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世界都在盯着中美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印度那边的《欧亚时报》,在2023年的一篇文章里直接讲了,美国之前在军事上的那种“绝对领先”已经没了。特别是他们的航母,一碰到中国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就是那个A2/AD),就显得有点吃力,不太行了。
要想在这种形势下打败中国,美国可能得指望那200架B-21隐形轰炸机了。这话听起来有点吓人,但说白了,它背后揭示的就是中美两国在军事上的较量和技术上的比拼。
【一、美国军事优势怎么就没了?】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凭借着他们那超厉害的海军和航母舰队,简直就是海上老大。航母这种大家伙,不仅能动手,还能展示实力,只要往哪儿一开,那威慑效果杠杠的。不过现在啊,情况不一样了,特别是在对上中国的时候,以前那套招数不太好使了。
这几年来,中国在军事方面的进步真是飞快,特别是那个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的能力,咱们就叫它A2/AD吧。说白了,就是不让别人轻易靠近咱的家门口。这都得靠导弹、战斗机、雷达这些实实在在的武器来撑腰。
比如说DF-21D这款反舰弹道导弹,大家都喊它“航母终结者”,能打1500公里远,专门找航母的麻烦。还有那个DF-26,射得更远,3000到4000公里都没问题,直接就能怼到关岛的美军基地家门口。这些导弹速度快得像闪电,打得又准,航母这种大块头一旦被它们盯上,想躲都躲不掉。
除了导弹,咱们中国还有超牛的歼-20隐形战机,它配上PL-15远程空空导弹,那威力可大了,射程能超过400公里远。这样一来,美军的加油机和预警机可就危险了,都可能被咱们打到。这就像给航母舰载机的“后勤补给线”来了个大切断,让美国空军的作战范围大幅缩小。
米切尔航空太空研究院的报告中说,中国有了这些本事,让美国航母只能远远躲在1800到2700公里外头。像F/A-18E/F“超级大黄蜂”这种舰载机,作战范围也就900多公里,想飞过去都难,更不用说去战斗了。
加上咱们中国的电子对抗能力和防空网络,那雷达就跟眼睛似的盯着你,一旦干扰信号启动,航母战斗群的整个指挥流程都可能被打乱,乱成一锅粥。
经过好几次模拟战斗练习,美军航母在这种场景下,要么就被打沉了,要么就只能傻站着没办法进攻,攻击能力算是没了。因此,印度媒体评论说,美国那个“绝对优势”不复存在了。航母这张大牌,看上去挺吓人,实际上用起来根本不靠谱。
【二、航母真没用了吗?】
航母确实有不少限制,不过也不能全盘否定它的作用。
在当今的战争场面上,航母的弱点真的是越来越藏不住了。像反舰导弹、防空系统这些武器太厉害了,航母再强大也像个显眼的大目标。2023年兰德公司有个报告说了,在西太平洋这种危险的地方,航母战斗群能活下来的机会小得可怜,模拟演练里老是被击沉。
再说了,航母那价格简直高得吓人,像一艘“福特”级航母,得花上130亿美元。每年光维护就得好几个亿。要是打起仗来,这航母真被击沉了,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可不是小事一桩。
不过话说回来,航母也并非毫无用处。在低强度的冲突中,它还是挺管用的,就像是对付海盗、给地面部队提供支援,或者在那些相对安全的地方展示下实力,让人知道它的存在。
现在美国有11艘航母,它们分布在全球各地,能迅速把力量送到需要的地方,这点咱们中国目前还赶不上。另外,航母还能作为作战的“大脑”,指挥舰载机、无人机和潜艇一起行动,非常灵活。
说白了,要是对上中国这样的对手,航母那威慑力和真刀真枪的战斗力可就弱多了。中国的A2/AD策略,明摆着就是要对付航母,直接把你拒之门外,你就算再厉害,也没地方展示你的本事。
【三、B-21是救命稻草吗?】
航母不顶用后,美国专家就开始琢磨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了。这名字听起来挺牛气,说它能改变战局。那它到底有啥真本事,能不能真把场子救回来呢?
