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之下,我写了100多篇文章,解读《易经》。
《易经》之精髓,在于“变”。这种变,看似无序,其实有章可循,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发现规律,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让自己做事如虎添翼,这是我读《易经》的原因。
下面分享给大家,我研究《易经》的发现:好时机出现的概率,大约是12.5%,也就是八分之一。
我们学《易经》,先要抓住一条主线,六十四卦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说复杂,其实也简单,我可以用几句话说清楚。
《易经》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是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有二,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二乘以二,得出老阴、少阳、少阴、老阳,四象。
四象,两两相重,称八卦,也就是伏羲先天八卦,代表自然界的八大现象。
乾:天
坤:地
震:雷
艮:山
离:火(日)
坎:水(月)
兑:泽
巽:风
以上八个基础卦,《易经》也叫单卦:
乾(☰)、坤(☷)、震(☳)、艮(☶)、离(☲)、坎(☵)、兑(☱)、巽(☴)
八个基础卦,两两相重;最后就得出64卦。
这就是整个《易经》的架构和演变主线,从一个点(太极),最后繁衍成64种现象(卦象),这背后都是有规律可循。
《易经》系辞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如果你认真读完《易经》的64卦,并且一一比对,会发现:卦,要么静,无事;要么动,有事。
卦一旦动起来,就只有4种现象,那就是:吉、凶、悔、吝。
《易经》系辞解释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吉凶者,失得之象;悔吝者,忧虞之象。”
阳生起,阴消退,为利君子,远小人,吉。吉,代表得到。
阳消退,阴旺盛,为利小人,远君子,凶。凶,代表失去。
你可以这样理解,正能量和负能量相遇,正能量大于负能量,就是吉。反之,则凶。
悔,是过度,过犹不及。正能量太过,会亢龙有悔,好心办坏事。
吝,是不足,不足则忧。正能量不足,会忧虑担心,心有余而力不足。
吉,表现好时机。
我是怎么算出“吉”出现的概率呢?
一分阴阳,一静一动,各占二分之一。
动的一半,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又有4种结果,吉凶悔吝,各占四分之一。
可知,“吉”出现的概率,只有八分之一。换算为概率,为12.5%。
我现在算出来,你会觉得很简单。
《易经》就是简单的规律,反复地演变,可以变得错综复杂。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当你逆推,回到的根本,本来就是很简单。
我们得出了规律,贵在运用。
好时机出现的概率,大约是12.5%,这告诉我们什么?
好机会不会经常出现,要耐心等待,不要轻举妄动。
《尚书》说:“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要无为,耐心等待最佳时机。
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顺应客观规律,不用自己的主观意愿而为。
默默地打好基础,强大自己,厚积薄发,等待最佳时机来了,才一跃而起,抓住它,借势上高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很多人做事,不看时机,拿起来就做。也不是不行,而是比较艰难,难成大事。
顺应规律,做事容易;违逆规律,做事艰难。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懂《易经》的规律,可以让你少折腾,少走弯路。
我年轻的时候,不懂规律,是盲目的奋斗者,多劳少得,常常受挫;人到中年,懂规律的变化,做事才变得越来越顺。
人的命,就是这么改变的。关键是你要改变自己的头脑和思维,不再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