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暂停!美国海关或将严查“转口贸易”

无花果看科技 2025-04-19 08:37:10

关税战升级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率先在跨境电商物流行业中奏效。

从DHL物流巨头紧急调整货值限制,到中国船只可能面临天价停靠费,再到美国海关收紧原产地核查,一系列“黑天鹅事件”正迫使卖家重新审视物流战略。

AMZ123了解到,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DHL、香港邮政、FedEx以及UPS等船司近期纷纷发布了货运调整通知。

其中,DHL、香港邮政按下了部分美线货物运送的“暂停键”:

DHL:受美国海关更新的监管规定影响,自2025年4月21日起,DHL将暂停向美国私人发送申报价值超过 800 美元的 B2C 货物,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同时,向美国公司发送的可申报价值超过 800 美元的企业对企业 (B2B) 货物虽然不受暂停的影响,但也可能面临延误。

关于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DHL指出主要是受美国海关更新的监管规定影响——自2025年4月5日起,所有运往美国的货物,若申报海关货值超过800美元,都需进行正式入境处理,这一变化导致正式通关业务量激增,尽管DHL已尽力处理这些业务,但相关货物的延迟仍然无法避免。

在这一变动下,申报货值较高(超过800美元)的中国电商产品将暂时无法通过DHL发往美国,因而相关卖家似乎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转向其他渠道,面对更高的成本和时效压力;二是拆分包裹,把申报货值控制在800美元以下,但同样也要面对较高的物流成本(包括申报成本)以及低申报带来的合规审查风险。

香港邮政:根据香港特区政府4月16日发布的消息,香港邮政决定从即日起(4月16日)暂停接收寄往美国且内含货品的平邮邮件,并将从4月27日起暂停接收内含货品的空邮邮件。

而FedEx和UPS则是通过运价调整,将关税成本转移给了中国货主:

联邦邮政(FedEx):2025年4月15日至5月2日,FedEx将对从中国大陆出口,寄往美国、加拿大的国际件收取每公斤7.2元的附加费。同时,据货代消息,所有通过香港FedEx寄往美国且申报价值超800美元的关税到付货件,需收件人提供同意支付关税确认函出货。

UPS:自4月13日起,对中国发送的包裹收取高峰附加费,其中对中国内地加收4.8元/公斤、对中国香港加收5.1港币/公斤、对中国澳门加收5.1港币/公斤。

从业内消息来看,目前已有货代接到相关通知,并提醒卖家及时调整出货计划。

而对于跨境卖家来说,上述的货运调整几乎与物流成本的上涨通知无异。雪上加霜的是,除了船司们的调整外,近期美国也再度针对中国船只发布了“拟收费通知函”。

AMZ123获悉,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了一项计划,提议对所有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包括建造的和拥有的)根据所载货量收取额外费用。

USTR表示,最初的180天内将不收取费用,180天后将按两个阶段征收相关费用:

第一阶段:根据净吨位对中国船只的船东和运营商收取费用,并逐年增加;三年后进行第二阶段:限制外国船只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并在22年内逐步增加。

具体而言,根据所谓的301条款,美国在海运服务费用及拟议关税的重点内容如下:

1、对中国船舶运营商和船舶所有者的分阶段费用:

2025年4月17日至10月14日:每净吨0美元。2025年10月14日起:每净吨50美元,费用逐年递增至2028年4月17日的每净吨140美元。每艘船每年最多收取五次费用。

2、对中国制造船舶的分阶段费用:

2025年4月17日至10月14日:每净吨0美元或每个集装箱0美元。2025年10月14日起:每净吨18美元或每个集装箱120美元,费用逐年递增至2028年4月17日的每净吨33美元或每个集装箱250美元。某些中国制造的船舶免于收费,包括参与美国海事管理局项目的船舶、空载或压载进港的船舶、小型船舶以及从事短途海运的船舶。

3、对外国制造车辆运输船运营商的分阶段费用:

2025年4月17日至10月14日:每个车当量单位(CEU)0美元。2025年10月14日起:每个车当量单位(CEU)150美元。

4、液化天然气(LNG)出口限制:

2028年4月17日起,将逐步要求一定比例的美国LNG出口使用美国制造、悬挂美国国旗并由美国运营的船舶运输。该比例从2029年的1%逐步增加到2047年的15%。使用美国建造船舶的收费减免:如果运营商在三年内订购并接收一艘同等或更大容量的美国制造LNG船,则可以申请许可,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船舶运营不超过三年。

5、对中国船对岸(STS)起重机和货物装卸设备的额外关税:

拟议对中国制造、组装或使用中国零部件的STS起重机征收高达100%的关税。拟议对中国某些货物装卸设备(包括集装箱、底盘和底盘零部件)征收高达100%的关税。拟议的关税将按非歧视性基础适用。

目前,美国贸易代表正在就拟议的关税措施征求意见,并计划于2025年5月19日举行听证会。

AMZ123了解到,早在2月底,USTR就曾提议对进入美国港口的船只(尤其是中国船只)征收服务费和限制某些海上运输服务。而此次的提议则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具体行动,标志着美国对于中国航运业的干预政策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

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来说,该提议的实施预计将大幅增加运输成本并加剧跨境物流的复杂度,给供应链带来不小的挑战——不仅影响中国航运公司,还影响与中国航运公司签订船舶共享协议的航运公司,以及租用中国船只的其他航运公司。

而从贸易关系的角度来看,美国试图通过打压中国海运优势,重振本土造船业。

据悉,随着关税政策的落地,美国海关对于进口商品的审查力度日益加大,AMZ123在此前的文章中就曾提到,美国海关正准备重启一轮覆盖面更广、查验频次更高的合规稽查行动,重点聚焦虚假申报、低报货值与原产地规避等高风险行为。

日前,有消息称,针对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的行为,美国海关已开始采取措施加大审查力度。

据业内消息,4月15日,美国海关启动了新的原产地核查系统,升级了进口商品的原产地认定标准和审查流程,以严查相关商品通过第三国规避关税的转口贸易。

具体而言,升级后的原产地核查系统要求进口商需提供以下资料:

1、产品生产流程图;

2、原料采购发票(追溯原材料的采购来源和成本);

3、能源消耗与工厂运转数据明细(辅助判断供应链产能的真实性)。

同时,对于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美国海关将执行以下措施:

1、100%查验率:来自重点关注国家的所有货物都将面临详细的原产地核查;

2、300%的逃税金额:被发现违规避税的进口商将面临高达300%的处罚金;

3、10年利润追缴及相关账户冻结。

截至发稿前,美国海关尚未就此消息发布相关公告,换言之,该消息尚未得到美国官方的正式确认,但这项调整与美国近期的一系列贸易政策基本吻合。

近日,美国还在推动《打击第三国转运法案》的立法进程,预计将通过制定更为严苛的贸易法规来加强执法力度,如此前被搁置的《贸易执法强化法案》。该法案一旦实施,通过第三国转运商品以规避美方关税的中国出口企业,或将面临经济处罚和刑事追责的法律后果。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若消息属实,美国海关将面临更高的审查压力,因此也有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质疑其真实性。AMZ123将持续跟进后续消息,以及时告知各位卖家。

值此全球贸易的“规则重塑期”,AMZ123还是提醒相关卖家,在美国海关收费+审查力度提高的组合拳下,各位还需针对相关政策变动,及时调整物流计划,将“合规”放到第一位,以确保商品安全抵达目的地,将损失降到最低。

0 阅读:0

无花果看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