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临近,究竟去哪儿才能避开人群,轻轻松松的逛吃、看山水、拍古建、感受大自然的一抹清凉呢?

瞧妹的建议就是首先放弃热门城市,去找流量圈以外的高性价比小城。
这座小城,一定要是交通便捷,住宿不会疯涨,文化底蕴深厚,市井烟火气浓郁,山水宜人,还不会很热的。

瞧妹挑了好几个目的地出来,但最终都败给了这座99%的人都不知道,却能让人百逛不腻的老城。

去年《黑神话悟空》的上线,终于让一向低调的山西火了,尤其是大同,直接出圈了。

但瞧妹这次挖到的小城,离大同仅1h高铁,名气却连大同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不过,论古建,这座拥有2300多年建成史的老城,才是山西真正的“顶流”。古建的密集程度,完全不输大同和晋城。

在这儿有全国唯一保留了从唐到清,七个朝代木制结构古建的县城,真的是“一步一古建,一眼既千年”。

太行山还把最美的山水都留给了这里,幽深峡谷、悬崖峭壁、飞瀑深潭,勾勒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河画卷,而且清凉到就算是盛夏都可以“全城无扇”。

同时这里的“古早味”小吃也是巨多,遍地的碳水、驴肉、羊肉、炸丸子,随便拐进一条小巷,都能大快朵颐的吃一顿。

这里就是地处晋东南,太行山腹地的长治市。
长治(古称上党),从太原坐高铁就能直达,上海、杭州等地也都有直飞长治的航班(比较少),五一的酒店,也没有大幅涨价,主要是游客巨少,体验感就会大大加分。

浊漳河谷古建群,触摸千年文明的脉搏。
长治的古建可以说是星罗棋布,主要集中在平顺县,顺着太行山浊漳河谷这条线,可以看到千座古建,龙门寺、天台庵、淳化寺、回龙寺......看尽7朝古建,感受岁月沉淀的独特韵味。

在长治,被老祖宗的审美狠狠震撼到。
长治的观音堂堪称“中国彩塑的天花板”,一座400多年前供奉观音的小寺庙内竟有彩塑、悬塑造像500多尊,历经千年,依然栩栩如生。还有城隍庙、五凤楼也极为华美,真的会被老祖宗的审美深深震撼到。

深入太行腹地,看祖国壮阔山河。
平顺除了遍地都是国保的古建,还有太行山最壮阔的美景,八泉峡、通天峡的峡谷、飞瀑,气势如虹,初夏还可以在碧波中泛舟而上,好是惬意。黄崖洞、神龙湾挂壁公路的“开山造路”,更让人心生敬畏。

来长治,狠狠吃肉、大口炫碳水。
一碗汆汤、一个潞城甩饼、一碗壶关羊肉,就是长治人念念不忘的家乡味。没有太明显的味蕾刺激,但就在汤水和碳水之间,已经能尝到老山西的“人间至味”。

人少、景美、古建又多,而且一次就能看到7朝不同的建筑风格,当地文保员的讲解也很详细,从建筑本身会延伸到古建历史,这个五一真的太适合来一趟长治了。


山西的千年文明
来长治必看的古建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浊漳河谷两岸,散落着近千处古建,是名副其实的“古建第一路”。落地长治后,可以从市区,一路沿着浊漳河谷去看那些绝美的古建。

/龙门寺/
藏于太行山深处的龙门寺,应该是平顺古建里最罕见的一座寺庙了。

在这能看到五代、宋、金、元、明、清的建筑,堪称集六朝建筑于一寺的“古建筑博物馆”。这在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

一走进寺内,仿佛开启了一场和千年历史的对话。始建于五代后唐的西配殿,拥有我国唯一的悬山顶五代建筑。

建于北宋的大雄宝殿,也有着独特的单檐歇山顶;还有元代的燃灯佛殿和明代碑刻,也清晰的呈现了中国木构建筑的演变。

/天台庵/
天台庵是中国仅存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另外三座是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芮城广仁王庙。


如果说龙门寺是“集大成者”,那天台庵就是经典的唐风了,单檐歇山顶,檐角飞翘如鸟翼。

殿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有力,看上去非常“豪劲”。目前,虽仅存一座大殿,但仍可以看到大唐风华的遗存。

可以上到平台,近距离去观看天台庵的屋顶构造和装饰。
/淳化寺+回龙寺/
平顺的古建实在是太密集了,一天时间就可以看到不同朝代的建筑。

而平顺的“古建金三角”,除了龙门寺和天台庵,还有临着浊漳河支流,依山傍水的淳化寺。

它原为五代寺院,现存的正殿是金代的遗构。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如莲花绽放,曲线和缓,看上去极为华丽,难怪被称为是“千年金构,深山遗珍”。

殿前还有两座北宋石经幢,刻有《金刚经》与陀罗尼咒,只可惜部分字迹在岁月的长河中已经的有些受风化侵蚀了。

而回龙寺虽不在“古建金三角”行列内,却也有着属于它的传奇——2001年,北大考古队在山西农村的木料仓库里,意外发现了一座金代建筑,坍塌的院墙、斑驳的石柱,却掩盖不住斗拱飞檐的千年风骨。

