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水就活过来的长寿面??”
“越吃越多、会繁殖的福建面线?!”
“据说福建小孩满月的时候,
吸的第1碗面食就是它!”
网传福建孩子的“童年噩梦”
总算见识到了!



小分队挖到1家在上海专卖地道泉州面线糊的小店。1斤面线能煮10斤糊,它家1个月能卖掉3000斤(面线糊)!(但是店是真的小,就只有1排座位容纳4人左右,建议外卖)老板家在当地开了30年的闽南肉粽店,而面线糊也是遵循泉州老店地道做法,可以说是从泉州直接搬过来的小店。
作为福建人,咱在上海也吃过不少面线糊,满分10分,这家的口味还原度是能达到8-9分的。
「什么是面线糊

面线糊,口感细腻柔滑,以细如发丝的面线为主料+鲜香浓稠的高汤+丰富配料=泉州人的灵魂早餐。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时期,码头工人常将碎面线、海鲜干货与猪骨汤混合煮成糊状充饥,逐渐演变为今天的面线糊。
面线在福建家庭早餐桌上出现频率极高,几乎和豆浆油条一样普遍;且面线易吸水膨胀无限增长,一碗越吃越多越吃越多,一边赶着上学,爸妈还要求“必须吃完!”,就经常会被噎到,从此成为童年“噩梦”~
不过请放心,这家这种不算能“繁殖”到出心理阴影的,汤多,面线也不会过密!!!


(工作日下午去的,已卖掉2/3桶)
一个冷知识,在闽南地区,以前传统的面线糊甚至是按“勺”计价的,加料丰俭由人,5元就能饱腹,30元可吃出豪华感。
老板作为泉州人,从小吃着阿嫲煮的面线糊、卤肉粽、炸醋肉长大,面线糊自带一种家的味道&归属感,就想把家乡的味道带来上海。
浓浓手作感,温润细腻的闽南风味

当老泉州人还眯着惺忪睡眼,就能循着面线糊的香气找到生活的坐标。小店虽小,也充斥着一种温暖用心的手作感:
从福建当地过来的古法日晒手工面线、慢火熬制的高汤、以自家酿的当归酒融入汤底提鲜、用福建本地红葱头自己榨的红葱油、还有阿嫲手工包的闽南古早卤肉粽,来还原温润细腻的闽南老味道。
正宗泉州老店做法,经过多次调试的味道


虽然在当地是开了30年的闽南肉粽店,但它家的面线糊也在泉州市场以外卖的方式测试过,为了确保口味的地道和纯正,经过多次调整后才带到了上海。看似简单的一碗糊,要能做到“汤清不浊、线细不断、配料不抢味”,也是大有讲究的。


〔 01 / 泉州面线糊 〕
面线的经典搭配法则


福建孩子的“童年噩梦”
活着的“长寿面”,来咯~~~
福建人对它吐槽越狠,爱得也就越深。
1碗基础面线糊+自选3~4种配料+油条(撕碎浸泡)
再根据口味加白胡椒粉、永春老醋或辣椒酱…
看似清淡一碗糊,鲜味&好料都藏在汤底
哇!完全就是“真香打脸现场”啊
〔 ⤷主角1:手工面线 / 古法日晒&手工制作 〕

福建古法日晒&传统手工制作的闽南面线,不同于江南面线的柔婉,在传承千年的“揉、拉、甩、抻”的绝技中,被赋予了刚柔并济的筋骨;老师傅们,常以“九次折叠、十二道延展”的老手艺,将面团幻化成细如发丝般的银缕。
经过传统手工制作的面线,可以久煮不烂,但极易吸饱汤汁的鲜味,入口即化。煮之前,还会提前用温水浸泡去除碱味,让口感更柔滑。
〔 ⤷主角2:高汤 / 干贝、虾米、当归酒提鲜〕


以猪骨打底,融入干贝、虾米,花费数小时慢火熬制成高汤,调出鲜美底味,使汤色保持清亮的同时,汤底甘甜而醇厚。
添入店里自酿的、以“当归人参枸杞”泡成的当归酒,提取更多鲜味,面线在汤锅里咕嘟咕嘟翻滚,香气直往鼻子里钻!出锅前再撒点胡椒粉,是必加的点睛之笔。
〔 ⤷黄金配角:小料 / 肉丝、炸醋肉、五香条等 〕

