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结束了!

网叔翰 2025-04-04 19:32:56

先大家说个事儿——

最近,网叔的操作号 “网叔的养基手记” 被限流了!

一直觉得奇怪,

明明每天都在那边正常发车,很多朋友却都反馈——根本收不到发车文章推送!

阅读量也突然腰斩。

不出意外,应该是被限流了。

网叔小号发车文章一般都在下午两点前,最迟不超过两点半,以方便大家跟车。

建议大家关注+星标,每天下午两点过后可以刷一下,避免错过更新。

至于今天的市场……

不用说了,A股、港股,全线暴跌,绿得扎眼。

成交量也一路下滑,短短一个月,已经从之前的1.7万亿跌到1.2万亿以下。

眼看市场跌跌不休,场子越来越冷却。

最近不少人都崩溃了,纷纷喊:

“牛市结束了!”

对于未来的市场周期,网叔还是那句话:

未来2-3年的市场周期,反转是大势所趋。

现在的市场本身就在低估区间,往下跌对我们反而是好事。

之前的仓位控制现在就发挥了作用:

我们的港股组合才50%的仓位,

医药组合也才50%的仓位,

消费组合甚至还没上架发车。

就像网叔之前说的:

“A股和港股从来不缺机会,缺的是耐心。”

之前网叔忍住没有追高发车,

很多朋友甚至留言说:“是不是要踏空了?”

如果当时盲目追高,现在就很被动了。

现在,真正的机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我们做好准备,等待击球区再现!

今天是周五,又到了网叔和大家闲聊的时间!

这周网叔找了三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问题,都是大家最近可能会遇到的。

网叔也会分享一些个人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0

聊聊止盈

之前留言区有朋友问止盈的问题。

关于止盈,网叔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杀疯了

强烈建议没看过的朋友看一看,相信你看完一定有收获。

其实止盈的核心思路很简单:

别太纠结你的成本价,重点是站在现在往后看,还有没有赚头?

不是问“赚了XX%,要不要止盈”,

而是问“还能赚多少?要不要止盈?”

“赚了”和“还能赚”,这两者差一个字,差得可大了。

那怎么判断还能赚多少呢?

其实就是网叔之前提过的:好资产,好周期,好价格。

1、看核心逻辑有没有发生变化,或者说有没有恶化?

2、看现在处于哪个周期?未来会不会面临衰退的风险?

3、看价格估值是否过高,有没有明显泡沫的迹象?

如果你手里的标的核心逻辑没有恶化,周期也没有处于下行周期,估值也没有明显高估。

那为什么要止盈呢?

这和你之前赚了多少没关系。

比如一个原本值100块的标的,你之前20块买入,现在涨到30块,盈利50%。

难道因为赚了,就要卖掉吗?

答案不言而喻。

忘记自己的成本和盈利,核心看以上三个核心要素,你在操作上会清晰很多。

2.0

顶级机构唱空,怎么看?

前两天有个朋友问网叔,美银最近看空中国,靠谱吗?

说实话,这种报告,当营销号的段子看看就行了。

但不少人一看到“美国知名投行”“海外顶级机构” 这些字眼,就觉得高大上,逻辑严谨,特别有道理。

但不管是啥机构的研报,我们都要看它的核心逻辑符不符合最基本的客观规律。

网叔找到这篇研报看了一下,是一位女“研究员”写的,核心逻辑把网叔给看笑了:

恒生指数涨太快了,2个月涨了30%,速度跟2015年牛市差不多,所以可能要见顶了。

咱们能不能看看位置?你见过“顶部”比“底部”还低的吗?

光看速度,不看位置?

而且从最基本的客观情况来看,当下也不具备2015年那种股灾的可能性。

2015 年是场外杠杆配资,现在是提前还贷降杠杆,周期、环境完全不一样。

最搞笑的是,这位天天唱衰港股的姐,一个月前(2月17日)刚刚喊过港股投资机会来了,理由是:

“DeepSeek(的出现)激发了一大批新经济公司,创造了对经济增长/就业/收入的广泛乐观情绪,并吸引了全球长期资本回到中国市场。”

这话,和现在的看空,是同一个人说的。前后矛盾到让人怀疑AI写的都比这严谨。

现在是不是觉得,顶级机构也就那么回事,水货也是一大堆。

很多观点纯粹就是为了博眼球,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全然忽视专业性。

这个市场上,不仅仅是无良媒体,甚至很多顶级机构都在乱搞。

所以啊,做投资,保持理性,独立思考真的很重要!

3.0

基金切换的思路

最后聊聊基金切换的问题,这也是很多朋友都会遇到的烦恼。

拿着不涨,眼看对面涨得飞起,心痒痒。

可一卖,又怕这边补涨,结果两头扑空。

这就像堵车时换车道——

总觉得自己这条道最慢,换过去后,发现原来在你后面的车反而超过你了,气得直拍方向盘。

所以,该不该换呢?

说实话,网叔也没法给你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因为这本质上是个概率问题,就算计算再精准,也不可能每次都换对。

但话虽如此,我们还是可以聊聊怎么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逻辑跟止盈的问题很像:

核心就是——别纠结成本价,关键是未来的收益。

不管你之前是赚是亏,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现在持有的基金,和你想换的基金,哪个未来涨得更多?

如果综合判断下来,新基金更有潜力,那就果断换!

如果换了之后,结果是原来的基金涨得更好,也别泄气。

毕竟,这和摇骰子一样,是个概率问题。

只要你的判断逻辑没问题,换得次数多了,长期来看收益应该会更好。

但如果你反复换来换去,最后发现还不如一开始拿着不动,那问题可能不是换的方式不对,而是你的判断力有问题。

换句话说,你可能并没有真正看懂A和B谁更值得买。

那怎么办?

要么自己复盘、锻炼判断力,

要么——跟网叔的车算了。

以上就是这周的三个问题,

最后温馨提示:

三月马上就要结束了,四月财报季即将到来。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个时候,小票风险不得不防。

(PS:A股的大多数小票是什么成分,就不用网叔多说了吧)

很多朋友问网叔:为什么总是强调“好资产”最重要?

原因很简单——好资产就是最大的安全垫。

即便买贵了,只要资产足够优质,穿越周期后依然有回本甚至创新高的希望。

持有这样的资产,你能睡得安稳,心里踏实,不会因为一点波动和市场传闻就被轻易打乱节奏。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还是在好周期、好价格时买入好资产。

这,也是网叔始终坚持的投资逻辑。

大家周末愉快!

0 阅读:0

网叔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