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1.3亿年前恐龙化石真相揭秘,科学界震惊!

天天翊盛 2023-11-21 09:31:37

山东省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近日破解了一个史前谜团,他们在对两具1.3亿年前“热河生物群”的植食性恐龙化石进行修复和研究的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这一发现不仅为我们理解恐龙的生态和进化提供了珍贵的证据,同时也改写了我们对早期恐龙历史的认识。

这个化石的发现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惊喜。2017年,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裸露的恐龙化石骨骼。经过几年的挖掘和修复,他们成功地挖掘出了两具保存精美的恐龙化石。其中一具属于角龙类,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另一具则属于剑龙类,其骨骼、皮肤印痕保存完整程度近100%,这是在世界范围内都罕见的保存状态。

角龙类的恐龙化石是填补角龙类恐龙进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这种近乎完整保存的骨骼将为进一步研究原始的角龙类恐龙演化路径提供重要证据。而剑龙类恐龙化石的发现则为我们揭示了恐龙皮肤的真实形态和分布。

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张福成表示:“本次发现的角龙类恐龙化石是填补角龙类恐龙进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该标本近乎完整保存的骨骼,将为进一步研究原始的角龙类恐龙演化路径提供重要证据。”

同时,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副教授郭颖也表示:“这种似鳞片状的表皮不仅能保护剑龙的身体,还可以有效锁住体内水分,使恐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水源的依赖,提升它们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研究人员推测,剑龙类恐龙化石如此完整保存,源于当时频繁的火山活动。“当时恐龙可能是去河边或者湖边喝水,或者是年龄原因自然死亡直接躺到水里,被冲到水位比较深的地方。”张福成说,恐龙没有受到微生物或小动物的干扰,火山灰一年一年地往上落,使化石完整保存下来。

该具剑龙类恐龙化石在河北省首次发现,为早白垩世中国北方依然有剑龙类恐龙活动提供有力证据。研究人员认为,发现上述化石的丰宁县及其周边地区,在1.3亿年前曾分布较广阔的森林和水系,为当时群居生活的植食性恐龙提供有效的庇护场所及充足的食物资源,这是上述大型或群居恐龙在此生活的生态环境基础。

在完成恐龙化石前期主体修复基础上,研究人员后期将进行化石周边修复、科学研究和模型及复原图制作等工作。这一重大发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早期恐龙生态和进化的重要资料,也进一步突显了中国在古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14 阅读:6572
评论列表
  • 2023-11-26 00:38

    瞎说!恐龙都是饿死的!

  • 2023-11-28 06:05

    图片看起来象神龙,有没有可能古人看到恐龙化石,然后再联想神龙的模样

天天翊盛

简介:20多年的it从业者,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科技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