闽南老饕们的点单总暗藏玄机——
泉州老城区的偏爱大肠、卤味与醋肉;
沿海小渔村必配一些海鲜,比如现撬海蛎;
盛产铁观音的安溪山区,甚至还会加点茶油或茶汤进去…
从福建来的肉松

咸香酥松还带点甜味的肉松
福建人一入口就会触发普鲁斯特效应!
是从小吃到大的那个熟悉味道
无论配白粥还是搭面线糊都是一绝
在鲜味之上增添丰富的味觉
自制招牌炸醋肉

正宗闽南醋肉,讲究“腌透”而非“蘸酱”
猪后腿肉,以五香粉、白胡椒、闽南香醋等腌制一整晚
比起普通陈醋,以酸味柔和、略带甜味的闽南香醋腌制
更赋予醋肉更醇厚的复合香气,还不会掩盖肉香
地瓜粉裹肉,让油炸后的醋肉外皮更酥脆且蓬松
更有空气感!同时还能锁住肉汁
所以才让人一口一个醋肉,停不下来!
五香条

闽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炸物
它家以猪瘦肉+马蹄+洋葱+鱼露+五香粉为内馅
调味拌匀后用薄薄1层豆腐皮包裹,炸至金黄酥脆
豆皮油炸后酥脆轻薄带着焦香
内里扎实有嚼劲,因为马蹄的加入增添了脆爽感
复合的五香和淡淡肉香萦绕始终
加点“海味”与卤味




店里还有海味、卤味的自选搭配可选
新鲜肥嫩花蛤肉、弹滑鲍鱼卷、皮蛋卷…
古法卤制的香浓豆干、肥糯不腻的卤大肠等等
在热腾腾的面线糊里,激发出本土风味的灵魂
〔 02 / 闽南古早卤肉粽 〕

泉州当地开了30年的肉粽店同款——招牌古早卤肉粽。颗颗都是闽南阿嫲亲手包制,松紧有度确保米粒充分吸汁,粽形挺拔而不散。来自福建的糯米,提前浸泡6小时,激发米香,蒸煮后粒粒弹润饱满,透着琥珀般油润光泽;
纹理均匀、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香菇+干贝,文火慢卤3小时,三重鲜味叠加;以自家榨的红葱油打底,佐以少量八角桂皮激发层次,让肉香醇厚不腻。


采用箬叶,不同于普通粽叶,经过清水醒叶泡软、沸水翻煮30分钟的处理,让蒸煮时释放出更多淡竹清香,与卤香交织成独特的山野气息。
箬叶香、卤肉香、糯米香层层渗透,是一个看起来「会呼吸的粽子」。咬开瞬间,感受糯而不烂的米粒裹着颤巍巍的肥糯胶质,一口大满足。
〔 03 / 芋头花生汤 〕



花生汤,闽南风味的小甜水
特地选用荔浦榔芋与脱皮花生,经过高压慢炖花生炖后口感软糯而不烂,带有坚果的天然甜味
炖煮时还加了一点牛奶,汤底变得更顺滑
入口有淡淡的奶香味
〔 竟然还有福建小孩超眼熟饮料 〕

“芦柑汁”、“菊花茶”、“冬瓜茶”
童年1元1罐的解渴饮料!
大概没有一个福建80后、90后小时候没喝过吧




“记得小时候阿嫲经常煮面线糊给我当宵夜,方便快捷,又十分入味,前提是要有一碗浓厚醇香的汤,就算不加任何小料,也能吃得暖胃又舒服,美滋滋。”
吃下来,觉得在上海能吃到“以福建当地食材&遵循泉州老店做法&自家手作”、在许多细节之处都尽量追求还原、不对口味过多改良的闽南风味,作为福建er,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小店面积较小,堂食位置不多,只有一排座位,老板建议在附近的朋友也可以点外卖,外卖的口感和堂食也是差不多的~
#小Tips

仅代表个人口味,不必带着过高预期专程前往
平常心体验感更佳!!
顺路路过可以去尝尝,在附近的朋友可以点外卖
外卖的口感和堂食都不错~

闽秋七·泉州面线糊·闽南小吃
-地址-
虹口德比运动loft7街区b座101旁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日
7:00-21:00
-人均-
27元
聊一聊
在上海,你还发现哪里有好吃的地方美食?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