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航天史上,有过不少惨烈的“牺牲”,不论是苏联联盟11号载人飞船当中因失压而死亡的三位宇航员,还是美国挑战者号发射一分多钟以后爆炸解体导致全员牺牲的事故,都证明了“探索太空”其实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
苏联联盟11号牺牲的三位宇航员
那么,宇航员在太空中可能会遭遇怎样的意外呢?若是他们命丧太空,尸体又会经历多可怕的过程?太空尸体是否能给其他星球带来生命?
太空之中危险重重当我们将太空环境和地表环境进行对比的时候,就会发现哪怕是地球上最糟糕的地方,也比太空强,因为这里的各种条件对人类而言实在是太不友好了。在宇航服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暴露在太空之中对人们来说就意味着死亡。
毕竟太空的真空、高辐射、低温等因素,任何一个都能轻易的将我们杀死,所以对于宇航员来说,如果飞船出现了什么意外,他们本质上是无处可逃的。比如说,被微重力环境下的奇特火灾活活烧死。
太空环境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诸多威胁
此前,阿波罗1号就经历过在这样的事情。据悉在1967年,宇航员们正在阿波罗1号当中进行测试,然后指令舱突然发生了大火,最终三名宇航员都丧生了。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测试还是在地面进行的。
根据后续的事故分析来看,由于太空独特的微重力环境,火灾发生之后并不会像在地球上那样明显,火焰似乎是静止的。可是这不意味着它们不会继续扩散,随着火舌的无声蔓延,太空舱会充满毒气。如果宇航员无法及时发现并逃离的话,就只能死亡了。
微重力环境下的火焰似乎是静止的
除此之外,还有在太空当中突然遭遇“失压”,苏联联盟11号飞船遭遇的就是这样的事故。当时宇航员们是在飞船当中再遭遇的失压,尽管努力自救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因为在失压之后,人们不仅会面临缺氧的问题,皮肤还会疯狂肿胀,血液也会沸腾,肺部可能会爆炸,然后在大约两分钟内就会死亡。
失压之后人很快就会缺氧,而肺部受影响可能会爆炸
以上还是诸多太空意外当中已经发生过的,还有某些没有发生过但是危险系数很高的事故没有列举出来。总的来说,太空环境确实非常危险,所以宇航员每次前往太空,都会有牺牲的心理准备。
而他们的家人对此也十分担忧,毕竟有时候在太空之中遭遇了意外,就会“尸骨无存”,家人连妥善安置其尸身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如果宇航员在太空中出现意外,并且尸体留在了太空当中,这具遗体将会经历怎样的变化呢?
如果宇航员的尸体留在太空,会发生什么呢?
命丧太空后,尸体会怎样?大家都知道,如今宇航员们去太空“出差”的时候,往往需要出舱活动,而由于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他们又穿着笨重的宇航服,所以行动非常不便。即便如今有许多防护措施,避免宇航员因为各种意外漂离太空舱,但依旧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故。
由于太空当中没有空气阻力,所以宇航员一旦在无绳索状态下脱离太空舱,基本就没有机会重新靠近舱体了,从而飘得越来越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宇航服没有受到任何损坏,那么宇航员是不会立即死亡的,但是身体不受控的漂浮会让其感到晕眩和恶心。
出舱时可能因意外远离太空舱,最终越飘越远
当然这个时间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宇航服能够提供的氧气是有限的,在氧气慢慢流失殆尽以后,宇航员就会因为缺氧而死。在这之前,他只能漂浮在黑暗的太空中,看着氧气指标慢慢变少,等待死亡。
接下来,他的尸体会在宇航服当中慢慢腐烂,由此产生的大量微生物会不断地蚕食他的尸体。这就类似于那些在地球上死亡但是长期无人收尸的遗骸,会慢慢变得面目全非。
各种微生物会蚕食宇航员的尸体
如果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宇航员的宇航服或者面罩不幸被划穿,那么他的死亡将会更加迅速,暴露于真空环境下以后他很快就会缺氧身亡。而大量的太空射线会让尸体的皮肤出现变化,其表层会出现脱水的情况。
各种太空辐射会攻击尸体的皮肤
同理,气压的剧烈变化会让人体的皮肤、血管出现失压之后的表现,具体来看就是“肿胀”。在这之后,尸体也会慢慢地腐败,只不过当辐射能够轻而易举地进入宇航服当中时,微生物的存活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总的来说,一旦宇航员在太空中遭遇意外,他本人往往会遭遇严重的折磨,尸体的可怕变化也让人难以想象。假如他的家人看到这样面目全非的遗体,恐怕也是无法接受的。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种猜想是基于尸体留在太空之中。若是宇航员在舱内死亡,或者在舱外出现意外但尸体被其他人拉回了舱内,就不会让他的尸体经历这样恐怖的过程了。
如果尸体被及时拉回舱内,结果会相对容易接受
根据资料来看,太空尸体处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尸体的腐败问题,所以应该会采用冷冻的方式。此前美国宇航局就委托了一家专门推行生态葬礼的机构,研究太空尸体处理方法。
由于飞船当中的位置实在有限,塞不下用于尸体冷冻的大冰柜,所以应该只有将宇航员的尸体放在舱外进行冷冻处理。等到尸体已经冻硬了以后,再将其拿回舱内敲碎,最终让其变成“骨灰”。不难看出,这也无法让他们的尸体维持原貌。
采取将尸体冷冻之后敲碎带回地球的方法,把牺牲宇航员的骨灰留存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很多早早就做好牺牲准备的宇航员来说,他们并不在意自己出现意外之后尸体会怎样,有的人反而希望自己的尸体能够在近地轨道不断下坠,最终变成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也有人希望,自己漂浮在太空中的尸体,有机会坠落在其他星球上,成为孕育生命的“培养基”。
那么,在太空中流浪的“尸体”真的有机会孕育生命吗?
太空中流浪已久的尸体有可能孕育出生命吗?
太空尸体真的能孕育生命吗?通过分析上文宇航员尸体的变化,大家应该就能发现,如果宇航服没有破损,那么尸体就会变成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基。在没有更高级别分解者存在的情况下,这些微生物能够长期存活下去,对此美国的微生物学家加里·金就曾表示过肯定。
宇航员未破损的情况下,尸体会成为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基
至于能否孕育生命,就很难说了,因为即使穿着宇航服,宇宙中的各种射线还是会侵入其中。这样的话,尸体在太空中“流浪”的时间越久,吸收的辐射就会越多。在这个过程当中,哪怕是生命力顽强的微生物也很难存活。
当然,即使微生物完全被杀死,尸体本身包含的脂肪、蛋白质之类的物质依旧能给新的星球带去希望,甚至能促使生命诞生,不过它的前提条件却相对严苛。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认为,“腐烂的宇航员尸体释放的分子,可以引发一个新的生命诞生过程,但所要求的行星环境必须十分适合生命的诞生,在这颗行星上,刚好需要形成生命的某些关键生物分子……”
尸体释放的分子中必须要有生命进化所需的关键分子