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破后,忽必烈为何不找杨过报仇?并非找不到,原因很简单

只想静静 2022-01-25 18:04:26

金庸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两部作品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侠客形象,那《射雕英雄传》的主角郭靖憨厚老实,从头到尾的人设都是奔着成为大侠去的,他的善良与责任感是源自骨子里的,所以他的选择是镇守襄阳,为保卫大宋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直到最后他是带着一家人都战死在襄阳,而杨过则不同,他虽然也有着一颗侠义之心,不过只是在小龙女失踪的期间而已,当小龙女重新出现之后,他不再心系天下,只想与小龙女长相厮守,最终选择退隐江湖,顺便像是表明决心一般把自己的玄铁重剑都送给了郭襄,所以两人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

(郭靖剧照)

不过多数人也许会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是杨过真的能够顺利的退隐江湖吗?他那一身武功,身边那标志性的神雕,都让他无处遁形,最重要的一点是杨过曾经在襄阳大战之时击杀了蒙哥大汗,此举是帮助襄阳短时间的缓解了压力,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蒙古大军也不会在多年之后重整旗鼓再攻破襄阳了,而彼时的蒙古大军也理所应当的要做一件事,就是杨过报仇,不是吗?虽然金庸是避开了《神雕》之后到《倚天》之前这段故事的描述,但杨过这事难道就这么过去了?新大汗忽必烈不记恨他?

(杨过剧照)

事实上咱们读金庸的作品总是有种在读“历史故事”的错觉,当然,武侠的小说中多数的情节都是虚构的,不可与真实历史混为一谈,而金庸的作品之所以会让人有如此读感还是因为他老人家喜欢为故事添加一个时代背景,甚至是直接引入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不利于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发挥的,因为在一些历史典故的处理上要更为严谨一些,避免被人扣上篡改历史的帽子,所以再来看“为何蒙大军在攻破襄阳之后不找杨过报仇”这个问题就变得比较简单了,答案绝对不是因为“找不到杨过”。

(蒙古大军剧照)

首先杨过击杀蒙古大汗这事本身就应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方面对于郭靖等中原群侠来说这无疑是大功一件,直接让蒙古大军乱了方寸,对于大宋来说自然也是续了一口命,而对于蒙古大军来说,又有什么影响呢?从短期的目标来看,他们失去了大汗蒙哥,军心大乱,而从长期的目标来看,这事的影响其实并不算大,他们只需要有一位新的大汗来带领而已,所以提到这事你就知道为何杨过不会被追杀了,因为忽必烈只怕是谢他都来不及。

(忽必烈剧照)

历史上的蒙哥大汗自然不是杨过所杀,不过也的确是因为他死后,忽必烈才有了机会成为大汗,而拖雷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也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和谐,当蒙哥死后,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都是有希望成为大汗的,不过旭烈兀因为成为了波斯汗而不能参与大汗位置的争夺,而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则是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斗争,最终是阿里不哥被忽必烈囚禁直至死去,忽必烈这才成为蒙古大汗。

然而从武侠的角度回过头来看这段故事,杨过若是不击杀蒙哥,哪里轮得到忽必烈与其他几位兄弟出来争夺大汗之位?所以站在忽必烈的角度来看,他自然不会费尽心思去找杨过报仇,甚至内心还有一丝窃喜,多亏杨过才有了他后来的一切,不是吗?

0 阅读:9

只想静静

简介: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