B-21成了美国空军的新心头好,它设计上最亮眼的就是隐身和远程攻击能力。这飞机能飞9600多公里远,还能装上10吨的炸弹,包括精准制导的那种和巡航导弹,简直就是能直击敌人老窝的利器。
最重要的是,它具备超强的隐身本领,能够轻松避开绝大多数雷达的追踪,哪怕是中国那种特别厉害的防空网,它也能穿过去。米切尔研究所的马克·甘辛格就讲了,B-21是现在唯一一个能对付中国A2/AD能力的利器,航母做不到的事情,它却能搞定。
航母得依赖舰载机,所以它的作战范围有限,得靠近战场,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成为导弹的攻击目标。但B-21就不同了,它能从美国本土或者关岛直接起飞,快速到达目标上空,完成任务后就撤,生存机会大多了。更厉害的是,B-21还能攻击移动中的目标,就像中国的航母或者导弹发射车,它的灵活性可比航母强多了。
但B-21并非啥都能干。头一个难题就是数量不够。甘辛格觉得,美国得搞个200多架,最好是300架飞机,这里面得包括225架B-21,还得加上一些B-1和B-52,这样才能对中国构成压力。可现在美国空军只想买100架,预算也是紧巴巴的。B-21这飞机,一架就得6到7亿美元,按计划一年也就生产个8到9架,要是想增加到20架,那钱可就得哗哗地砸进去,国会那边还不一定能点头呢。
再者,时间上也很赶。B-21首次飞行是在2023年11月,打算在2030年前开始部署,要等到2040年才能形成足够的规模。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一旦他们研发出反隐身技术,B-21的优势可能就大打折扣了。
2024年的时候,《南华早报》说了,咱们中国研发出了新型隐身材料,这材料挺厉害,能把低频电磁波都给吸走,对付P波段和L波段的雷达,效果杠杠的。而且啊,我们还有小型移动的反隐身雷达,部署起来简单快捷,B-21那种隐身飞机,以后可别想一直藏着掖着了。
【四、中美博弈的真实现状】
在中美军事较量里,美国不光头疼航母和B-21的事儿,他们的整个军事系统都正经历着转型的大考验。再看看中国这边,发展速度简直让人惊叹,技术上也是连连取得新进展。
现在中国不光有像DF-21D、DF-26这样的能打击航母的导弹,还有超高速导弹DF-17,它的速度能超过10马赫,美国现在的防空系统根本挡不住。说到海军,055型驱逐舰和福建号航母都已经服役了,虽然和美国比还有点儿差距,但咱们追赶的速度特别快。空军方面,歼-20战斗机很给力,海军还有075两栖攻击舰,整体战斗力那是全面提升了。
美国虽然以前实力很强,但现在老本快用完了。航母都上了年纪,F-35也是毛病不断,军费还得支撑着全球各地的基地,这摊子铺得太大,有时候反而成了累赘。B-21或许能带来新的希望,但想靠这一种武器就扭转局势,那可不现实,得全面调整战略才行。
印度媒体爱凑热闹,说美国得靠200架B-21轰炸机才能赢中国,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挑拨,但也说到了点子上:美国得拿出点真本事,不能光靠航母吓唬人。咱们中国这边也不是好惹的,反击的招儿多的是。中美这场较量,谁赢谁输,还得看后面的棋怎么下。
B-21现在到底咋样了?2022年12月,这家伙在加州帕姆代尔可是好好露了把脸。到了2023年11月,它首飞成功,挺顺利的。然后2025年初,北罗普·格鲁曼公司又宣布说,他们有三架原型机正在测试呢,又是跑道上跑,又是天上飞的,一切都挺有条理的。美国空军打算先在南达科他州的埃尔斯沃思基地把这家伙安顿下来,然后再往密苏里和德克萨斯那边扩展。不过官方定的目标是100架,但有人建议得搞个200架,所以这规模到底要多大,现在还在商量呢。
中国这边也在紧锣密鼓地搞反隐身技术,进步飞快。新型雷达和新材料一亮相,B-21的隐身效果就得让人怀疑了。往后几年,中美在反隐身技术上的较量肯定会更加激烈,谁先搞定新技术,谁就抢占了先机。
总的来说,美国现在的军事优势是在慢慢减弱,他们那些航母在对上中国的A2/AD能力时,感觉不太顶用了。B-21虽然看着像是条新出路,但到底能不能行,还得靠钱和时间来堆。反观中国这边,一直在紧追不舍,技术进步的速度快得惊人。中美这场较量,胜负还远着呢,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