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千米外精确到米!PHL191模拟打击能源枢纽,LNG船掉头就跑?

虹摄库满天飞 2025-04-21 18:24:01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4月2号,就在鹰击-21在1号让人大吃一惊后,陆军又秀了一把他们的PHL-191远程制导火箭炮,这次玩得可真叫一个绝——它竟然能从250多公里外,精确模拟攻击对岸那个很有名的永安液化天然气站。16枚远程火箭弹嗖嗖地飞过去,直接就把模拟目标给打中了。这下可好,原本要进港的LNG船吓得立马掉头跑了,对岸那边也开始紧张起来了,生怕军事冲突升级,把能源供应给封锁了,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这次PHL-191的表现,那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太出色了。

说起PHL-191这次亮相,真的是挺让人意外的:头一遭,咱们陆军在火箭弹打得那么准的情况下,还是用了两发确保目标被稳稳摧毁的战术,这种做法在战场上可是非常实用的;再一个,之前看航展上的资料,大家都觉得PHL-191的精度嘛,“CEP小于30米”就不错了,现在看来,自己用的版本精度应该在“10米以内”,厉害多了;最后啊,有些人一看“两车连着打了16发火箭弹”,就以为这次上的是370毫米的大口径火箭弹,其实还是咱们常见的300毫米版,只是陆军这次稍微动了点脑筋,玩了个小花样。

这次,陆军使出了大招,他们发射的是超大口径的300毫米火箭弹。

PHL-191这款火箭弹,它有两种大小,一种是300毫米的,另一种是370毫米的。要是放进固定大小的发射箱里,300毫米的能装五个,而370毫米的只能装四个。不过,这次亮相的发射箱,跟2019年阅兵上展示的那个370毫米的发射箱,差别很明显,一看就知道是300毫米的。为啥它里面只装了四个火箭弹呢?因为它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那种。为了能让它快速再装填,还能顶得住发射时的后坐力,就把最中间的那个放火箭弹的位置给去掉了。要是那种用完就扔的一次性版本,那里面才会装五个火箭弹呢。

哎,你知道吗?那种真正的大家伙,370毫米的火箭弹,那才叫一个震撼!说起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小玩意儿。它是那种一旦发射,就能让战场上的一切都为之震撼的超级武器。你想啊,370毫米的口径,那得是多大的威力啊!很多人可能听说过火箭弹,但真正了解370毫米火箭弹的人并不多。这家伙不仅威力巨大,而且射程也远得惊人。在战场上,它简直就是一种毁灭性的存在,能让敌人闻风丧胆。其实,要说它的特别之处,还真不少。首先,就是那超大的口径,直接决定了它的威力非凡。再加上它那精准的打击能力,几乎可以做到指哪打哪,让敌人无处可逃。而且啊,这种火箭弹的射程还特别远。这就意味着,它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发动攻击,让敌人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一旦它开始发射,那基本上就是一场灾难的降临了。所以啊,要说什么是真正的370毫米火箭弹,那就是这种威力巨大、射程超远、打击精准的超级武器。它不仅仅是一种武器那么简单,更是战场上的一种威慑力量,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说实话,要从技术层面去瞧,用300毫米的火箭弹去精确命中300多公里外的目标,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儿,挺有挑战性的。真要到了战场上,换上370毫米的火箭弹,那第一轮攻击就能把目标给端了的把握可就大多了。不过呢,现在咱们先用小口径的来练练手,这背后不光是咱们对自己的装备心里有底,更重要的是得精打细算呀——你想啊,口径小了就意味着成本低,再加上那发射箱还能反复用,这不又省下了一大笔嘛。这简直就是把节省做到了极致,真是让人佩服。

要是觉得还不够劲儿,陆军那边还藏着更厉害的家伙呢。

这次特别的模拟行动搞完后,“台达2号”LNG船原本打算3号到港的,结果立马调转船头跑了。现在,它正和另一艘1号时被军演拦下的LNG船,一起在海上“溜达”呢。对岸的网友对此议论纷纷,都说“这简直就是封锁预演”,“军演的路线就像是布下的天罗地网”。还有人翻起了旧账,提到去年6月那次联合军演,永安LNG站连续三天都没LNG船敢靠近。现在对岸最头疼的是,他们的发电厂特别依赖天然气,天然气库存又不多,要是没法卸货,一旦被封锁,恐怕撑不了多久。

大家以前都没太留意到,对岸其实非常依赖天然气。

挺有意思的是,陆军展示了他们能对永安LNG站进行超远距离精确打击后,对岸那边也立马搞了个“应对永安LNG站被袭”的反制练习。不过呢,他们练的还是老一套,就是假设有小股特种部队偷偷溜进来,用些炸弹啥的去搞破坏,然后他们再想办法应对。这简直就是闹着玩嘛。说实在的,看看俄乌那边的战争,双方在高科技军事这块儿,水平真的不算高。这就导致很多人对现代战争的理解还停留在老观念上。对岸那边更是,这么多年了,还是按老一套来走走过场。他们压根儿没想过,一个工业实力全球顶尖,军事水平也排在世界前列的大国,要是真动起手来,那威力得有多大。

说起防御火箭弹,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要想成功拦截火箭弹,挑战重重。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需要一系列复杂且精准的操作。你得先有个先进的防御系统,能够迅速探测到火箭弹的飞行轨迹,然后计算出最合适的拦截路径。紧接着,系统得马上发射拦截弹,而且还得确保它在空中能够准确击中目标。这一连串的动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否则拦截就可能失败。再说说拦截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吧。火箭弹速度快、轨迹复杂,要想准确拦截,防御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它得能实时分析数据,快速做出决策,还得有足够的灵活性和精确度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可不是一般的系统能做到的,得是那种经过严格测试和验证的尖端科技才行。而且啊,拦截火箭弹还得考虑战场环境、天气条件等多种因素。有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或者大雾就可能让防御系统“失明”,导致拦截失败。所以,要想成功拦截火箭弹,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还得有丰富的经验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总之啊,防御火箭弹这事儿,真不是吹吹牛就能搞定的。它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技术实力,还得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和安全挑战。

说实话,就算对岸那边明白了这个问题,他们也找不到啥好办法。从俄乌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经验来看,对付制导火箭炮,最好的办法是在战场之外就给它解决了;实在不行,那也得在开炮前把它干掉。要是想用防空系统去拦截,那成本可太高了,不光防空弹药得使劲儿消耗,反应速度也得跟上,这对他们来说都是个大难题。对岸那边麻烦就麻烦在,他们手里那点防空导弹,连最基本的硬拦截都坚持不了多久,到最后啊,只能被动挨打,没啥好果子吃。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0

虹摄库满天飞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