019年7月5日,林雪她美好的日常生活在这天步入了深渊。在这天林雪由于项目的相关原因决定做个简单的应酬。在酒席上陪着客户小酌了两杯后,腹部传来一阵犹如刀绞一般的剧痛。最后林雪强忍着疼痛吃下了些医生给的镇痛药总算是把应酬顶过去。在回家的路上,林雪感受到的疼痛变本加厉,胃里也是天翻地覆,最后实在无法忍受,蹲在路边呕吐了起来。

林雪应酬结束,步履蹒跚地回到家之后,吃了些镇痛药便想着上床休息。可就在深夜时分,林雪突然弹坐而起,豆大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胸腔和腹腔仿佛被一个无形铁钳来回搅拧。丈夫见到林雪如此模样,慌乱地摸索手机,屏幕的冷光照亮了妻子青筋暴起的脖子和脸色煞白的面孔,通讯界面颤抖的指尖最终定格在了急救电话上面。

到了医院,医生在见到林雪着副面黄肌瘦的模样,顿时紧蹙眉头,立刻对林雪做了一个简单的问诊。了解到有乏力、食欲不振、焦虑等症状后,医生立刻对林雪做了一个腹部触诊。腹部触诊显示腹部有压痛,而且摸到了肿大的肝脏和胆囊。这些结果表示胰腺癌变的可能性最大。为了进一步确认,医生又安排了血常规、胰腺特异性抗原检测以及CT检查。

血常规结果显示CA19-9(糖类抗原19-9)数值>200U/ml,胰腺检查结果表示总胆红素>171μmol/L,在增强CT结果显示胰腺占位,并且已经在向肝脏转移。根据以上的综合检查结果,林雪被确诊为胰腺癌。

医生的诊断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林雪听完之后呆若木鸡,愣在原地。可就在数秒之后,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为什么是我啊!在那次急性胰腺炎之后我明明有按照医生的医嘱每天注意饮食,每天尽量规律作息,少喝酒甚至是不喝酒,去年我还锻炼了整整一年!好端端的为什么变成癌症了啊!”

听到林雪的疑问,医生也是感觉莫名其妙,如堕五里雾中。按理来说,急性胰腺炎通过药物的调理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后应该不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啊?为了弄清楚林雪胰腺炎癌变的“真凶”,医生又详细的询问了她的饮食,作息,服药情况以及家庭情况,最终发现了导致癌症的真正原因。

医生垂头丧气,叹息道:“这真是不测之祸啊,我差点忽略了这个事情,虽然你是按时按量用药,也成功地保持了健康的作息,但是你在恰恰忽视了导致癌症这最明显的一点,这才是你患胰腺癌的主要原因啊!你的情况虽然特殊,但也是可以提前预防的啊。如果你能早点将这个情况告诉我,癌变是完全可以避免。你这一点点的大意就完全把胰腺炎拖成了胰腺癌啊!”

在医生经过详细的询问后发现原来林雪的父亲和祖父都患有胃癌,目前她的父亲正在接受治疗。虽然目前来说胰腺癌的诱因并没有发掘的十分清晰,但是一些机构研究表明,直系亲属中有患癌病人的人群,他们患癌的几率对于直系亲属中没有患癌病人的人群来说要高了整整两倍。特别是胰腺癌发病率非常高,在医学界被称为“癌中之王”。

林雪当时没有将家族患病史告诉给医生,她是觉得和这些亲戚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而且他们所患的癌症和她得的胰腺炎可以说是毫无关系。但癌症的患病其实没有林雪想的那么简单,癌症的遗传并不是只有得了同一种癌症才会遗传。

之所以会有癌症的遗传,大多都是由于遗传基因的突变。林雪被确诊为胰腺癌,背后是家族中隐藏的遗传基因在作祟。大约10%的胰腺癌与遗传有着直接联系,这些患者往往携带着特定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后的基因会导致细胞失控增殖甚至癌变。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级亲属如果有患病史,其患病率会更高。

当家族中有家属患有癌症时应该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措施,定期前往医院检查,并且要在身体抱恙时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在家中经济富裕时还可以做检测与遗传咨询,遗传风险并非命运判决,通过科学干预,林雪这样的高危人群可以显著降低患病概率。

但当林雪了解到通过定期筛查、靶向预防和生活方式管理,可将终生患癌风险从85%降至27%时,监护仪上的血氧数值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稳定波动。这或许正是精准医学时代赋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在基因密码书写悲剧之前,用科学的力量改写命运的剧本。

参考资料:

[1]帅学康,李慧敏,吴清明,等.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误诊为胰腺癌的原因分析并文献复习[J].临床误诊误治,2025

[2]鲁金元,梁蔚珊,郭城杨,等.基于网络邻近度算法识别地肤子皂苷Ic的抗胰腺导管腺癌活性[J].中草药,2025

[3]孙倩,胡军国,刘玉琴,等.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2010-202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胰腺癌发病率预测[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5

(《18年,广州一女子查出胰腺炎,规律饮食一年后,情况有何变化?》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