虽然回龙寺藏于太行山深处,仅存一座大殿,但修建手法极为独特,以其“无普拍枋”、“蝉肚实拍拱”的构造跻身于“国宝”之列。

/大云院/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到了平顺,一定要来大云院看看。整个古建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木建构件。

比起前面三座古建,大云院虽然低调不少,但深藏于龙耳山中的它,却有着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五代时期佛殿。

进去之后,主要看主殿,弥陀殿和院外的七宝塔。弥陀殿内还存有我国唯一一处五代时期的佛教壁画,亲眼所见,真的会被震撼到。

/佛头寺/
佛头寺地处偏僻,所以历代修缮的改动不大,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宋代的建筑特征。

过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把老祖宗的“中式美学”体现得淋漓尽致。


殿内还遗存有明代二十四诸天壁画,壁画绘制于殿内东、西两面山墙及后檐墙上,运用沥粉堆金、工笔重彩的技法,呈现出佛教的护法诸神二十四诸天,有广目天、月宫天,金刚天等。

而且佛头寺的文保讲解员是整个平顺最热情的,不仅会讲建筑,还把山西古建的历史都讲了,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扫地僧”。(在如此追名逐利的当下,还有一批真正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保员在坚守,真的太令人钦佩了)

/长治观音堂/
修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的观音堂,由潞安府官员王潞主持修建,是当年民间祈福的寺庙。

这里有着全国少有的,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明代悬塑,2001年就被列为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的有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和配殿,殿内500多个塑像,生动的呈现出了儒释道河民间的故事。

尤其是面阔三间的观音殿,单檐悬山顶,门楣雕“八宝”纹样,不仅象征吉祥,看上去也极为华丽。(山门前的明代琉璃“二龙戏珠照壁”也是必看,孔雀蓝釉色历经400年依然鲜艳夺目)

/原起寺/
位于长治潞城区的原起寺建于一座山坡之上,它始建于唐,现存的大雄大殿建于宋代。

殿前仍可见唐代八角青石经幢雕刻飞天,线条流畅又大气。

除了主殿,寺内古塔林立,北宋建造的青龙宝塔,有着七层密檐砖塔,檐角铜铃随风清响,尤其是黄昏时,历史的沧桑感会扑面而来。

/崇庆寺+法兴寺/
崇庆寺的主殿千佛寺和西配殿都是宋代的建筑构造,内有宋代彩塑,历经千年,仍是丰润生动,堪称一绝。

法兴寺也位列国三,这座贯穿唐、宋,以娴静悠然的“十二圆觉”彩塑闻名的古寺,也成了长治古建里的“代表之作”。

面阔三间、进深六橼的圆觉殿内,有包括“十二圆觉”在内的19尊宋代彩塑,造型丰满,气质高华。

/五凤楼+城隍庙/
五凤楼始建于宋代,离市区有30分钟的车程,传闻它是为了纪念玉皇大帝的第五位女儿而建立的。

站在山门前,可以看到一组组又粗又大的斗拱托举着飘逸的屋檐,在粗犷中展现着俊逸的美感,每重飞檐都如凤凰一般,高高翘起。

而潞安府的城隍庙在市区内,始建于1285年,是我国现存府级城隍庙中较为完好的一座

同时保留着元、明、清三代的建筑,分别是明代的后殿、元代的中大殿、还有清代的耳殿,现已成为长治的地标。


长治的壮阔山河太行山的“人在画中游”
太行山从来不语,只是将八百里嶙峋风骨裂成峡谷,留下了八泉峡、通天峡浓墨重彩的一笔。来这儿既能看到南方山水的旖旎,又能感受到太行山脉的气吞山河。

/通天峡+八泉峡/
长治除了遍地的古建,论自然风光,这里也是一绝的,连本地人都说,太行山将最美的山水留给了平顺。

单是太行山大峡谷,就能逛1-2天,被称为北方“小九寨”的通天峡和“太行第一雄峡”的八泉峡都在其中。

通天峡地处山西和河南的交界处,有着旖旎清秀的山水和陡峭的崖壁,置身其中,千峰壁立,中通峭峡,即便这只是千里太行山的“冰山一隅”,也足以被震撼到了。

而因八股泉水流出而闻名的八泉峡更是俊美,连绵的太行山巍峨耸立,峰峦叠嶂间,宛若仙境。(很火的爱心峡谷视角,也在八泉峡)

乘一叶轻舟溯流而上,当船桨划破翡翠般的水面,瞬间就能感受到“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尤其是夏季,完全就是避暑胜地。

八泉峡不累的方式:先上山,再往下玩观光车—乘船—步行2KM—到索道—电梯通天峡同样有双程的索道和游船可以坐两个景区尽量分两天玩,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任选其一
/黄崖洞/
在长治的太行山深处藏着一片壮观的嶂石地貌——黄崖洞。

