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为何说他只是毛主席的一日之师,毛主席却是他的终身老师?

观今品古 2025-01-28 11:50:33

1937年,徐特立六十岁大寿,毛主席专门责令中央为其祝寿,甚至还亲自写了一封长信,表示:“徐老,您是我20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您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徐特立确实是毛主席的老师,但是他本人却总说:“我只是毛主席一日的老师,毛主席却是我终身的老师。”

那么徐特立,到底为何这么说呢?

徐特立对毛主席的影响

徐特立在生活上是非常的与众不同的,在他教导毛主席的那段时间,长沙中等以上学校的老师其实很是稀缺,因此徐特立这种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其实很高。很多教师,其实还都保持着前清绅士的派头,可谓是衣冠楚楚。

或者留洋回来的,就是一副西洋绅士的打扮,整日西装革履,甚至去学校上课都要请人抬轿子。徐特立不一样,他虽然曾经当选湖南省省议会的副议长,还是长沙师范的校长,算是全省有名的大教育家,可是在生活上却相当的简朴,穿着非常普通,以您到头都是布衣布鞋。

在个人生活上,徐特立是千方百计的想办法节约,他的家眷始终都留在乡下生活,夫人甚至还在喂猪种菜。徐特立先生的薪资很高,但是他所有的钱都用来办教育了,在自己的生活上几乎没有多少留存。

徐特立的这种生活作风,对年少时的毛主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书时毛主席就是一个节俭的学生,后来领导革命后,毛主席的生活作风也从未改变。而且在毛主席的号召下,我们的党也成为了一个节俭的党,和苏联的奢靡腐败可谓是完全不同。

在战争年代,毛主席对于穿衣从来都不会提任何的要求,他常常是有什么穿什么,而且为了节省开支,毛主席的衣服上往往都是满满的补丁。1949年毛主席入主北京之后,准备接见民主人士张澜,毛主席特意嘱咐李银桥为他准备一件好一点的衣服。

结果李银桥翻遍了毛主席所有的家当,竟然找不出一件没有破口和补丁的衣服,李银桥委屈的对毛主席说道:“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了,连一件好衣服都没有!”

毛主席反倒宽慰李银桥:

“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张先生是贤达之士,不会怪我们的。”

于是毛主席便穿着带补丁的衣服见了张澜,沈钧儒,李济深,郭沫若和陈叔通等人,一时间传为美谈。

在日常饮食上,伟人每顿饭就是四菜一汤,一个荤菜,一个半荤半素,两个素菜,一个汤。毛主席请客吃饭时,也是四菜一汤,自己点一个,客人点一个,配两个蔬菜,一个汤。除了生活作风之外,徐特立的学习方式也对毛主席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徐特立少年时代只读了六年的私塾,后来在宁乡速成师范读了四个月,去日本短期考察了一段时间,除此之外徐特立再没有读过其他的学校。他渊博的学识,全部都是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完成的。而徐特立对毛主席的教导,是“不动笔墨不看书”,这种方法虽然看得慢,但是却能够看得透。

毛主席对徐特立的影响

毛主席和徐特立二人,可谓是互为师长,相互影响。徐特立本身就是有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的,1909年12月8日,在长沙修业学校的徐特立应邀作时事报告,会上他慷慨陈词的历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最后竟然愤然跑入厨房拿出菜刀,砍断了自己的左手小指明志。

后来毛主席回忆此事时说道:“这给了我对革命,第一次的感性认识。”

1915年,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全国人民开始反袁,毛主席和徐特立等人一起主编反袁世凯的小册子,然后到处散发。可以说徐特立的满腔革命热情,对毛主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毛主席也很确定的说过:“那段日子里,我们就是在反军阀和反帝国主义。”

在徐特立的影响下,毛主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徐特立也给予了毛主席坚定的支持。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而徐特立则在毛主席的影响下坚定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原本毛主席打算让老师继续以教育家的身份,在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活动。

然而汪精卫也背叛革命后,徐特立依然前往了江西南昌,并且争取到了当时江西省的代理省主席参加革命,徐特立后来也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会昌战斗中甚至亲自上了火线。1934年,58岁的徐特立参加了长征,是公认的长征最年长者。

而徐特立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是因为他相信毛主席,相信毛主席能够救中国!徐特立常说,如果没有毛主席,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真的在革命的道路上坚持到最后。而毛主席则如此评价徐特立:

“平凡伟大马列真,一代师表启后昆。道德文章垂后世,堪称革命一完人。”

参考资料:

《论徐特立对毛泽东的影响》 屈晓军

《毛泽东的师生情缘》 张旭 刘建波

《伟人毛泽东的尊师情怀》 韩延明

3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