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高校更名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却无法回避的议题。山东省作为我国教育大省,高等教育资源丰富,高校更名现象尤为突出。过去三十多年里,省内绝大多数的本科院校经历过名称调整,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层逻辑。

1992-2005山东高校变更一览表
这些更名案例中,既有通过名称重塑实现跨越发展的典范,也不乏因命名失误陷入发展困境的教训。那么山东哪几所高校堪称更名成功的典范呢?下面进行盘点一下:
一是青岛海洋大学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2002年青岛海洋大学正式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完成了从行业性院校向国字号大学的蜕变,此次更名将城市前缀“青岛”改为国家前缀“中国”,突破了地域限制,构建了服务海洋强国的战略定位。中国海洋大学这个名字还是比较响亮的,也是当得起“985”、“双一流”称号的。
二是山东矿业学院更名为山东科技大学
1998年山东矿业学院由隶属行业办学转为隶属地方办学,最初想起个校名叫“山东理工大学”,但是山东工业大学表示强烈抗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则建议学校更名为“泰山大学”,后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1999年正式更名为山东科技大学,这个名字也算是高大上了。从“挖煤”变成了“搞科技”,从一所行业性单科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发展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文、管、法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分数线也逐年提高,并且成为了山东省七所“冲一流”高校之一,学科评估也有了A类学科,发展还是不错的。
三是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合并更名为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工程学院前身是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改为山东工程学院已经是一大进步了,而淄博学院1998年才成立,为山东省第一所地方本科学院。山东工程学院和淄博学院合并更名为山东理工大学,实属不易,因为这时已经没有山东工业大学了,而山东矿业学院也已经更名为山东科技大学了,因此更名阻力少了不少。更名之后,山东理工大学于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展还是比较快的。不过可惜的是,今后基本不会再有淄博大学产生了,而且山东理工大学也基本不可能搬迁青岛了。
四是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合并更名为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经济学院建校时间比较长,1993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而山东财政学院原为部属高校,建校时间不长,但于1998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在一个城市,也同为财经类高校,本为竞争关系,但为了申博大业,2011年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正式成立,2013年则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大学之后,分数线持续升高,综合实力也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大致具备了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0名的地位和实力。
五是莱阳农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
莱阳农学院出走烟台,这是烟台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但平心而论,莱阳农学院搬到青岛,对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2007年莱阳农学院正式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此后一度录取分数线毕竟老牌农学高校山东农业大学,特别是2021年青岛农业大学在烟台大学之前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确实令人感到吃惊。谁还敢说更名大学不重要?包括潍坊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的次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
六是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
滨州学院原本是八大地方学院之一,除了老大哥临沂师范学院沾了点政策的光早早就更名为大学外,滨州学院是第二个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学院,时间是在2021年,这个时间还要早于潍坊学院、德州学院等。当然,2023年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也是值得学院庆贺的一件大事,这也标志着学校有了特色名片。尽管十年之内,山东航空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航天大学的难度较大,但毕竟一个好的校名已经到手了,更名大学哪怕时间长一点,但目标已经有了,况且别的学校也很难将山东航空航天大学据为己有,剩下的就是静等花开了。
山东省的其他本科高校,大家觉得还有哪些算是更名成功的呢?(民办本科、职业本科暂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