这里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太行山脉中的峡谷峭壁连绵数十公里,看上去极为壮观。

而且这里还有一段“披荆斩棘,开山造路”的历史—
1937年,八路军总部兵工部奉命,将兵工厂总部转移到黄崖洞。要知道这里可以壁立千仞的险要之地,工人们开山修路,还要搬石填沟,何其艰难。

当我们站在黄崖洞的高处,看着夕阳把峡谷染成勋章般的金红色,那一刻,终于明白,有些山河,生来就是要成为民族脊梁的。

/天脊山+霓虹村/
天脊山也在平顺,地处太行山腹地,有亿万年的地质遗迹,瀑布、溪泉也遍布山谷之中。

沿着绝壁栈道俯视山谷,你会听见群山的低语,看到广阔的山河,真的太震撼了。

而霓虹村是一座坐落在断崖之上的古村落,这里有垂直落差达80多米的瀑布,两岸绝壁对峙,瀑布飞泻而下,极为壮观。

/神龙湾挂壁公路/
魏魏太行,纵横八百里,群山万壑,峭壁嶙峋,阻隔了交通,也阻隔了信息,但隔不断太行山人的百折不挠。

当年是当地人们用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条可以连通的山路,从此绝壁之间,天路穿行。

当车子行驶在这悬崖峭壁间,每一眼望过去,都能感受到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一次来长治吃什么?
遍地碳水、大口炫肉
地处太行山腹地的长治,遍地都是融入了中原饮食文化的碳水,饼子里要夹着驴肉,蘸着蒜醋汁吃,羊汤里一定要放珍珠饺进去,还有一碗汆汤里得放10余种配菜、荤素搭配,咸香四溢。

/潞城甩饼/
潞城甩饼应该是长治最顶流的碳水了,是长治人吃不腻的早餐首选。

制作时,师傅会用力的甩动面皮,使其变成薄如纸的烫面饼。(据说甩饼师傅的胳膊比腿还粗)

面饼烙熟后,卷上潞城的腊驴肉,蘸点蒜醋汁,口感真的绝了。甩饼一般是现甩现吃的,还可以配上羊汤或者汆汤。

鸿记潞城甩饼店(东华门街14号)
开了10多年的老店了,面饼很薄,里面放上驴肉、葱、辣椒和醋,卷起来吃,是连长治人都没法拒绝的“古早味”。一般是肉和饼分开要,两个人半斤肉、10个饼,完全够吃了。

其他推荐:潞乡甩饼(好吃不贵,除了驴肉甩饼,还能吃到不少家常菜)
/上党腊驴肉/
甩饼里的腊驴肉也是长治的“专属限定”,选用的是太行山黑驴的驴腿肉,然后经20天盐腌、卤制。

最后用柏木熏烤,肉质细腻紧实,色泽绛红如琥珀,切片时还可见清晰的雪花纹理。

入口咸香四溢,单吃的时候可以蘸醋蒜汁来提味,也可以夹着甩饼吃

/汆汤/
汆汤也是长治的特色小吃,一般以猪大骨熬制汤底,熬的时候还会加入长治本地的“五里后大葱”,去腥提鲜。

汤里的配菜也多,有炸丸子、酥肉、海带、粉丝、豆腐皮等,上桌之后,加点醋,鲜得很。本地人吃的话,还会把饼子放汤里,吸饱了汤汁后,就很入味。

罗氏甩饼王(英雄南路东华门1号)
长治的又一家资格老店,驴肉甩饼和汆汤、羊汤这些都是十年如一日的稳定发挥,人均20不到,就能吃到很撑了。

/壶关羊肉/
长治的驴肉出名,羊肉同样是必吃的经典。生长在太行山的黑山羊可是受地理标志认可的。

每天都要用新鲜的羊肉熬制十多个小时,汤色乳白,再加入羊杂、粉条,鲜味直接爆表。

吃的时候加点羊油辣子,把面饼子撕碎放进去,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程氏壶关羊汤(东华门街11号)
这家羊汤有十多年的老资历了,离潞安府城隍庙不远,小碗的16块钱一碗,主料有羊杂、炖肉块和珍珠水饺,分量足,羊汤也很鲜。

/省建巷早餐/
想要在长治感受本地人过早的烟火气,那就得到省建巷去赶个早市了。

这边有超多小吃,豆腐脑、油条、鸡蛋饼、丸子汤、武乡枣糕......全部都有,不仅分量足、价格也不贵。

这条巷子以前还是山西三建集团所在的地方,有家属院、办公楼。最早的时候,一个长的天津人搬来建设,所以也就成了有名的“天津村”。


一寺、六朝、千年
来自长治的震撼,后劲儿太强了
从五代、宋、金到元、明、清
古建的脉络,穿越时光,清晰可见
“一眼千年”的含金量从未减少
太行山也把最壮阔的山水给了长治
从灵秀的八泉峡,到断崖上的霓虹村
1再到险峻的挂壁公路,尽显山河之壮美
低调了千年,长治,真的该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