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哪吒2》很火,很火的背后是动了不少人的蛋糕或者奶酪。
因为,影视圈的消费市场就是那么大,不是无限制扩大,你《哪吒2》的票房上去了,其他影片的票房就少了许多。

这就是此消彼长的过程。所以现在有些方面坐不住了,要花钱雇人从各个刁钻角度在网上大骂《哪吒2》。
在各种刁钻角度里,说《哪吒2》主要赚的是国内消费者的钱,并没有赚到多少海外的钱;即便在占比较少的海外票房收入中,也是海外华人和留学生贡献居多;真正的外国观众提供的票房收入并不多。
乍一听,这好像在贬低《哪吒2》的吸金能力,似乎在说只吸国内人的资金算什么本事?
当前我们社会普遍面临消费不振的问题,通过观看电影《哪吒2》可以提振全社会的消费水平,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哪吒2》吸纳的中国人资金再多,最后也会通过税收、分红、工资发放等形式流转回中国社会的。
不但如此,外国放映《哪吒2》获得的票房收入,除了留给人家影院等部分钱款外,剩余资金是要流入中国的。
所以,《哪吒2》越火,吸纳的资金越多,越对中国社会有利。同样地,《哪吒2》吸纳的国外资金越多,相当于国外流入国内的资金越多。
其实,电影产业不但能够对外传播文化,还能大量吸金,补充本国经济发展。这也是美国好莱坞、迪士尼存在的意义——大量好莱坞、迪士尼电影既向全世界传播了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树立了美国的救世主形象,同时也收割了全世界的影迷的钞票补充美国的经济需求。
看懂了这点,我们就想明白为什么美西方国家大多拒绝给《哪吒2》排片的原因——不只是在徒劳地抵制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更是防止自己国家的电影观众手中的钱大量流入中国,给中国送钱。

美西方总希望通过在中国传播它们的电影收割中国影迷的小钱钱,一旦看到自己的影迷给中国送小钱钱,那就心如刀割一样难受,真是双标至极!
但是《哪吒2》的超高的票房,打破了中国人不会拍电影的谬论,而且还展现出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巨大的特征。
如果有外国电影能在中国市场像《哪吒2 》这样成功,那国外的电影公司老板早就乐开花了。
《哪吒2》也表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正不断冲击世界——前年全世界火起来的刀郎的歌曲《罗刹海市》,去年游戏界火起来的《黑神话:悟空》,今年则是中国动画片《哪吒2》在全世界火起来。
这3个不同文化领域的作品恰恰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而且在海外传播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

相信,随着中国文化复兴,未来全世界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会越来越多。
核平霉国,和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