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公布2025年单招计划,今年继续面向本科生招生,名额一共135个,分别有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三个专业可选,毕业后发放专科毕业证。


这种“本升专”的现象,折射出当前本科生就业困难与技术岗位人才短缺并存的现实矛盾。在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这种逆向求学方式是否可行?你怎么看?部分网友这样说:
网友热评:
曾经的玩笑,现在的现实,社会之下,无奈心酸。
本升专,不乏是一种解决就业的思路。
人太多,必须要学到真本事才具备竞争力。
扎心了,我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只能干销售,我弟大专刚毕业入职国家铁路央企。
18岁高考,21岁大专毕业,专升本读2年,本升专读3年,毕业26岁归来仍是大专。
先读本科后读专,学历硬过五指山。
先专升本,再本升专,这下永动机真的被发现了。
这下子真的成功解决了本科生不能升专的难题。
《好的本科不比大专差》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其实,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都有面向本科招生,而且每年的分数还不低,2024年单招70名本科生更是一抢而空。

提醒:关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招收本科生的网络传言中提及“毕业包分配至铁路局”的说法,经核实,该校招生章程和就业政策中均未设置毕业分配工作条款,所有毕业生均需通过自主择业或参加社会招聘实现就业。但该校作为全国铁路系统首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与多家铁路局、中铁电气化局等国企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毕业生在铁路系统及相关领域就业具有显著优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该校铁路专业学生就业率常年位居河南省前列。
“本升专”现象的出现,本质就是本科生受就业难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提升技能的行为。
“本升专”开始流行?
除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外,不少学校也开设了“大学生技师班”。山东省青岛市技师学院自2009年在全国率先创办“大学生技师班”。目前,“大学生技师班”已开办15届,其中不乏毕业于山东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985”“211”高校的本科生。
广东一职业技术学院也曾公布,学院近两年招收“回炉”考取技能证书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累计超过150人。

随着本科生反向“镀金”走进技校学技能的新闻被报道、被关注,一些网友疑惑:“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去读技校、职校这样的现象?是本科的含金量不高了吗?”
专家看法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汪卫平认为:这其中反映的是学校和劳动力市场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可能是部分二本或应用型大学的专业设置有些远离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劳动力市场对于真正的技能人才的重视。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吴德银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是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在变化,过去那种只看学历的现象正在逐渐转变;二是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员工不能是眼高手低、只会坐而论道的人,而是需要有一技之长;三是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传统偏见正在逐渐拨正,职业教育的价值正在日益显现;四是青年学生自身的观念在转变,对“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自己想要什么”的认知也在逐渐理性,希望有一门技术来为自己加持,从而为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增加砝码。
“向本科生要技术,向专科生要学历,向应届生要经验”,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随着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席卷而来,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用人单位为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在人才招聘上愈发倾向于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拥有突出的技能特长,更理想的是还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这一趋势无疑给本专科生及其所在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犹如无形的压力鞭策着本专科学生,激发他们的自我发展内驱力。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本科生走进技校、职校学习技能,专科生通过专升本提升学历的现象。因为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只有不断夯实自身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与此同时,这种学生自主提升的现象也对本专科院校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促使其适时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院校也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唯有紧跟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避免被时代淘汰。
职业本科,助力就业
高校培养的人才,却不一定是企业需要的,高等教育又该如何转变人才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并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

职业本科,指融合传统本科教育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本科学历+专业技能”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满足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职业本科教育的推出,是对传统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教育选择,也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种教育模式的推广,有助于缩小学历与就业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实现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来源:壹牛家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